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歌唱的共鸣是指歌唱发声时气息冲击声带震动产生的音波,通过声带周围的肌肉、软骨和空气的传递,使口、头、胸等腔体里的空气产生共振的现象。声带震动所发出的音叫做"基音",基音原本是很微弱的,经过人体各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后,不仅可以变得响亮洪大,优美动听,还可以有穿透力,从而使声音传得更远更广。良好的声音共鸣对音量的扩大,音色的改善以及声音的传播都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共鸣是声乐训练的基础,是歌唱艺术的重要部分,在歌唱中"共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胸腔共鸣作为歌唱的三大共鸣腔之一,在歌唱中,对于扩大音量、调整音色、统一声区、咬字吐字等都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声带发出的很小的基音总是要依赖共鸣来扩大和传播,因此可以认为,没有共鸣就没有歌声。胸腔共鸣在歌唱中保证了浑厚淳朴的低音效果,使声音更加饱满有力,高亢辉煌。  相似文献   

3.
在声乐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用到诸如打开、放松、声音位置、呼吸支持等常用术语。不可否认 ,这些常用术语有较强的概括性 ,有利于歌唱者对歌唱的整体把握。但如果我们对之理解不当 ,或是思维片面 ,则有可能事倍功半 ,甚至使声乐学习走进死胡同。一、打开声带是发声的振源体 ,它位于喉头中。声带的振动产生基音。而艺术的歌唱仅有基音是不够的 ,它要求喉头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这种稳定的状态下 ,基音在口腔、咽腔、头腔等共鸣腔里发生共鸣 ,这样 ,我们通常就说声音打开了。要建立打开的发声状态并不难 ,可以尝试着用鼻子象闻花一样深吸…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说了歌唱共鸣与气息口咽腔的关系,指出呼吸机能、声带机能、口咽腔机能是歌唱共鸣的三大要素。而要获得正确的歌唱共鸣,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正确的歌唱呼吸又取决于跟发声有关的一切部位正确的运用。本文重点谈气息的正确运用,打开口咽腔方法,以及喉头与共鸣通道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石丽琳 《教书育人》2012,(33):94-95
咽音训练是美声唱法中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发声训练方法,也就是意大利民间传统中的喊嗓法。将咽音训练引入桂西北高校声乐教育旨在更系统帮助桂西北高校学生建立歌唱的理念;更直观地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理解声乐语言;给桂西北高校声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一咽音训练的源流与方式方法咽音训练是美声唱法中一个古老而传统的发声训练方法,它提倡通过对咽腔的训练,使演唱者熟练掌握咽腔各参与发音肌肉技能,获得整个喉咽腔共鸣,达到拓展音域、增强共鸣等效果,是演唱者完成科学歌唱和有效保护声带的重要保障。咽音  相似文献   

6.
歌唱中最为可贵的因素就是音色,我们又称之为嗓音,学生要掌握和练出圆润、嘹亮和柔和的音色,首先应该了解一下嗓音的产生原理、如何评价嗓音的好坏以及嗓音的训练方法等方面的音乐知识.本文就此问题作了简要说明. 任何声音都是由振动产生出来的,大海的波涛声、狂风的呼啸声、打雷的隆隆声,都是如此.那么人的嗓音是怎样产生出来的呢?它是由喉结后面的声带振动加上咽腔、鼻腔等共鸣腔的共鸣(振)而产生的.在吐字器官的配合下,发出了带有情感的话声与歌声.  相似文献   

7.
共振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声音的共振通常叫做共鸣.利用共振音叉演示声音的共鸣发出的声音太小,只有附近几位学生隐约听得到,效果很不理想,利用示波器把音叉发出的声波直观地显示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使学生能亲眼看到声波的形状,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声学是研究机械振动在弹性媒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传播规律的学科,其核心内容是声音。音乐声学是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音乐与声学两门学科互相交叉的边缘学科。歌唱声学是音乐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嗓音。从声带的发声机制、歌唱中的共鸣、歌唱的嗓音共振峰三个方面,对音乐声学在声乐教学工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提出自己的理论阐释和见解,为声乐教学提供声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嗓音的生理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声音和语音至关重要。喉是发声的重要器官。在发声前,声带需格近中线。发声时,需要声带保持一定的张力,并在二者之间形成一裂隙。当空气从肺部呼出,通过声门裂冲击声带时,就发出声音,称为基音。再经过喉腔、咽腔和鼻腔的共鸣作用,经舌、腭、齿、唇及有关结构在神经系统协调下运动,才发出各种声音和语音。 鼻腔的功能主要为呼吸、嗅觉和共鸣作用。它对吸入的空气有过滤清洁、温度和湿度的调节作用。如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声乐教学一直是以一种抽象式、经验式、模仿式的方式进行,对于声乐教学的科学化并没有严格统一的标准.通过音乐声学和声乐概念的对应以及声音三要素中涉及到的声音的频率、音色、共鸣、振动频率、歌唱共振峰、声音传导等声学概念在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音乐声学的原理使歌唱艺术更加科学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声乐教学与传统声乐教学有一个很大不同点,即注重声乐理论的研究与学习。在众多的声乐理论中,首先应该研究的是,歌唱的声音是由哪几部分混合组成的,如何指导训练。一、混声的理论1.从声带角度看混声。歌唱的发声不是由单一性的发声形式决定的。它是由声带和共鸣腔联合发声而形成的一种混合的声音。声带是歌唱的发声源,在歌唱训练中,会出现在发声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环甲肌群和披裂肌群两组肌肉的用力处于相对平衡的情形。这时,声带张力相对减少,且“质地”也已“缩短”“变薄”了,这样发出的声音既不像真声又不像假声,它既具…  相似文献   

12.
歌唱是一门艺术,而声乐教学是一项内容丰富、技术性、科学性极强的系统工程,它通过对歌唱器官各个环节的综合训练来塑造最美好的人声.然而当前教学活动中,在许多人包括许多学生的心目中,都认为唱歌越大声越好.由于长时间的不当歌唱,造成声带疲劳、充血而产生了声音嘶哑等现象,带来了一系列的嗓子病变.为了克服喊唱等带来的种种不足,采用获得正确歌唱状态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用轻声进行歌唱.  相似文献   

13.
胡晓娟 《成才之路》2010,(26):84-85
在声乐教学中,很多学生在练声或歌唱时往往忽略对咽腔管道的重视,有些学生虽有很扎实的歌唱的呼吸基础.横膈肌、小腹肌肉、后腰肌肉在歌唱中运用得都很好,但歌唱出来的声音缺少立体感。歌唱训练是由呼吸、发声、共鸣有机结合的过程,咽腔主要指喉以上鼻子以下部位的通道,歌唱的音色、音量、音域离不开咽腔的支持,咽腔腔体所引起的共鸣对歌唱的声音质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关于歌唱艺术中头腔共鸣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腔共鸣是使演唱艺术达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完美境界的基础之一,在歌唱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加强头腔共鸣训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歌唱是建立在语言艺术的艺术,把“字正爱圆”正确运用于声乐教学,使之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注意字正,它是腔圆的前提,歌唱中的字正是把气息、共鸣密切配合,使咬字和吐字建立在呼吸和喉头的弹性机能上。而多种共鸣体的混合使用,气息的支持是达到腔圆的必要保证。要使腔调宛转,必须先有声与情,技与艺是歌唱是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因此,要把字、腔、情瓣证统一地融合在声乐演唱中。  相似文献   

16.
在声乐教学中有关喉头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谁懂得呼吸的奥秘谁就懂得歌唱。”这句古老的有关美声唱法的教诲,似乎每个学唱歌的都知道,甚至有人说:“歌唱的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这些话听起来有些过份,但它们的本意是可以理解的,无非是突出强调了“呼吸”在歌唱发声中的重要作用。但是,这样的说法显然不十分全面,因为如果离开了发声器官(喉头、声带),共鸣腔的配合,呼吸就会成为一股气流根本谈不上什么叫歌唱。歌唱发声应该是呼吸,喉头,共鸣腔三者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学生在发声方法、声音概念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缺乏知识和训练时,一旦声音高度超过自然嗓音发声功能的音域界限,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生常在过渡音区内出现虚声、暗声、音色不统一的现象;还有进入高音区时共鸣腔体由口腔、胸腔如何转入头腔共鸣;各个声区声带如何调节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声  相似文献   

18.
共振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声音的共振通常叫做共鸣。利用共振音叉演示声音的共鸣发出的声音太小,只有附近几位学生隐约听得到,效果很不理想,利用示波器把音叉发出的声波直观地显示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使学生能亲眼看到声波的形状,效果很好。1实验器材示波器1台,功放机1台,话筒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由多个声道组成的音响设备,要比只有单一声道的音响设备的声音效果好,因为它能产生丰富的音响效果。在歌唱艺术中也具有相类似的特点。 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歌唱声音虚弱、单薄;而有的人歌唱声音宏亮、圆润、穿透力强,它不必借助扩音设备,就能穿过伴奏的乐队,将歌声传送得很远,使歌声进入人的听觉器官。同样是歌唱,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这取决于歌唱者对共鸣腔运用的水平。人体有多个共鸣腔,  相似文献   

20.
歌唱的效果如何,取决于歌唱方法是否科学、正确。我国著名声乐艺术教育家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气息的调整与控制在歌唱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只有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调整、运用气息,他们才有可能唱出圆润动听且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声。一、气息运用的基本要求1.音量方面。(1)控制强音时气息的运用。唱强音时,气息既要雄浑有力,使声音能产生充分的共鸣,又要使气息在歌唱的腔体内具有回旋的余地,以达到丰富、适度的声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