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融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加切合语教学的实际。越发接近语课程的本质。它必将指导高中语教育,引领高中语教学。然而,细细品读,你就会发现。它还很不成熟,不尽完美;特别是其中的“课程目标”.更是有点不伦不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融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更加切合语教学的实际.越发接近语课程的本质。它必将指导高中语教育.引领高中语教学。然而,细细品读,你就会发现,它还很不成熟,不尽完美,特别是其中的“课程目标”,更是有点不伦不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高中教学是沿用初中的语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还是重建高中语学习的机制?抑或是在继承初中语学习中有价值的基础上同时建立高中的学习机制呢?我们认为。教育就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所以。高中语教育应该着眼于未来。而不是为了适应过去;建立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符合高中语教育规律的语学习机制。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高中语教学新大纲正式颁布,新教材从高一开始向全国推广的新形势下,处于世纪之交的高中语教师,不论使用新、旧教材,都必须树立语教育新观念,改革学科教学方法,提高自身化素养,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  相似文献   

5.
潘涌 《教学月刊》2000,(11):16-17
学教育的缺席长期以来成为语教育中的一大遗憾,它使语教育内涵贫瘠、审美品位下降、人精神流失,以致近年来人们不断感叹过去的语教育是“学的悲哀”和“学生的桎梏”。新编高中语教学大纲及其配套教材充分吸纳了语教育界的新观念和新思维,力矫此弊,重还语教育以鲜明的学性特色,从而成为教育转型、世纪转换之际学教育的一个崭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6.
陈维贤 《现代语文》2006,(12):49-51
语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字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素养。高中语教学应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素养。因为《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语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应用能力和进一步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哦认为,从直觉的层面看语素养就是指语感,从理性的层面看指知识、技能、思维、心理等。它是指学生在语方面表现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语教学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系统性的工作,而实际上目前的中小学语教学由于现行小学、初中和高中语教材的松散、知识系统性差等原因,出现了中小学语教学不连续、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不适应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教育科研不够、学校分设、应试教育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跨世纪中学文学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中学学教育经过艰苦的努力,在这世纪交替之际.终于有了一席之地。1986年的语教学大纲,在近30年不谈学教育之后,终于提出了学教学的要求。1992年和1996年初高中语教学大纲提得更为明确。现在供实验用的普通高级中学语教科书,  相似文献   

9.
周敏  谢毓祯 《现代语文》2006,(10):62-63
口语交际教学是中学语教学的重要内容,2002年修订版高中语教学大纲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再次确立了它的重要地位。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交流和沟通思想感情的基本手段,它不仅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具有独一无二的作用,而且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进行初高中语教学的衔接,使高一新生迅速适应高中语学习,建立适合高中学生身心特点和符合高中语教育规律的学习机制是很重要的。但要建立这个机制,就应该在初中的基础上保留、强化和提高,必须对学生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语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语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语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鉴于此,笔大胆变革语学习方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历次颁布的语教学大纲,包括1956年的高中学教学大纲,对高中的学教学,从来都只提阅读方面的要求,没有提出过写作方面的要求。高中生的写作训练主要是记叙、说明、议论等实用体。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语课标》)开始在选修课程“诗歌与散”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新颁发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结构、学生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改革三大方面较之前两年颁发的课程标准又有新的发展。新课程标准呼唤高中语教师的一系列角色创新,以真正适应语课程改革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4.
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在高中语教学的全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符合语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持久地发展。  相似文献   

15.
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撰,指出中小学语教学中存在“少慢差费”的现象,并认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二十多年过去了,形势还是不容乐观,尤其是初中的言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依然极为严重,它影响着整个语教学效率的提高。随着人教社编写的《高中语(试验本)》和《高中语实验课本》的使用,言比例显加大,占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16.
关于高中语文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中语教师继续教育课设置的思考:必须从高中语教师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战略高度,有计划地编设培训课程,培训课程应突出“合”、“新”、“新”、“研”的特点,语学科专业课大体可设置为三类(由学历课程延伸出的子课程,学科教育类课程,语教学实践类课程)。  相似文献   

17.
《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发展学生“语素养”的全新教育教学理念,为新时期语教学指明了方向。其内容具体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巢宗祺《关于语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语建设》2002.7)。纵观学生语学习的全过程,从哲学的视角考察学生语素养的形成,它大致经历两个过程——量变和质变,即先是达到量的积累,然后实现向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8.
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语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高中语课堂教学改革暨创新教学研讨会于2002年4月18日--20日在“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故乡淄博市淄川区召开。全国中语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陈金明先生到会祝贺并做现场评课,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主任、山东省中语会会长王景华先生到会致辞并作重要报告,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山东省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特级教师吴心田先生到会做现场评课,《山东教育》主编毕唐书先生到会作学术报告,曲阜师范大学《现代语》编辑部常务副主编桑哲先生、淄博市教育局、淄川区教育局、淄博市第四中学的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全省优秀高中语教师5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教学因新课改的实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同时也给高中语学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本文对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误区和教学心得进行了表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