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7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标志物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9.5,PGP9.5)和S-100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直肠粘膜活检标本5例、手术切除标本13例正常对照2例,行一抗为抗PGP9.5及抗S-100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PAP法)。结果:所有活检及手术切除标本PGP9.5标记粘膜下和/或肌间神经丛内未见神经元,S-100标记神经丛内无细胞状的“空白”区,但均可见神经纤维增粗且排列紊乱。对照组GPG9.5标记粘膜下和/或肌间神经丛内见黄褐色的神经节细胞,而S-100标记神经丛内见细胞状的“空白”区。结论:PGP9.5和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方法可用于诊断HD。  相似文献   

2.
金融模式     
近来较忙,实在无暇写一些深入的研究,就写一点近日购车中的感悟吧。印象中,4S店利润丰厚,但近来发现其已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尤其在销售上,产品同质化(只要是正规经销商,同一品牌的车,质量基本无差异),服务也同质化(都是一条龙)。在价格战中,4S店的利润率日益摊薄。以至于北京大型汽车经销商“众义达”在2008年5月宣布停业。  相似文献   

3.
细说iPhone 4S     
秋明 《百科知识》2011,(24):23-23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5日,苹果宣布推出新款iPhone手机,不过,此次发布的并非大家热切期待的iPhone 5,而是iPhone 4的升级版——iPhone4S。对于S,人们给出了很多解释:"特别"(Special)、"超级"(Super)、"速度"(Speed)或者"语音"(Speach)甚至"个人助手"(Siri)……但不管这个S有什么含义,外观与iPhone4几乎没什么差别的4S确实比4有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2000年美国公布100万美元奖励黎曼假设证明,本文用中学数学a2-b2=a+ba-b≠0即a+b≠0和a-b≠0否定黎曼假设。 我们定义黎曼zeta函数 ζ(s)= (1-p-s)-1, (1) 其中p为所有素数,S=δ+tii= 黎曼假设,当S=+ti时,有无限多个t值使得 ζ (+ti )=0 我们定义β函数 β(s)= (1+p-s)-1, (2) 从(1)和(2)我们有ζ(2s)= (1-p-2s)-1 = (1-p-s)-1 (1+p-s)-1=ζ (s)β (s) (3) 1896年Hadmard和Vallee Poussion独立证明了ζ(l+ti)≠0,从(3)我们有 ζ(1+2ti)=ζ…  相似文献   

5.
韩国教育科技部和韩国研究财团5月5日报道,韩国西江大学赵圭峰(音译)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近日成功开发了可在短时间内正确分析遗传基因(DNA)信息的下一代遗传基因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6.
《未来与发展》2011,(2):58-58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010年12月28日报道,韩国教育官员宣布,29个机器人英语老师已经正式在韩国小学上岗,作为一项试验性项目,以此发展初期的机器人工业。 这种机器人名为“英课译(Engkey)”,由韩国科学技术院开发,从2010年12月27日开始在韩国东南部城市大邱的21家小学教授孩子们英语。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葡萄膜黑色素瘤中Rb和p16基因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情况。方法采用PCR-SSLP-银染的方法,各选择Rb和p16位点三对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人群中的杂合度在70%以上),对15例葡萄膜黑色素瘤样本进行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的研究。结果葡萄膜黑色素瘤Rb位点D13S153、D13S118、D13S119的LOH发生频率分别为53.3%、20%、26.7%,6个样本(40%)出现MSI现象;p16位点D9S171、D9S157、D9S942LOH的发生频率分别为6.7%、6.7%、20%,13.3%出现微卫星不稳定现象。结论Rb位点的LOH和MSI是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常见的染色体改变,p16位点(LOH频率为26.7%)的基因变异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8月17日,一家中国民营企业改写了韩国交易所的历史。这一天,深圳的一家民企在韩国证券交易所的科技版挂牌上市,结束了韩国无境外企业上市的历史。尽管在八月初,韩国股市遭遇了美国“9/11”袭击以来最严重的暴跌,公司的股票上市当天,换手率仍超过100%,并连续七天以15%的涨停板收市,成为韩国股市(世界最活跃的股票市场之一)近期最受追捧的明星。[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据韩国联合通讯报道,韩国研究机构日前宣布.第一个完整的韩国人基因组图谱已经绘制成功。这是人类染色体碱基序列第四次被完整破译,这项成果是由韩国嘉泉医科大学和韩国生命工程研究院的两个研究团队通过共同研究取得的。研究的目的是建立韩国人标准染色体数据库。研究人员期待,在染色体碱基序列图谱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韩国人特有的遗传特性.有助于探明韩国人种发病率较高的遗传性疾病的病因,找到后基因时代的解决办法。研究还发现,金圣镇的染色体具有323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相似文献   

10.
半导体及相关技术的大学研究协会Semiconductor Research Corporation(SRC)4月4日宣布,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Ins.)已加入该协会.该协会在全球的成员包括23家公司和合作伙伴以及100所大学.  相似文献   

11.
2008~2010年1:5万铜多金属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中,首次发现一套晚志留世侵入岩(体),侵入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变质岩中,自然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S3ηo)+二长花岗岩(S3ηγ)+斑状二长花岗岩(S3πηγ)+正长花岗岩(S3ξγ),其中斑状二长花岗岩U—Ph同位素年龄值为418Ma,时代为晚志留世。岩浆成因属于上地壳低度部分熔融的“S”型花岗岩,其岩石类型相当于MPG花岗岩(含白云母过铝质花岗岩类)。该套侵入岩的发现,对研究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构造岩浆带的发展演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秋科苑》2013,(15):11-13
2012年7月4日,欧洲原子中心(CERN)今天宣布发现新亚原子粒子,疑似上帝粒子。上帝粒子是当前物质理论中最后一个未被发现的粒子。它的发现,将彻底改变现有的物理学理论体系,并进而揭开充斥在宇宙中的暗物质的神秘本质。霍金曾押过100美元赌注,赌“上帝粒子”无法找到。  相似文献   

13.
华丽 《金秋科苑》2012,(24):72-74
在化学元素史上,参加人数最多、危险最大、工作最难的研究课题,莫过于氟元素的发现。自1768年德国化学家马格拉夫(Marggraf,A.S.17O9—1782)发现氢氟酸以后,到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Moissan,H.1852—1907)制得单质的氟,历时118年之久。在这当中不少化学家损害了健康,甚至献出了生命,可以说是一段极其悲壮的化学元素史。  相似文献   

14.
CAS is composed of a research complex, which is made up of nearly 100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the Academic Divisions (CASAD), China's top advisory bod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national S&T think tank, CASAD offers suggestions on major issues concerning the country's socioeconomic progress, S&T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security, and submits, to local and central authorities, advisory reports in various fields, ranging from energy and resources, S&T educatio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 to medical care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scientific disciplines. The following is the highlights of selected reports finished by CASAD in 2009.  相似文献   

15.
韩国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名为MMP-9酶的诱发乙型肝炎癌变的过程,为研发治疗肝癌的药物提供了新思路。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东国大学韩药学院金哲镐教授研究发现,乙肝病毒HBV生成的4种蛋白质之一HBx蛋白质,能激活肝细胞的信息传导功能,促进MMP-9酶的生成,从而导致肝细胞发生癌变。试验过程中,金哲镐将HBx蛋白质注入正常肝细胞内,发现了它能激活肝细胞内的信息传导功能,而这种蛋白质能促进在细胞外起基质分解作用的MMP-9酶的生成,这种酶最终导致肝细胞发生癌变,诱发肝癌。金哲镐认为,只要开发出能遏制由HBx蛋白质引发MMP-9酶生成…  相似文献   

16.
祁漫塔格地区早志留世侵入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8~2010年1:5万铜多金属地质矿产调查中,首次发现一套早志留世侵入岩(体),自然岩石组合为灰色中细粒二长花岗岩(S1ηγ)、灰一浅灰红色斑状二长花岗岩(S1πηγ)和灰一灰红色环斑花岗岩(S1γR)。其中斑状二长花岗岩U—Pb同位素年龄值为430.8±1.7Ma,环斑花岗岩为428.5±2.2Ma,时代为早志留世,是在同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的。该套侵入岩的发现对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地区的构造岩浆带研究及发展演化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Nature     
《科学中国人》2022,(2):10-10
tau蛋白病基于结构的分类《自然》封面:迄今发现的一些与特定疾病相关的tau蛋白丝。《自然》杂志第7880期封面文章报道了t a u蛋白丝在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的多种折叠,揭示了其与特定疾病有关的另外4种折叠,包括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和嗜银颗粒病。一般认为tau蛋白(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tau)能稳固塑造神经细胞的骨架,但在tau蛋白病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中,tau蛋白会错误折叠并堆积形成细丝。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不同的折叠,确定了tau蛋白病基于结构的层级分类。这一分类对临床诊断和神经病理学解剖进行了补充,还可用于鉴别新的疾病实体。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概况 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于1996年成立了韩国工业产权信息服务中心(KIPRIS),并于1998年开始对外提供互联网专利信息检索服务,1999年开始提供韩国专利、实用新型的英文专利文摘(KPA)对外检索服务。  相似文献   

19.
《发明与革新》2014,(1):48-48
清华大学不久前宣布,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罗永章课题组在国际上首次确认一种名叫热休克蛋白90α(Hsp90α)的物质为一种全新的肿瘤标志物。据说,利用该物质特性,发现癌症就变得十分容易。有媒体报道,甚至仅仅利用一滴血液,就能检测一个人是否得了癌症。真的是这样吗?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1):112-112
甘草是治疗肝脏炎症性疾病的一种重要的基础中药组分,其有效的活性分子是18b甘草次酸,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这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和药物创新研发。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张雁云研究组博士生肖意传等发现,18b甘草次酸通过抑制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a(MIP—1a)而缓解了爆发性肝炎及急性肝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