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标指出:“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经过学习,学生应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集合作为高中数学教材中的第一个重要内容,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许多内容,它是研究高中数学问题的基础和工具,各地高考都将集合作为考查学生的一个重要考点.而二元点集是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它一般都具有某种几何意义,求解这类题的策略是:在认准运算所涉及的各个集合中元素的几何意义后,将抽象的符号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和直观的图形语言,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利用图形分析的方法求解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科学语言,它是指一切用以反映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语言。在中师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语言表现为4种形式:(1)数学符号语言;(2)用来解释、联系数学符号语言的文字语言和叙述数学规律的文字语言;(3)图形语言,它是用图形来形象表达数学对象和数学关系的特  相似文献   

3.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学习就是数学语言的学习。因为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数学知识最终是借助数学语言来传播、交流的。数学语言,按其形式可分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三种形态,符号语言简洁精练,图形语言形象直观,文字语言直抒达意,三种语言各有所长,相得益彰。显然,求解数学问题离不开这三种语言,而不少数学问题的解决常常就是这三种不同语言形态的转换而已。因此,要想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经常进行三种语言形态之间的转换训练是必要的。一、文字语言——符号化、图形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快的进入…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维能力的载体就显得十分重要。中师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 ,肩负着开发、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学好数学语言 ,应是他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数学语言就其形式来讲包括以下三种 :(1)文字语言。其特点是通俗易懂 ,逻辑性强。数学中的概念、定理、法则等大部分均用它来表达。(2)符号语言。是用数学专用符号表示的 ,其特点是简洁、抽象、精确、概括。数学公式、性质、函数关系等常用它来表示。(3)图象语言。常用图形、图表附加必要的文字说明来表示。如…  相似文献   

5.
<正>《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集合的学习定位是: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  相似文献   

6.
正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指出:"建立方程的意思是把文字(文字语言)表达的条件改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是从普通语言到数学公式语言的一种翻译."这里的"翻译"是指数学语言的转换.数学语言转换的能力作为数学语言能力的一部分,在数学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语言根据其表达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示语言(包括图形语言和图表语言)三种,它们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一、学习集合模块的意义集合语言是近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的表达数学对象.高中数学将集合是作为一种描述和表达问题的一种语言来学习的.让学生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集合作为学生跨入高中校园的第一课有着它特殊的价值,集合更作为一种数学语言,为后续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曲线等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集合论的创立、发展,集合语言便有了生命力,它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对象.高中数学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本文对集合语言教学进行初步探讨,以期达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9.
数学语言的接收、加工、转换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数学语言包括:数学文字语言、数学符号语言、数学图形语言.数学文字语言是一种严格界定数学对象本质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正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2],学生如果能熟练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就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能把数学建模和数学语言的转换有机融合,课堂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数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文字语言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能准确表达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能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符号语言是思维的高度浓缩,能非常精炼和准确地表达数学知识的内涵;图形语言不但是学生形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集合的学习定位是: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高中数学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习,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集合新课学习安排在必修1,  相似文献   

12.
《学周刊C版》2017,(12):124-125
数学有三种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这三种语言间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形式有:同种语言间的转化、两种语言间的转化、三种语言间的转化。在数学问题中,给定的条件和结论,要么是文字语言的形式,要么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组合。如何解决数学问题呢?首先把所有的条件进行转化,其次把转化后的条件进行简单的分析综合,得到一个较明显的结论,再次将得到的结论“翻译”为所求问题的形式(多数问题是文字语言形式),把这种解题过程,称之为条件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集合问题中数学语言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种,这三种语言虽然形式不同,但对同一数学对象所描述的本质属性则是一致的,因此,准确、灵活地对三种语言进行相互转化,有时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本文拟通过若干具体例子谈谈集合问题中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4.
培养数学语言能力 提高数学学习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语言,就是用来描述数学问题的语言,常见的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形式.它们各有特点,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又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中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就是对文字、符号和图形进行变换并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语言是由数学符号、数学图形和简化了的自然语言所组成的高度抽象的专业语言,是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数学交流的工具。它一般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式语言。文字语言是用文字来表达数学内容的一种数学语言,是数学化了的自然语言,常以数学概念、数学术语的形式出现。图式语言指包含一定数学信息的各种图或表,包括形象图、示意图、数学关系图和几何形体图。符号语言是用数学符号来表达数学对象、数学名称、数学关系等,是数学中通用的、特有的、简练的语言表达形式,包括数字、字母、运算符号和关系符号等。这三种数学语言各自独立又可相互转化;这也正是数学语言的特点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2],学生如果能熟练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就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能把数学建模和数学语言的转换有机融合,课堂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数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文字语言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能准确表达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能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符号语言是思维的高度浓缩,能非常精炼和准确地表达数学知识的内涵;图形语言不但是学生形象思维的有效载体,而且是学生形象思维的结果,还是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工具,能准确表达知识的数学特征。虽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表示相同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一致,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现以“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建模活动过程中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语言表现为三种形态:数学符号语言、数学文字语言和数学图形语言.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这三种数学语言的互译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极为有益.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学生对简单数学语言的互译,在解题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互译能力,在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互译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无论数学思维的成果或思维过程都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而数学语言中的图形语言具有直观、形象等特点.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原理、定理、法则等提供丰富直观背景材料.它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数学的思维活动。它以形象、表象等视觉形象为介质来传递信息.数学图形语言不只是文字语言等  相似文献   

19.
正在数学语言表达中,常见的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实现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化,是数学思维能力的一种体现.由于图形语言的直观性,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常常根据已知条件中的文字、符号的表达作出相应的图形——"草图".结合草图,进行审题和解题,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集合,函数,向量,几何等知识中经常遇见.作草图是解题的重要辅助手段,生成一个草图的前提就是要符合命题描述的条件和逻辑关系.如作4个集合关系的venn图:  相似文献   

20.
为探查数学学习障碍学生在数学语言转换方面的特点,本研究以自编材料分别对数学学习障碍学生、普通学生(含优、中、差三类学生)进行了纸笔测试,结果发现:(1)数学学习障碍学生在自然语言转换为数学图形语言时缺乏空间想象,对自然语言中表示图形信息的文字信息利用不完全;(2)在数学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过程中表现为数学学习障碍学生的数学符号文字化和数学符号图形化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