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当代中国法律化是一个具体类型的法律化。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法律也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特定时期的阶段性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化的组成部分。民族性特征、开放性特征、时代性特征、历史进步性与时代局限性并存的特征是当代中国法律化具有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2.
古往今来,无数睿智圣哲对法律到底从何而来,有多种解说。如神源论、圣贤论、强者论、国家意志论、契约论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升,现在绝对相信神源论和圣贤论的思想家已经罕见了,公开主张强者论的学者也已经不多了。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多的是从意志论和契约论的角度解析法律。然而,细究起来,这两种妙论,背后隐含的价值取向是存在相当差距的。本文在详细研究了法律契约论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和论证:在遵循与时俱进精神的前提下,以中国社会发展大势和不可逆转的法治进程为导向,以法律契约论代法律意志论乃是时代和历史的必然选择,法律契约论在当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拉兹坚持强社会论理论基础,提出一个法律就是一个规范,重视法律实践,主张主要法律适用机关所认定和适用的法律构成一个法律体系,每种法律必然属于一种法律体系,形成一套别具特色的法律体系思想。他的观点适应了法律实践的需要,缓和了法律实证主义与社会法学派和自然法学派的紧张关系,并实现了方法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王淑春 《现代语文》2006,(8):16-17,23
李泽厚在其《中国古代思想史》一书中,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一种实用理性,这种实用理性“是一种理性精神或理性态度,……不是用某种神秘的狂热的而是用冷静的、现实的、合理的态度来解说和对待事物和传统;不是禁欲或纵欲式地扼杀或放任情感欲望,而是用理智来引导、满足、节制情欲;不是对人对己的虚无主义或利己主义,而是在人道和人格的追求中取得某种平衡。”  相似文献   

5.
中国法制现代化过程中东西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法制深受西方法律化的冲击和影响,传统的法律体系解体了,但传统的法律心理、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仍然渗透在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法制现代化绝不意味着西方化,而应当是“西方化”与“本土化”张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本土化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玉政  金伟 《教育与职业》2006,(18):113-115
“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舶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对于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的生成背景、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差异,这给“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命运取决于能否弥补这种差异,并且实现外来模式与本土模式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7.
试论法律实施的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实施不能完全借助暴力,也不能完全依赖法自身的正当性,因而法律实施的强制论与正当论都无法解决法律实施的基础这一理论难题。法律实施必须依靠内在力量与外在力量的整合,才能共同保障法律的真正实施,在理论上我们倡导正当论与强制论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论英汉语中动物文化意象的错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客观事物在不同民族的化中意象不尽相同。英汉语中动物化意象存在着明显的错位现象:一是,用一动物在两种化中具有截然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化意象;二是,一种化中的某些动物意象在另一种化中却没有。翻译中应充分注意这种现象,以免产生化意象的流失和破坏。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儒家天命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法律化的哲学基石,受“天人合一”思想中尊天敬天观念,“民本”观念,重合轻分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凸现出与之相应的三大基本特征,即宗教化,伦理化,和谐化,中国古代哲法关系对构建当代法哲学体系,不乏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新的法学教育理念、回应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呼声、适应法学教学方法论的变革趋势,通过转换教学场景、贯彻实践教学论以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从而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的法律通才,应当尽快推广诊所式法律教育。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中国化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指导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的过程中,也实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在同当代中国法学理论建设和法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文章对每个阶段法律思想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特征、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理论贡献等进行分析、概括和阐释。在此基础上,阐述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看权力道德的法律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儒家德治思想首先是要求权力阶层的道德资质,在权力道德的法律化方面,中国古代传统法律化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将义务性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使权力道德要求融于法律的规范形式,是“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释义及其与西方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律化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规范、制度和社会心理中有关法的那一部分形成的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国传统法律化是指从上古传说时代至清末修律为止,广泛流传于中华大地的具有高度稳定性和持续性的法律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传统法律化集体本位的总体精神,无讼息争的心理倾向,德主刑辅的理论学说,视法律为工具的价值判断。在客观上,传统法律化又表现为法典编纂和皇帝诏敕及案例并为法之渊源,制定法与判例法互用,国家法与习惯法并存;在司法上,重刑轻民,程序法不发达。中国传统法律化与西方传统法律化的比较,显现出其独有的特色:1、中国社会宗法家族制度是法产生的基础,而西方形成个人本位、法律与伦理相分离的渊源;2、中国传统法律化伦理色彩浓郁,而西方法律化则是在宗教精神的笼罩下发展起来的;3、中国传统法律化以集体为本位,西方以“个人权利本位”为基本理念;4、中国古代法等级观念渗透始终,而西方法平等观一以贯之;5、中国法律化是混合法,并代表了现今法律化的趋同倾向。  相似文献   

14.
道德法律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道德法律化是必要的。要成功地完成道德法律化,应当重视以下问题:1、选择什么样的道德将其法律化;2、道德法律化的方式与途径;3、如何完善法律规范,提高道德法律化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伯尔曼法律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伯尔曼认为,法律不仅是一种公正地制定和适用规则的事业,而且也包括投票选举、发布命令、任命官吏和宣布判决等立法、司法,行政的管理方式与分配权利和义务,解决冲突和创造合作渠道的过程,法律不仅属于上层建筑,也属于物质基础;法律不仅是统治阶段意志和体现和实行阶段统治的工具,也是民间需要的反映和防止统治阶段专断的武器,法律的发展不是单纯渐变式的演进,而是演进与革命交替进行,西方法律传统正是在11-12世纪的教皇革命中逐渐形成的,西方法律与宗教关系十分密切,其督教和世俗宗教极大地影响着法律,法律也与宗教始终有着相通相同的地方,伯尔曼的这些思想,有的极富洞见,有的颇有启发性,有的则显色失当,但不管怎样,它们都这我们展示了西方学都的一种法律观,值得认真借鉴,汲取和深思。  相似文献   

16.
风骨论不仅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批评概念而且是一种审美观念。刘勰从儒家文化传统吸收理性思考,从玄学道家思想中汲取玄学化的审美标准以此来建构风骨理论,因而他的风骨论是一个迥异于前的审美概念,同时和全书原道宗经的儒家文化传统和谐统一。本文试图从玄儒两个方面来阐释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论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法律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形成的,每种法律文化的形成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中国传统的法律文化同样也是如此。那种认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种非理性文化的观点是缺乏历史根据的,也是站不住脚的。这种观点只会造成对西方文化的盲从,从而导致在引进西方法律制度时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8.
刘永春 《天中学刊》2006,21(6):25-27
近年,法学理论界对刑事证明标准展开探讨,形成两大观点:法律真实论和客观真实论。两种观点对刑事证明标准见仁见智。其实,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原则性分歧,从根本上来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动物成为权利主体”理论因与传统法学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而在法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通过对法律史、法理学的理论、动物本身的特征、道德的形成过程,该理论所期望实现的目标、法律体系所具有的内在协调性及法学理论对法律实践的指导作用等方面的分析,最后得出“动物成为权利主体”论是不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王博 《成才之路》2009,(6):88-89
随着环境伦理学的发展,有关动物成为权利主体的主张渐次增多,而且有些已不再止于言论,而是已付诸于所谓的“动物解放运动”,更有很多学者呼吁在立法上赋予动物法律主体的地位,也即是使动物具有法律人格,从而使其享有法律上的权利。对此.法律人作出了不同的取向,仿佛法学界面临着一次颠覆式变革、而对于动物权利的种种主张,归根结底还在于动物是否应当具有法律人格的问题。本文就动物在法律上究竞应当具有法律人格还是法律物格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