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德育信息》2002,(10):5-6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战线的同志们,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7,(7)
教育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要求。江泽民同志是站在时代的巅峰,从国运兴衰,民族复兴的高度提出教育创新的。他深刻地分析了时代的特点,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浙江教学研究》2004,(1):10-15
21世纪各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知识和人才的竞争,而知识和人才的竞争实际上就是教育的竞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这已是当今世界的共识。前苏联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日本认为“没有师资质量,就没有教育质量”。我国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则强调国家兴旺、民族强盛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 ,说到底 ,是人才的竞争 ,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近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战线的同志们 ,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也是我…  相似文献   

5.
教育创新的时代宣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江泽民总书记9月8日《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基于对“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的深刻分析,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教育创新的战略思想。从而确立了我国教育今后若干年发展的战略目标,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类教育的工作重点,赋予了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崇高的历史使命。自1995年江泽民在《努力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中发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重要论述以来,教育战线与全国各条战线一样,把创新工作放在了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焕发出勃…  相似文献   

6.
程华 《吉林教育》2007,(1):16-17
2l世纪,国际和地区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知识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的综合实力的竞争,科技和人才日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关键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也决定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与地区发展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人才强国”战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7.
一、实验的意义 创新是民族之魂,创新是民族的希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江泽民主席提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培养创新的人才,关键是教育。1998年12月24日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为了实现党的十五大所确定的目标与任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中提出的素质教育,其核心内容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创造性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战线的同志们,积极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
教师要努力培养创新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晓虹 《教育探索》2000,(10):60-61
教育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复杂而严密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不断去探索、创新。教师努力培养创新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希望托寄在青少年身上。江泽民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科教兴国战略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是增强国家实力,发展经济的时代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里,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主导作用。要培养学…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知识创新与经济、科技的结合,把创新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素质的培养,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新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1.
论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的“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指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全面振兴我国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深入学习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理论,充分认识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和时代紧迫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应成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头等大事。一、何谓素质教育素质一般是指一个人身心发展所达到的素养和质量。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的教育。它是为实现《教育…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2年9月8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师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讲锯,其中一段是:“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讲话阐明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突出强调了教育创新的重要作用,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教育优先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而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确保教育事业发展、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可以说,谁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谁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特别是国际人才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因此,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随着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教师一方面肩负着民族的希望与未来。另一方面也肩负着千百万家庭的前途与幸福。反映在师资需求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一、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21世纪即将来临,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经济的崛起,使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西方发达国家正借助其在知识创新和科技发展领域已经形成的优势,抢占制高点,试图由他们来制定新的“游戏规则”,主导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为了使我国在未来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江泽民同志要求学校“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为国家提供充沛的…  相似文献   

16.
科教兴国理论是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基础。科教兴国理论在科学发展观下的新发展——从“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把教育列为民生之首。这些新的分析和判断使邓小平的科教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又深入全面地论述了教育创新的思想,教育创新被提高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而成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今天,知识经济已显端倪,信息社会初具雏形,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知识的生产与创造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江泽民同志指出,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作为知识传播者和人类文明火炬传递者的教师,责无…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科教兴国,民族复兴,需要大量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竞争实质上是创新人才的竞争,世界各国,特别是美、日、苏等发达国家学校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做了许多颇具特色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可以为我国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一定的借鉴。一、国外创新教育的现状1.动手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美国民族是极富于务实、进取、冒险的民族,在教学方法上不拘泥于传统模式。比如,美国曾风行一种“木匠教学法”,方…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全党和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知识创新、人才开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使科教兴国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实际行动。”这一论断表明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知识经济的生命和源泉在于创新,而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在于创新,因此一个具有高素质和高创新能力的民族才能适应知识经济社会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民族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主导作用,并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教兴国战略实质上就是全面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的战略,能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