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所谓“教育真爱”,就是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要求,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纯粹的、理智的爱。 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需要教育“真爱” 爱学生是当教师的基本条件。著名教育家在这方面都有经典的阐述,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夏丐尊说:“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别林斯基言,“爱是鉴别教育的  相似文献   

2.
李怡 《华章》2012,(34)
爱生是老师的天职,师爱不同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无私的、博大的爱.孔子日“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悔乎?”陶行知先生说“爱满天下”.老师的爱,就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点点烛光,就是学生知识旅途中的一盏引路灯.  相似文献   

3.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尽管教育思想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一一爱的教育。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苏霍姆林斯基:“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这些观点都体现了爱心教育。同样,好的作文评语也应该融入教师的爱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君子不器”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孔子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正确认识孔子的这些教师观,对当今教育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师爱无价     
孔子说:“爱之能无劳乎,忠焉能无悔乎?”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和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如果全国教师对于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爱”更是陶行知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怎样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所任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呢?  相似文献   

6.
如今,“和谐”成了社会上的高频词,它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和谐社会”、“和谐社区”、“和谐校园”等流行语应运而生。于是作为一个班主任,对如何创建和谐的班集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谐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乐在其中。高中生有独立的个性和思想,有独立的人格和追求。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我认为创建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离不开教育氛围、师生关系、班级精神等方面的和谐。一、寓“爱”于“犯错时”,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孔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夏丏尊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罗素指出:“凡是…  相似文献   

7.
从占代孔子的“爱心,能勿劳乎?忠之,能勿海乎?”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敦育”。  相似文献   

8.
《论语》中,曾子“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受其启发,我开始引导、组织孩子们进行“每日三问”。一问:今天,我努力了吗?二问:今天,我有收获吗?三问:今天,我快乐吗?而之所以选择这样的“三问”,是因为我一直都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样的一种人:一个能不断努力与超越的人;一个能创造自身生命价值的人;一个能享受生命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万事开头难活动之初总是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我们班的“每日三问”活动也是如此。刚开始,孩子们信誓旦旦地说一定要把“每日三问”进行到底,可是,当最初的激情退去,孩子们便…  相似文献   

9.
数学,唱响了人类追求科学的愿望。我爱数学,更爱他那种朴实的精神。数学并不复杂,也不困难,只要抓住方法,数学就会隐中有升。语文课本中不是有“三味书屋”吗?数学也同样有“三味”。它们是:学习数学有趣味;探讨问题有新味;不断练习有韵味。这个意思是说,在学习数学时要培养兴趣;  相似文献   

10.
《江苏经济》2003年第1期刊载的中国青年报社童大焕《对“素质低”论调说不》一文写道: 如果说一个思想者外在的褒贬不需要特别关注,那么一旦深入其思想内核,我们就会惊叹自愧不如。杨伟名关于农村经济的“开放搞活”理论,“社会主义初期”理论等,不都在90年代一一兑现了吗?而他的用自由市场开放一类物资(粮、煤、油)的经济理论,他的“没有百分之百不折不扣的民主”就没有“民主集中制”的政治理论,不是更令人望其项背、羞愧汗颜吗?  相似文献   

11.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沔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者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可以说,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能为师。  相似文献   

12.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大教育家,在教育的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本文仅就孔子的师生关系问题做如下简略述评。一孔子的教育实践是长期的、深刻的、生动的。他在爱生忠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以身作则、关心学生等许多方面具备了优秀教师的品质、修养和条件,堪称后世教师的楷模。孔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热爱学生,忠于教职。他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考察孔子几十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完全体现了这种爱生忠诲,任劳任怨的  相似文献   

13.
一次课上,我让学生誊写作文。巡视时,我发现有个学生竟然竖着誊写。当教师的都知道,要求学生誊写作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练字,也是为了培养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我问他为什么这样时,他竟振振有词:“是在学古人啊!古书不都是这么写的吗?”听他这样说,其他学生都看着我,有的还“不怀好意”地笑了笑,似乎在说:“他就这么写,看你怎么着?”  相似文献   

14.
Hello,everyone!知道英语王国中有一位神通广大的情态动词can吗?它“能”说“会”道,可是位了不起的“能人”呦!下面我们就去看看这位“能”说“会”道的can的自述吧!【我的个性】我是can。是一个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或情态,我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在句子中不能单独作谓语,只能和紧挨着我的动词原形一起构成复合谓语。我的基本意思是“能;会”。【我的才艺展示】*表示能力(如体力和脑力方面),意为“能;会”等。例如:Can you speak English?你会讲英语吗?Can you play the piano?你会弹钢琴吗?*表示请求或允许,多用在口语中,意为“可…  相似文献   

15.
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夏沔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罗素“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得到发展”到苏霍姆林斯基的“我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可以说,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教育生命力的底线,爱是教师职业生存的至高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6.
你想让孩子爱你吗?你想让孩子爱别人吗?你想让孩子变成人见人爱、有人情味的孩子吗?答案是: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小不断地说出你对他的爱。到了他上学后,要写日记和作文,要用语言来表达思想时,更要加大剂量、毫不吝啬地说出你对他的爱,甚至和他一起回顾所有对他的爱的故事。 这是一个智慧母亲必须要学会做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7.
王在东 《学子》2003,(2):16-16
回到初三,回到我的同桌面前,回到那堂生理课。我的同桌,袁俊,一个不错的学生。他成绩拔尖,做事认真,又写得一手好字,但惟一的缺点就是不爱说话。全班同学都认为他是一个老实人。有人说,老实人一旦不老实,干出事来会吓死人的,有一件事正好应验了这一说法。那天最后一节课是《生理卫生》,按照进度,该上《生殖器官》一章。快上课时,袁俊突然用胳膊肘碰了碰我,小声说:“你说李老师这节课会讲些啥?”我吃了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而能“快乐”,这既让人羡慕,又令人生疑。这只要看看今人的“学习”,就能知道。  相似文献   

19.
论爱生之道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在现实生活中曾有多少人不被理解而倍感苦脑,而发出大声疾呼:理解万岁。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的好,“爱是理解的别名”。人们呼唤爱,更渴望理解。那么、做为未来的建没者——学生,又怎能不希望得到家庭、社会、学校教师的理解和爱心呢?  相似文献   

20.
季羡林少年时离开老家官庄,寄身于济南叔父家。季羡林晚年总结,他说: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