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崔敏 《新闻窗》2011,(4):83-83
网络亚文化的发展概要1.网络亚文化是一种新生代文化,是传播学研究的新课题网络亚文化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形成的一种新生代文化,这种文化发展主要同互联网的发展一样,体现出了它的草根特征。网络亚文化大致可分为:客文化、山寨文化、网络语言文化三大类。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亚文化现象,网络吐槽式影视评论短片与以往亚文化现象的主要差别体现在抵抗性方面:它对商业化与庸俗化的大众文化商品的抵抗更明显,并包含了带有网络民族主义色彩的观念,只是偶尔对主流文化表示抵抗。而这些特征与制作者的草根性、网络原创视频亚文化传统、网络民族主义思潮、商业化与有限收编等多重因素相关,正是它们使得这类短片呈现出复杂多元的文化抵抗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亚文化是一个群体或部落的文化,是一种无法忽视的力量。青年亚文化反映了青年群体通过各种手段对主流文化和文化权力的抵抗,开拓了自己的文化领域,赢得了文化话语权。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媒介环境发生了复杂的结构性转变,由此影响了文化的发展,在新媒介环境中,我国青年亚文化在互联网上表现得异彩纷呈。本文探寻了我国网络青年亚文化的表现、新媒介环境与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屑丝文化以互联网传播环境为土壤而繁殖起来,是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在新媒体构建起技术文化鸿沟以影响整个信息流通结构的传播环境下,亚文化的生成、发展及去向将大不同前,研究网络亚文化传播路径及其与主流文化的互动作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席丝文化的源起、发展及影响为研究的切入点,管窥网络亚文化的文化传播模式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常烨  文慧 《新闻前哨》2011,(8):45-47
通过回顾亚文化概念及其相关研究,文化与媒介以及亚文化与媒介的关系被揭露出来。大众媒介在本质上仍培育着大众文化,亚文化的真正发展需要一种较之大众媒介更为自由开放的媒介,而赛博空间为此提供了难得的可供利用的资源。更为重要的是,赛博空间还在身份认同和归属感强化方面对亚文化群体具有实在的意义,这使得亚文化得以在其间稳定而彰明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亚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代文化,在传播范畴中有其积极的意义,也有其消极的影响。引导网络亚文化以及衍生事件的传播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是传播学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从网络亚文化传播的现状入手,解析网络亚文化传播的积极意义以及偏离迷失的生态状况,从网络亚文化传播的启示与重构中,探求其良性发展路线。  相似文献   

7.
畅销书在当代图书出版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入分析其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畅销书出版经历了整个社会文化语境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消费性文化的转型,而这种文化特征也正是后现代对图书出版领域渗透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这些亚文化或先锋文化有可能转化成为主流文化——端的在于时间、环境和工具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青年亚文化被看作是一种对主导文化、权威文化、强势文化的反抗,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冲突愈来愈凸现,并成为人们不得不正视的文化现象。因此了解青年亚文化的含义特征与影响,将青年亚文化运动所蕴含的创造力从其反常形态中拯救出来,成为图书馆社会教育功能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图书馆利用其先进文化手段加以渗透和引导,使其回归主流文化,促进青年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生命本质的理想实现。  相似文献   

10.
宋高祥 《大观周刊》2012,(28):66-67
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而犯罪亚文化是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有着天然的影响性和倾斜性。导致青少年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对犯罪亚文化产生的原因和其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了解.对青少年犯罪予以有效地预防和遏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网络游戏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数字经济建设,文章通过对我国网络游戏出版管理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的网络游戏出版管理尚存在管理体系不清晰、法律规制滞后、审批程序繁琐、属地化进展缓慢等现实问题。提出完善网络游戏出版管理的对策建议:设立网络游戏出版管理双层审核制度;完善法律规定,建立分级制度;探索出海发行,传播中华文化;拓宽发展形式,探索影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高校编辑出版教育刍议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龚维忠 《编辑学报》2003,15(2):144-146
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的学历教育是编辑出版教育多种形式中最重要的一种。根据我国出版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对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规模、师资队伍结构、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及教育实习等做了初步探讨和评估,并提出了调整与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林英 《出版科学》2011,19(3):40-43
在出版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不免出现一些杂音,如"张悟本事件""伪书事件"。这看似独立的两者,实际上有着共同的产生原因,即出版业在接受市场全面洗礼的初期,在价值选择上出现了偏差,出版者过多强调经济利益,强调产业发展,却忽视了出版的根本价值。出版真正的意义在于传播与传承文化,作为直接从事出版工作的编辑应该始终坚守文化的理想,出版机构需要具有出版担当。  相似文献   

14.
朱丹红 《出版科学》2007,15(3):66-68
随着经济文化对外交流的发展,科技图书市场逐步趋向国际化,国际投资是中国科技出版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科技出版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Internet时代的网络出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网络席卷全球的今天出版业发展的新趋势——网络出版,以及这种新型的出版方式与传统的出版之间的异同,同时论述了网络出版中所存在的一些法律、技术保护问题及有关的解决方法,最后对我国网络出版的前景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按照“制品-行为-理念”的层次关系分析出版文化,进而研讨数字技术发展给出版文化在出版理念、出版产品、出版行为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In her report about the German publishing industry in 2010, Veronika Licher shows some of the trends and different stages of digital development. She mentions how different players like the German Publishers and Booksellers Association or book wholesalers changed direction or added new services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market and how e-book distribution is working its way through traditional and new channels. A short review of the bestselling titles in 2010 and th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s publishing follows as well as an introduction how German publishers are trying to make use of the new reading pens.  相似文献   

18.
刘苏华 《出版科学》2012,20(2):98-10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图书出版业前后经历了兴盛与调整发展两个阶段。在兴盛阶段,图书出版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图书出版集中度较高,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图书的出版是其重点。同时,也特别重视文化教育类和社会科学、政治类图书的出版。进入调整发展阶段以后,图书出版类型发生了变化,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图书以及科学知识普及类读物增长明显。  相似文献   

19.
对当前科学技术期刊工作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近半个多世纪,特别是近20年以来,科学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活动有序地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说明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的、互动共长的整体。科技期刊工作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应当从这个整体出发考虑问题,这三者结合得越紧密越协调,科技期刊工作就越有成效。科技编辑人员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扮演着选家、守门人、传播者的角色,一些促进科技活动的功能性社会机制也要编辑人员在编辑活动的过程中启动实施,因此,在新形势下应当高度重视编辑人才资源的开发,强化编辑队伍建设。现在我国科技期刊的运营规模狭小、分散,资金和技术力量薄弱,实现产业化、集团化已是大势所趋,不论哪种运营模式都应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最高准则。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上海"孤岛"的党内外文化工作者出版发行图书报刊,在现代书刊出版史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