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术期刊作为科研成果和文化思想的重要传播和交流平台,在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并推进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存在的问题,从树立国际办刊理念,挖掘中国特色议题;提高英语翻译精确度,打造高端翻译人才队伍;突破期刊管理经营模式,实施快速出版发行战略;搭建数字出版服务平台,开拓中国数字期刊市场四个方面阐述我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实践路径,以期全面实施我国学术出版“走出去”战略,进而全方位提升我国学术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如何通过创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争取国际话语权,是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经济学人》为例,从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必要性和紧迫性、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面临的问题、破解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障碍的对策等方面,对英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做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论述,提出了富有启发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尽管学术期刊在其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为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奠定了坚定的基石.但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以及期刊出版国际化趋势,学术期刊面临着诸多困惑,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环境,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学术期刊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窘境基础上,从国家宏观发展政策和“开放合作”发展战略两方面提出了学术期刊“走出去”,提高国际影响力的路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4.
武文茹 《出版广角》2013,(11):22-24
在中国经济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时代语境下,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已成历史必然。而营造中国文化的"世界化"氛围,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文版和英文版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建立专业化转型和数字化的学术平台,应该是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走出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出版“走出去”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文章基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现实境遇,从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理论基石、先行者、加速器、底层逻辑四个层面提出中国出版“走出去”高质量发展尚需破解的难题、展望以及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家的快速发展呼吁一批中国的学术期刊自信地“走出去”,这不仅是来自学术界与出版界共同且强烈的愿望,也是当下国内外局势对中国期刊的客观要求.但是作为期刊“走出去”的执行人,“编辑”又该如何担当这样的使命?本文结合实际,从办刊人的视角浅论了学术期刊在摸索着“走出去”的实践中,编辑所需要具备的几个要素.  相似文献   

7.
出版“走出去”是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走出去”战略十几年来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但离真正融入主流国际出版市场仍然有较大距离。文章分析了“走出去”战略的内涵,提出“走进去”才是中国出版国际化的终极目标和成功之道。为此需要在理念、内容、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变,切实提高“走出去”战略的成效以及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和传播力。  相似文献   

8.
《出版参考》:中国出版“走出去”是近年来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请您谈谈出版“走出去”对中国出版界的意义如何? 张福海:“走出去”战略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的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 推动中国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培育外向型和  相似文献   

9.
张彤  蔡斐  周宇 《编辑学报》2019,31(3):242-245
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是当前的紧迫任务,要求科技期刊“走出去”,在世界舞台与国际科技期刊同台竞争。为探索中国科技期刊“走出去”路径,以航空航天科技期刊为例,介绍当前该类期刊“走出去”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别从中英文刊的不同角度出发,阐述航空航天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可行路径,同时辅以案例分析,验证所提路径的有效性。强调“走出去”需要强化保护版权意识。这为探讨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走出去”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第一,学术期刊“专业化”“数字化”“去同质化”与“特色化”是理论误区因而不能成立,学术期刊履行使命必须排除“四化论”的干扰;第二,学报“四化论”客观上使得各个学术期刊做朝三暮四式的稿源争夺,必然导致对学术期刊使命的淡漠与忘却,致使中国学术期刊陷入理论认识误区,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学术编辑在学术活动、学术期刊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因为学术期刊出版规律不以编辑意志为转移;第三,对学术期刊使命的漠视必然导致中国学术期刊迟迟不能“走出去”,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学术期刊与学术事业,因此,应当科学认识学术期刊使命,学术期刊编辑必须强化使命担当,履职尽责;第四,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的路径首先是学术期刊使命应当回归本位,其次是中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必须改弦更张,必须明晰中国学术期刊改革的这些路径抉择.  相似文献   

11.
香苗 《出版参考》2006,(3S):4-4
《出版参考》:中国出版“走出去”是近年来总署一直推行的发展战略,请您谈谈出版“走出去”对中国出版界的意义如何? 张福海:“走出去”战略是中央的既定方针,对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介绍中华优秀的文化,增强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国出版业的结构调整,培育外向型和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企业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让中国出版业真正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越来越被出版界和社会各界所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新闻出版界和社会有关方面对“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内涵认识模糊,存在误区,对实施途径把握不准,对政府的主导作用认识不清,对需要注意的问题认识不足,造成社会呼声很高而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必须从根本上扭转这一认识和做法。随着政府有关部门先后推出“赠送版权”、“资助翻译费”等计划,“中国出版走出去”才逐渐拨云见日,露出真正的面孔。对“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认识误区多年来,一些政府主管部门、相当数量的出版社尤其是出版社领导在实施“…  相似文献   

13.
图书是思想文化的承载物,只有图书“走出去”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才能走出去,才能真正提升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为了推动中国图书“走出去”,近几年,国家从政策层面到资金资助,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格局。而且“走出去”的战略在不断深化,形式与内容也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4.
谭天 《青年记者》2008,(7):24-26
在2007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上,广东电视台张惠建台长题为“开创广东电视产业的蓝海”的主题演讲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广东电视台的“蓝海战略”体现在两个方面:新媒体战略和“走出去”战略。广东电视台的“走出去”战略就是实施中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2001年12月2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开始实施广‘播影视“走出去工程”,大力推动影视文化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在短短的几年里,中国广播影视频频走出国门,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加强了全球覆盖。中国影视节目更是通过各种渠道进军海外,不少优秀作品频频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然而,在这片熙熙攘攘之中,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走出去”尚在起步,“走进去”任重道远。离走进国外主流社会,实现全球有效传播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需要我们从传播观念、传播渠道、生产经营等方面认真审视我国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陈念庄 《出版参考》2016,(10):23-24
文化走出去是我国的一个重大战略和基本国策,是“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GDP已经居世界第二(2015年统计数据),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与之相比,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仍然处于比较弱势的“配角”地位,此时中国政府大力推进“文化走出去”,是具有高度的战略眼光和重大的战略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首先分析了中国学术论文外流产生的严重问题,指出这些问题的长期作用会慢慢显示出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推进中国国内的学术期刊走向国际。文章通过探寻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的《物理评论》走出去的成功轨迹,分析这种走出去战略对出版机构利润增长的作用、对本国科技研究的引导进而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可以在解决中国问题、繁荣中国学术、增进国际合作三个方面服务于中国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加速了中国出版业走向世界。但从宏观上看,版权输出、“走出去”项目,特别是进入欧美图书市场的项目,与引进英美版权相比,差距仍然非常之大。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中国童书版权输出的现状和历史新机遇,分析其“走出去”的战略意义,详细阐述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童书的“走出去”战略与“国际化”战略目标,以及其在“引进来”和“走出去”背景下的本土化改造.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媒“走出去”是中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传媒集团的必由之路,不仅有利于中国媒体吸收国际资源、利用国际市场,也有利于中国媒体在国际上扩大知名度,提升影响力。自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传媒产业“走出去”取得了不俗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术期刊“走出去”,其前提是明确期刊所依托的相关学科在世界的优势,以及中国学术期刊在世界影响力的真实现状,在这样一个前提下,我们才能扬长避短,探讨学术期刊获得世界影响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