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差错是教师在教学中力求避免和消灭的对象,但差错的发生是必然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学习上的差错并不完全是坏事,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如果正确对待,正确加以利用的话,它就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   如何才能把学生学习的差错更好地转化为教学上的有利因素呢 ?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指出差错,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学习热情必然会高涨,学习效率也随之显著。从心理学研究成果上看,兴趣对小学生搞好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恩格斯曾经说过:“最好的学习是从差错中学习。”新课程也指出:“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呼唤、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变废为宝。“差错”这个词现今变得愈来愈热,人们对“差错”的认识也熳慢有了更多的体会。下面笔者就现今数学课堂中出现的差错现象,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这虽然是教学中不好的现象,但却不是毫无意义的,就看我们怎样对待。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差错,不应是简单地训斥或机械地批个“×”,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的分析和总结加以纠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差错,这虽然不是好事,却也并非毫无意义。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只要我们留心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并且利用这些错误积极改进教法,就能及时纠正差错,有效地预防差错,从而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这方面,我有以下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认知水平的矛盾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的认知偏差和失误。如果我们把学生的这些差错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加以应用,引导学生在“错误”中寻求发展,将有  相似文献   

6.
“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心理学家盖耶语.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在平时学生的练习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很多始料未及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并辅之以策略处理,充分利用“再生”资源,让“错误”美丽起来.  相似文献   

7.
"差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相伴产物,直接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差错要宽容对待,善于捕捉教学中出现的差错资源并且善加利用,巧妙地进行"化错",化差错为有利的课堂教学资源,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将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差错当作一种教育的良机.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特别是解题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差错,这种难以避免的现象虽然不是好事,却也并非毫无意义。毛泽东说过:“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只要我们留心分析、总结学生学习中的差错,就能对症下药,纠正差错,并有效地预防差错,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下面以选择题为例,谈谈化学教学中的“因错利导”。一、引导学生逮住前提[例1]在PH=0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为无色透明的一组是()。A.Na~ 、K~ 、I~-、B.Fe’”、Mg’”、MnO[、SO:C.*r、*才一、Q一、*ogD.N丫、*”、SO了几J”答案是C…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科书应被看作是一位“对话者”、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物”。如果我们把教材视作“物”,外在于学生的生命世界和精神世界,既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解题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不能正确理解题意,或是概念混淆,从而造成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受到干扰,不能顺利完成解题,导致解题错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只要我们注意经常引导学生去分析总结解题中出现的错误,并利用这些错误,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就能达到增强兴趣,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更好地预防差错、纠正差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差错     
在英国数学学会杂志《学校数学》一篇文章中说:我们不必为计算时出现差错而担忧。英国利物浦学院的罗杰·贝恩布里奇先生说:学生们常常是通过计算中出现的差错而获得知识。他又说:“初学者不要怕出差错。差错能帮助初学者更加明确计算过程和概念。”因为,在让儿童自己来检查演算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差错,这对儿童学习将会更为有利。贝恩布里奇先生说:“差错人皆有之。但是,作为老师不利用这一点是不能原谅的。”  相似文献   

12.
徐恒祥 《云南教育》2005,(31):18-19
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作业出现差错在所难免。其实“差错”作业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有效资源。教师应有效利用,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范冬娟 《教师》2011,(9):43-4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出错的过程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个别辅导对学生更具有针对性,为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求,我想每位物理教师都非常重视个别辅导。而我校物理教研组的教师在对学生个别辅导时,往往抓住解题的错误“小题大做”,变学生的错误为促使学生发展的有效的生成资源。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差错在所难免,而随着学生对社会接触面的不断扩大,在学习中出现的差错也多样化,甚至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大多数教师为学生的差错而烦恼不已。但我们静下心来看看学生的差错,不难发现,学生的差错与我们教师的教有很大关系。(下面文中的差错照片来自学生平时的练习)一、练习形式单一,导致思维窄化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总是担心学生不会,所以就强化对书上公式死记硬背,忽视了习题的变式,致使学生  相似文献   

15.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是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的,凶,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很正常的,华应龙师说过“从差错中学习是最好的学习”。因此,当学生错误时,我们要善待孩子出现的每一个错误,要舍得时间去跟学生研究错误,并巧妙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审视问题,让学生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自主地发现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现意识,就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数学问题善思考,从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充满差错的过程。由于认识主体的局限性、认识对象的复杂性和认识过程的曲折性,成长中的儿童和青少年在学习时产生差错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充分认识差错在儿童学习活动中的意义,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善于“利用”差错并引导它向正确的方面转化,对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学习差错是教师在教学中力求避免和消灭的对象,但差错的发生是必然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学习上的差错并不完全是坏事,它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如果正确对待、正确加以利用的话,它就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在译林版《小学英语》Book3Unit8Lesson23的教学中,我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新生入学考试分数的逐年下降 ,新生中存在大量学习数学困难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前几年的一些数学习题和思考题 ,已被认为是超难题。面对这些学生若不调整教学目标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过的数学“均贫”效应就可能发生。一、思考与对策怎样适应学生的现状 ,实施数学教学 ?首先 ,我们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追求课堂表演效果的主角 ,学生是教学的配合者 ,是听众。现在 ,我们应把“教学过程”首先看作是学生的一个“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数学的最大特点是要求“=”两边的对等,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否则就功亏一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自然形成了这种要求准确的求实习惯。学生学习语文如果能够运用它,理解的速度、精度都能得到提升。不但见效大,少走弯路,而且每个学生都能心神领会,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与课本配套的参考书很多,其内容大体上包括“课文详释”、“译文”、“练习题参考答案”等。有的书还附有与课本上出现的练习形式不同的练习题及答案。这些书对我们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大有裨益。但是,如果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恰当地利用这些参考书,那么也就不能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有的同学学习课本内容时总也离不开参考书,参考书起了“拐棍”的作用,离开它,便不能独立“行走”,学习能力的提高十分缓慢。我觉得,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比较有效的方法,应当是上课时专心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认真复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