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隗宁 《现代语文》2009,(11):90-91
本文从语义和语用上对《王朔全集》里的詈骂语做了详细的类别分析,并从詈骂语使用者的性别差异上对各类詈骂语进行了统计和解释,由此说明当代汉语詈骂语研究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水浒全传》中的骂詈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水浒全传》中的骂詈语进行了穷尽性的研究,从语义、语用、语义与上下文语境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全书的骂詈语作出分类。从语义角度将《水浒全传》中骂詈语分为七大类,从语用角度将其分为三类,从语义与语境结合的紧密程度分为两类。并对分类进行了较具体的说明,指出了骂詈语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的文化观念以及认知心理的转变,现当代东北詈骂语在现实交际中已经逐渐摆脱了传统詈骂语的束缚。在交流中为了增强语言的委婉度,避免会话者因言语冲突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人们在使用时不断地对传统詈骂语的表达形式进行改变,使詈骂语的脏值不断减弱,对人的侮辱度降低,逐渐呈现出一种詈骂值不断弱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文版和日文版的《阿Q正传》为调查对象,完整、全面地提取出《阿Q正传》人物对话中出现的詈骂语,并从语义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中日詈骂语的数量、种类的差异。以高频詈骂语"妈妈的"为例,分析其语义内涵及日文译法。最后从血缘文化、人本观念等角度探讨了形成中日詈骂语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5.
骂詈语是语言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学生骂詈语作为另类的语言表达形式长期存在于校园中,跟一般骂詈语相比,大学生骂詈语有着独特的形式和表情达意方法。大学生骂詈语的存在是某种社会心理的反映,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詈骂语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红楼梦》中的詈骂语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从语义和语用两个方面对其作出了相对客观全面的归类。另外,本文还对有关王熙凤的詈骂语语料进行了详尽分析,初步探讨了影响詈骂语使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文章首先介绍了刘福根、渡辺博文等中外学者对于詈骂语分类的情况,指出他们分类的不足之处,并在其基础上对詈骂语进行了新的分类。其次是通过建立语料库,发现詈骂语种类的差别,并从贞节观、性伦理、身份意识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产生差别的文化原因。  相似文献   

8.
骂詈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翻译骂詈语时,译者不仅要考虑传递骂詈语的字面意思、语境语义和语用功能,还要思考如何表达出骂詈语的中西文化、认知观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不同。以《水浒传》及其两个英译文为例,分析其中的骂詈语分类、翻译原则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骂詈语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在翻译骂詈语时,译者不仅要考虑传递骂詈语的字面意思、语境语义和语用功能,还要思考如何表达出骂詈语的中西文化、认知观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的不同。以《水浒传》及其两个英译文为例,分析其中的骂詈语分类、翻译原则及其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0.
詈骂语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达手法,其特有的语言特点,给詈骂语的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以《阿Q正传》中的詈骂语为例,选取井上红梅、竹内好、藤井省三的三个日译本,对比研究三人在翻译时对詈骂语做出的不同处理,旨在考察詈骂语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汉维多重定语语序的相异之处。指出维语中数词通常和核心词距离较近,而汉语中数词位置则比较灵活;维语中指示代词通常后置于谓词性短语,而汉语中指示代词可以位于谓词性短语之后,也可以位于谓词性短语之前。此外词语组合的紧密程度也会导致两种语言多重定语语序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之一,而词义模糊性则是语言模糊性中最突出的方面。论文分别从语言中的模糊词和使词义产生模糊或使词义的模糊程度发生改变的手段这两个方面来进行汉维语词义模糊性的对比,指出汉维词义模糊性是不完全对应的,其手段表现形式也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释现代维吾尔语与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词,并以维吾尔语和汉语中亲属称谓词的异同为根据,系统地对比两种语言亲属称谓词在各自语言中的功能、表达方式、历史背景、语言环境、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习汉语,虚词比实词更难掌握。在组词造句中如果漏用了虚词.或者虚词使用不当,就不能表达出准确的意思。维吾尔族学生因受其母语的影响,对汉语虚词掌握得不熟练。漏用、错用虚词的现象时有发生。作者仅对维吾尔族学生在使用汉语虚词时常出现的漏用和错用现象,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希望对汉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对汉维语在宗教、人名、猥亵语、数字、死亡疾病、生理器官和生理行为等方面的语言禁忌作了一些粗浅的比较,以期对汉维两个民族之间的跨化交际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在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把了解不同群体的文化定为自己的最终目标的过程语源学是研究语言中词的来源的一门学科。本文用实例论证古代维吾尔语中“tapughqi”一词的词源并提议将此词作为汉语“国家公务员”一语的维吾尔语对译词。  相似文献   

17.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菜肴名称直接反映一个民族的饮食习惯、喜爱、情感,正确翻译汉语饮食方面的词语是规范、发展维语新词语当中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本文主要对汉语菜肴名称的维译方法及规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briefly overviews the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Xinjiang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t social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eople’s attitudes for use of the Uyghur loan words in Xinjiang Chinese dialect from the sociolinguistic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9.
基于语言类型学相关知识对汉维差比句的构成要素及基本语序特点进行分析,确定汉维比较标记的标注方向,找出汉维基准短语的位置差异,并探讨汉维差比句的否定形式的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分析后发现,汉维差比句语序特点的不同是决定汉维差比句表达差异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维吾尔语是维吾尔族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综合反映,维吾尔语拟声词的形象色彩能使语言描述更加生动形象。本文主要根据维吾尔语的语言特点,分析维吾尔语拟声词的形象色彩及其分类、修辞作用、特点和修饰形象色彩丢失的原因,以提高维吾尔语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