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轴"说课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第1章第2节《有理数》第2课时《数轴》.)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温度计与描述位置的问题引出数轴,数轴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1.1教材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中的第一节是"植物种子的萌发".该节要求描述种子的结构,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活动,描述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学习本节需要前四章中的知识、技能、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等作为基础.本节以及本章的学习也为后两章中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食物的来源等内容的学习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1教材分析 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这节内容与第九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密切相关,同时充分体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体的统一整体,即:“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依赖于各个组织、器官、系统的相互协调和配合”。由于本节教学中涉及到一些七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的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从而导致学生难于理解课文知识,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若能适当补充相关的物理知识以及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设计好一些起“桥梁”作用的辅助活动(实验)和确立好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突破难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张永 《生物学教学》2011,36(3):63-63
"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是苏科版生物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的一个学生探究实验,该实验是本节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该探究活动,能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明确探究性学习的各个步骤,培养学生的强烈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5.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是北师大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八年级第七章第六节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了解什么是滑动摩擦力,它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设计与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和普遍方法,有初步的实验设计和信息处理能力,能产生强烈的科学求知欲和乐于探究的信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畏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意图、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课时要求是一课时。教材十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且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7.
《插入超链接》是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也有些地区这个内容放在五年级的下册。本节课是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作品的第七课时,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利用PowerPoint创作、编辑多媒体作品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姜兴伟 《地理教育》2015,(Z1):81-82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四节。本节主要讲述三部分内容: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通过对前一节"地图的阅读"的学习,已使学生对地图有初步了解,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地形图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地理学习中常用的地图类型,故具有地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即地形图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学习中是较为基础和重要的一节。  相似文献   

9.
袁敬妙 《中学生物学》2009,25(12):36-37
“尿的形成和排出”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本节是学习了人体的消化、循环、呼吸之后,针对人体内废物如何排出而安排的,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较为紧密,有利于将前面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本节有较多的图片和表格资料,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好材料,用“四步模式”进行教学效果较好,本文是“四步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一个案例。  相似文献   

10.
Module 5 Unit 1 Pleased to Meet You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七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七册Module 5 Unit1,主要学习词汇pleased,meet,address和pen friend,以及表述自己能做什么的句型。  相似文献   

11.
朱海峰 《考试周刊》2011,(11):68-69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章节及全书的地位 《垂线》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就已经对垂直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这节课也是在学习了角、相交线后的一节课,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垂线的性质是后面学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坐标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继学习“东南亚”、“中东”和“欧洲西部”后,教材安排学习的第四个区域案例,其目的不仅是引导学生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突出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顾亚平 《生物学教学》2005,30(11):20-20
“血液和血型”是苏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十章第一节的内容,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增添了模拟血型鉴定的过程,解读血常规格化验数据对疾病诊断的意义.提出缺铁性贫血、血清的概念。积极倡导义务献血。由于七年级学生相关知识的欠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存在:将缺铁性贫血和贫血混为一谈;不理解为什么异型血不能互输和解读血常规对疾病诊断的意义,以及义务献血与健康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位数和众数"。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掌握平均数基础上来学习的。通过挖掘生活中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初中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节。这一节设计了以下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制作小报,第二部分是对初步制作好的小报进行美化,共需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通过本节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习各种利用Word编排文字的技能,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与分析】本节课是新目标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询问天气情况的表达方式,以及学习表示天气特征的形容词,是一堂听说课,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整个单元的核心话题是谈论天气和人们在干什么,因此如何问答"How’s the weather?Whatare you doing?Whathe/she doing?"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7.
章才多  魏婕 《海南教育》2011,(11):38-39
一、教材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学习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线段,探索和掌握三角形三条重要线段的基本特征及其性质,对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本课选自EEC版初中《英语》一年级上册第6单元第2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第6单元第2课,以介绍"家庭成员"为主题。本节课词汇量较小,但强调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运  相似文献   

19.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有关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常见于各种科学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是学生愿意学习和了解、乐于参与探究的话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应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应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应注意科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背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为《追寻守恒量》,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考虑到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的特征,笔者设计并实施了本节课的教学,展示如下.二、教学过程1.引入师:从这节课起,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课的任务是完成本章第一节内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