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艾略特的《荒原》以其诱人的思辩力量震撼着诗坛。作者用思想的锐利目光去观察和思考整个人类与人性。作者经过加工、培养,使诗之思辩、诗之哲理与形象、情感、语言相结合,即思辩依附于形象、思辩交融着感情、思辩借助于语言。由此展示了作者博大的思辩胸怀。  相似文献   

2.
现实生活日益开放,与人交谈再也不仅仅是日常小事了。商务活动、外事工作都需要与人交谈,而交谈中的“思辩”又是交谈的动力和源泉。《履园丛话》中有一则故事,很有意思。过去科考,考生也有类似“准考证”的证件,只是没有相片,只写些“体貌特征”。有位考生写的是“微须”,考官见他长着稀疏的胡须,竟把他斥之场外,理由是:“朱子训诂——微,无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不就是“无斯人”吗?这位考生当然不服气,争辩道:如果“微”字只能作“无”解释,那么“孔子微服而过宋”就是没有穿衣服,老夫子脱得赤膊精光而过宋,这成何体统?  相似文献   

3.
周德义所著《思辩的哲学》是一部通俗的哲学著作。书中谈人生的理想,构建美好的“心之屋”,谈人生的信仰,描绘信仰的力量绽放的永不凋谢的生命之花,谈人生的选择,倡导选择一颗善良纯朴的硕大无朋的心,谈人生的意志,塑造了“从悬崖峭壁的缝隙之中凌空斜刺出来的苍劲的黄山松”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思辩能力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刚钻,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人立身处世和迎接社会挑战的必备武器,掌握和运用它,会使人终生受益。因此,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相似文献   

5.
“思辩课堂”充分体现积极之意,积极教学一定充满“思辩”,“思辩课堂”是积极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当前职业院校课堂教学还存在教学目标缺素养、教学过程缺思辩、教学内容缺转换、教学呈现缺问题、教学方法缺对话、教学评价缺客观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教学之“理”把握不到位、对教学之“利”把持不到位、对教学之“节”把控不到位。“思辩课堂”教学价值指向学生面向未来的成长,目标逻辑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并行轴,过程逻辑以PDCA螺旋循环为主体线,内容逻辑以话语体系为转换面,技术逻辑以任务设置为重点域,方法逻辑以动手动嘴动脑为结合体,评价逻辑以学生思维能力锻炼为关注点。  相似文献   

6.
当混龄教育出现和发展起来的时候,我园在实践前多角度地审视混龄活动中的相关问题,以使研究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我们从现象的思辩中想象到了混龄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怀;我们从调查的思辩中醒悟到混龄教育的关键性与本土性。在多元化的思辩后,留给我们的是更宽阔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7.
庄子哲学及其内在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思想世界既涉及庄子其人,也涉及《庄子》其书。作为哲学家,庄子的哲学追求与他的存在方式,往往呈现内在的一致性。从《庄子》其书看,无论就内在的思想系统抑或外在的历史影响而言,《庄子》都首先呈现了整体、统一的历史品格。从哲学思想的衍化看,庄子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首先通过《庄子》一书而实现,尽管在具体篇数、篇目的划分等方面,它曾发生了某种变化,但《庄子》一书始终作为庄子的思想符号和哲学载体而内在于并影响着思想史过程。庄子的哲学沉思以道为内在指向。作为形上之域的对象,道具体表现为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它所实际涉及的,则是广义的存在与人之“在”。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位历史教师不仅仅在于还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历程,更重要的是必须能够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培养学生较强的历史思辩能力。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安排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任务群的课程内容,从深化读写结合出发,由“思辨”走向“思辩”是增强教学的语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有效手段:一是“思辩”促进思辨性阅读提升。二是“思辩”是思辨性表达的前缀。三是让学生“辩”起来成课堂常态。  相似文献   

10.
《庄子》"寓言"、"重言"和"卮言"正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寓言”是《庄子》一书的表达方式,“重言”和“卮言”都是“寓言”。“重言”概括了“寓言”的使用方式,“卮言”概括了“寓言”的特点。从思维发展的深层原因上看,庄子选择“寓言”的方式来立言达理是由战国时期诗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相结合的特点所决定的。《庄子》的寓言具有强烈的神话色彩,同时理性精神在逐渐增强;“重言”反映了《庄子》的理性精神,“卮言”反映了《庄子》的诗性精神。  相似文献   

11.
基于思辩倾向理念,以会话分析为工具,结合量化分析,对课堂语言学习中思辩倾向的多模态表征及其本质进行了调查和探究。通过研究发现,在课堂语言学习互动中运用学习者通过各模态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协同,能积极展开探讨,体现思辨精神。因此,课堂语言学习中思辨倾向多模表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2.
周金海 《文教资料》2006,(6):115-116
思辩型议论文是指行文中充满思辩色彩或具有辩证思维能力的作文。思辩型议论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因为它是十多年高考作文的一条训练主线。难点是因为它是制约学生水平的“瓶颈”。思辩型议论文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是“:明理”“、添知”、“增能”。  相似文献   

13.
老子与庄子都认同道在宇宙中的本根地位,并发现通过内敛的思维方式能予以体认,他们由此向往原始、质朴的生活,贬抑造成文明的欲望和知识,对于充斥着异化现象的现实则权以柔顺处之。然而,老学偏于宇宙观的描述,庄学更关注人生论问题;老子从宇宙学哲学推演出政治哲学,庄子则致力于阐发精神澄明之学;这种差异与老、庄的立场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有关;在此基础上还形成老子注重处世策略而庄子主张率真,《老子》出语严谨、规范而《庄子》出语汪洋、恣肆诸特点。他们对后世的影响一者主要在政治上。一者主要在艺术上,并且合力铸就中国古代文化的内在超越性和外向柔韧性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尽管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庄子》呈现出了不同之相状,但主流观念仍认为《庄子》乃为《老子》思想的承继与发展,即属于道家学派.可在晚明高僧觉浪道盛看来,《庄子》实为托老聃之名,行“尧孔之实”,为“儒宗教外别传”.通过对《庄子》“托孤说”的挖掘与解读,道盛不仅化解了《庄子》与儒学、佛教的长久冲突,而且还起到了保存儒、释、道圣贤真精神之价值,并在晚明特定时期起到了“以庄救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在先秦诸子中,庄子的文章堪称独树一帜.他很少从正面直接阐述其哲学观点,而是擅于运用“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漄之辞”的形式,借助形象和故事来寄寓自己想要传达的思想,即寓言论“道”.具体而言,《庄子》中“寓言十九,藉外论之”的论“道”方式主要呈现出以下三方面的显著特征:“不言之辩”,《庄子》寓言论“道”的独特话语;“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庄子》寓言悟“道”的不二法门;“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寓言论“道”的“形而上”意味.  相似文献   

16.
论述教学中的哲学思辩,指出教学中的若干哲学问题,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地位与作用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问题。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  相似文献   

17.
庄子人生哲学的价值核心是"道",其人生理想的生命旨归是"逍遥游",二者互为表里且始终贯穿于《庄子》全书,并成为庄子思想理论体系之精神内核。通过对庄子"逍遥游"的解读,品味庄子"逍遥游"境界的生命情愫和美感韵味,分析庄子从生命的本原、自然的本性来思考人的本质、人格理想和人生归宿,从而悟化到庄子始终以"道"作为生命的自由皈依和审美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8.
《庄子》人格理想与魏晋文学的人格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乱世魏晋人企盼着从社会与心灵的双重苦难中解脱出来,于玄学空间重建逍遥之游。在这种思想文化背景下,《庄子》人格理想因能满足魏晋人格重铸的理论需求而成为魏晋人格的不祧之宗。魏晋文学家将《庄子》人格理想融入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并在生死、出处、狂慎、静躁等不同层面,以《庄子》人格精神化解心理焦虑,塑造出既有悲剧意识又有超脱精神、既一往情深又恬淡虚静的诗性人格。作为魏晋文学之人格魅力的精神之源,《庄子》人格理想在两个方面对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是《庄子》人格精神成为魏晋文学之人格流变过程中的一条一脉相承的主线;二是《庄子》人格理想的主要特征构成魏晋人格诗性建构的主要层面  相似文献   

19.
姚高峰 《学语文》2009,(2):35-36
《庄子》这本书看起来零散,读起来也很是费劲,但是其内容是有线索贯穿其中的。读《庄子》也当抓住其线索,才不会茫然无头绪,不知其所云。我们大都知道。庄子所处的时代是战争频繁的时代,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庄子当然痛恨当时的诸侯们为了一己之私而大动干戈.以致天下大乱,君王犹傈于庙堂之上.有志之士隐其身而不出。对于百家争鸣,庄子并没有感到庆幸.相反他认为古之大体为百家之所裂,以至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在庄子看来,与其说百家争鸣是思想活跃的表现,不如说是是非之争的恶果。因此,关于是非之争的问题就成了《庄子》全书的一个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20.
人们通常认为庄子的思想是出世的,这种观点在表面看来不客置疑,因为《庄子》一书有大量出世的言说,但是庄子独特的言说方式决定了他所言说的内容与他的精神实质并不一致,在他的“道说”里面尚有“未被道说的东西”。实际上庄子热爱生命、批判现实、追求自由,执著于为人类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为社会培养精神健康、心理正常、“重生”和“乐生”的人,可以说在庄子“狂人狂言”式的出世言说之下,蕴藏的却是真正的入世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