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存在的问题,就提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出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基于2012—2016年我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首先对河北省本科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总体评价,然后对河北省34所公办本科院校在科技人力投入、获取科技经费和承担课题、科技产出、成果鉴定授奖等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现状,提炼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2 6”模式。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评价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内涵和构成进行分析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对各评价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开展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江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实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在国家(区域)创新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比较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在建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同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江西省11所硕士授权高校2008年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江西高校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构筑国家或区域创新体系和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校科技创新系统运作过程的角度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14个省市的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的现状分析及研究方向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创新是形成一个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在我国科技事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章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内涵、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三个方面对国内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这一重要概念的界定和解析,设计了包含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并运用模型对华东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华东高校科研水平总体稳步上升,但增长速度差异较大,同时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科技投入产出效率不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普遍偏弱,值得引起政府与高校重视.  相似文献   

8.
新疆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创新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这些年来高校始终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差强人意。由于科技创新制约着高校的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极为重要,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当前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状况,从五个不同维度构建起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选取2013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后,得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发现中国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因素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拉动作用不同,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创新型国家体系中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性国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的优势、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目前高校科技创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当前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状况,从五个不同维度构建起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选取2013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样本,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后,得出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名。发现中国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因素对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拉动作用不同,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层次分析法和德尔斐法的各自特点,构建了二者结合的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以30个省区的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关联度对2001- 2007年各省高校科技创新条件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科技成果销售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制约高校科技创新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选取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作为样本,对各省市高校进行科技创新能力评价后,发现中国区域间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东部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一般都较高,西部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弱,而中部省市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居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以江苏40所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视角,利用熵权-DEMATEL主客观方法对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创新潜力是驱动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创新活力不足是制约江苏高校创新实力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创新潜力、创新活力、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江苏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办学实力、学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尺度。本文在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按照五个原则和三个模块”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39所“双一流”高校数据,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讨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首先利用熵权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从而确定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其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以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为结果变量,选取研究与发展人员、科研经费、专利申请、学术论文、专利授权、成果授奖数、成果转让收入7个条件变量,研究影响“双一流”高校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组合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与发展人员、科研经费、学术论文、专利授权、成果授奖数和成果转让收入是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核心前因条件,同时根据不同的条件组态归纳出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三种路径以及阻碍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三种路径,最后结合科技创新能力组合路径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量调研和科学数据整理,对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比较全面地认识和判别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的实力和活跃程度,摸清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河南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高校科技创新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民族地区高校科技创新存在问题,提出提高民族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知识管理的本质,探讨了知识管理和创新的关系,指出高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和知识管理战略,并以知识管理为核心构建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剖析高校科技创新的有关因素,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20.
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创新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服务地方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在客观分析地方高校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宁波大学以学科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对其他地方高校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