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总的说来是与世推移、自然延伸,虽不乏争辩、怀疑和否定,但似乎总缺少一种反躬自身的主体意识;近百年的中国美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更像是“西方美学在中国”。“道”这一传统美学的中心范畴,受到关注由来已久,但在其初始,如何从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向作为美学层面上的“道”生成转化、以及转化的中介环节是什么,却少有人问津。  相似文献   

2.
在梳理“味”成为美学范畴历史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滋味”说关注诗歌的审美作用、关注审美主体,其审美创造与审美趣味观同接受美学的观念契合等具有时代意义的美学特征,认为“滋味”说的诞生,树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纯文学标帜,促进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朱熹伦理美学的主要范畴是“文”和“美”。“文”在朱熹的学说中是个宽泛的概念,有众多的解说,但在朱熹美学中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含义,几乎涵盖了朱熹美学中的所有审美现象。“美”在朱熹的著作中也有不同的解释,但与审美现象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和“美”共同组成朱熹伦理美学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4.
“形而放学”,一个怪怪的名字;“美学新解”,“新”在哪里?骆冬青先生的这本书,静悄悄地但却是肆无忌惮地扩大了美学的版图,把美学研究的触角侵入人类生存的各个重要领域:政治、经济、伦理……如此,美学就可以像文学那样,对人类所具有的一切都不陌生,直接对生存现实“说话”,使美学理论发挥更深入也更广泛的作用。如此,“生存中的悲喜酸辛、游戏幻梦、希望绝望,俱寓于其中”,“故每个人都无法逃学‘美学课’”。那么,其学理依据何在呢?“形而放学”体系的建构,就是对“美学”的一种学术新解,让美学从“形而上”的“玄学”和“形而下”的“器…  相似文献   

5.
孙莉莉 《现代语文》2006,(8):107-108
一、老子美学思想的要点 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是老子美学。“道”、“气”、“象”、“有”、“无”、“虚”、“实”、“味”、“妙”、“虚静”、“玄鉴”’、“自然”等等老子提出的一系列范畴,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中国古典美学关于审美客体、审美关系、艺术创造和艺术生命的一系列特殊看法,关于“澄怀味象”(“澄怀观道”)的理论,关于“气韵生动”的理论,关于“境生于象外”的理论,关于“虚实结合”的原则,关于“味”和“妙”的理论等等,它们的思想发源地,都是老子的哲学和美学。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和谐”美学和中国古代“中和”美学是中西美学史上的双璧,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和西方不同民族在哲学观、美学观及思维方式上的相异与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和谐”美学和中国古代“中和”美学是中西美学史上的双璧,通过对两者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和西方在哲学观、美学观及思维方式上的相异与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8.
“和雅”说的核心是“中和”精神,即中国美学以无人合一的和谐为基本内容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和雅”追求温润和谐的审美之境,要求衰而不想,想而不怒,主张人与人之间自身与心灵之间的和谐,减少人与自由和社会的矛盾冲突,以求得自心平衡。内外平衡,主客一体,而进入一种中和之境。  相似文献   

9.
墨子从关注人的生命存在出发,提出“非乐”的美学主张。这种主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艺术和审美对人的生命促进的积极意义,但是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出发点的,从这个角度说,墨子的审美人生观有积极的一面,其美学思想也有其深刻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次提出并探讨了中古士人尚“简”的审美观念问题。“简”构成了魏晋人物品藻的一个审美标准,也是中古士人的一种重要的美学观念。“简”代表了一种人生追求,也显示了一种人生境界。这种审美观念滥觞于《周易大传.系辞上》,其在中古时代的发展与确立,与魏晋玄学有密切的关系。“简”作为文艺批评的一个最基本的美学范畴,从陆云到刘勰无不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慧宗杲"看话禅"的美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慧宗杲“看话禅”关于般若探究(审美探究)的禅学思想,是一反禅宗美学的传统观念而提出的新的主张与观点,为宋代禅宗美学乃至宋代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就审美态度的美学理论而言,不仅中国传统美学几乎全是静观的学说,就是西方传统美学也仍然如是,而大慧宗杲“看话禅”则强调一种积极主动的审美探究。其审美态度以及对于般若意志与审美意志的强调与论述,对今天的审美活动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美学从“类神学”到“精神哲学”、“心理学”直至“艺术生理学”、“审美经验现象学”的历史演化过程,身体从传统美学视野里理念、精神的附庸成为自身拥有独立价值,并且肉体与心理或灵魂深度交融的“未被撕碎的身心统一体”。作为审美客体,随着对身体耻感的剥离,人类基于身体自我欣赏的自恋得到正名;作为审美体验者,身体从形而上美学谱系中精神往下流溢、理念获得分享的“美的末端”,被理解成审美体验活动的“第一入口”;作为审美创造者,身体也走出了传统美学中的缺席状态,身体的活力被视为审美创造的“第一推动力”,创造者的“身体状态”同时也被视为“情感状态”、“心理状态”。心理学美学、生命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等对于美学思维路径的开拓,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身体的境遇,并且为身体美学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论"含蓄"     
“含蓄”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多方面理论意义,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审美理想、艺术作品特征、审美创造方法、审美风格等方面。“含蓄”具有意蕴深厚、委婉曲折、意味悠远等特点,其功能在于能给欣赏者无尽的审美趣味,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含蓄”的成因既有浅层的艺术因素,又有深层的文化性格因素。“含蓄”这一古代美学范畴已融入当代审美理论之中,并被广泛运用于当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评论。  相似文献   

14.
阐释“新美学”流行的语境及其出场的历史的现实的机缘,结合美学思想史对其作了剖析。大众文化语境中美的内涵及显现形态发生了转向,以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当下社会运作的“组织原则”。就其精神风格而言,它是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修辞;究其价值底蕴,这种新生成的美学受制于现代技术(技术—审美的),它借助技术揭蔽的力量大肆流行。表面的审美膨胀掩饰着内在价值的迷失和“乏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美学从“类神学”到“精神哲学”、“心理学”直至“艺术生理学”、“审美经验现象学”的历史演化过程,身体从传统美学视野里理念、精神的附庸成为自身拥有独立价值,并且肉体与心理或灵魂深度交融的“未被撕碎的身心统一体”。作为审美客体,随着对身体耻感的剥离,人类基于身体自我欣赏的自恋得到正名;作为审美体验者,身体从形而上美学谱系中精神往下流溢、理念获得分享的“美的末端”,被理解成审美体验活动的“第一入口”;作为审美创造者,身体也走出了传统美学中的缺席状态,身体的活力被视为审美创造的“第一推动力”,创造者的“身体状态”同时也被视为“情感状态”、“心理状态”。心理学美学、生命美学、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等对于美学思维路径的开拓,极大程度上改善了身体的境遇,并且为身体美学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福柯后期提出的生存美学是对身体反抗性的一种揭示。生存美学以“关怀自身”为其核心内容,注重个人身体体验,主张通过“自我技术”把生活创造成为艺术品,以此来反抗权力的规范化。在这里,性、身体撇开了知识、权力、道德的层层束缚,成为个体审美生存的载体,成为审美的身体。  相似文献   

17.
90年代中期以来的所谓“新现实主义”小说存在反美学趋向.这种趋向表现于创作客体方面忽视人的超越性;创作主体方面缺乏审美导向;创作目标方面缺乏典型创造;创作手段方面缺乏叙事艺术.这种反美学趋向与社会转型、文化心理、文学思潮、作家自身等四个方面有密切联系.但“新现实主义”小说的这种反美学趋向并不排除其某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在西方 ,美学 (Aesthetica)一词 ,来自古希腊的“Aesthetikos” ,意思是感觉学。 175 0年 ,鲍姆嘉通以“美学”(Aes thetica)为其研究感性认识的新学科命名 ,在西方美学发展史上的贡献 ,功不可没。他填补了唯理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漏洞和缺陷 ,那就是感性世界里的逻辑 ,并把美学推向科学系统的大门。但实际上 ,鲍姆嘉通并没有真正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当时还只是把美学作为认识论的一个分支。真正使美学独立出来 ,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独自领域 ,使之成为一门新的科学的则是康德·咿曼努尔 (Kant,172 4— 180 4) ,而完成这一工作的标志就在于《判断力批判》一书的出版。该书上卷“审美判断力的批判”第一节“美的分析”中的第一个重要命题就是“审美不涉利害” ,这个命题在康德美学体系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因为康德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先验美学的大厦的 ,而它对后世的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故本文以此为论析对象 ,试图对该命题有一个较全面的梳理  相似文献   

19.
以历史的辩证法阐述了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非乐”,并通过其思想本质来探究这种“非乐”思想的内涵与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自从哥尼斯堡大哲学家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这部美学论中将“审美无利害性”的命题作了系统、完整地论述后,“审美无利害性”就成为美学家的热门话题。审美有无功利性问题也成为美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从根本上对审美知觉与非审美知觉作出区别,为美学创立了一个新的核心,从而将“美”的领域从“美即和谐”的领域扩展到“审美”的领域;也有人认为“审美无利害性”概念是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