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与大众传媒的接触情况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了当今传媒环境下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面临的困境,指出大众传媒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对留守儿童的媒介接触和媒介使用行为进行引导,提升其媒介素养,并加强传媒行业的自律,使大众媒介不再是留守儿童获取精神慰藉的工具,而是他们获取知识、健康成长的有力帮手。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问题严重,面对信息洪流的冲击,提升西部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西部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农村校园图书馆与农村社区图书馆构成的三级支撑体系成为推进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其中,西部地区县、市级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地走进留守儿童的视野与活动范围,农村校园图书馆应培养留守儿童的媒介审视与批判意识,农村社区图书馆应培养留守儿童的媒介参与能力和信息反哺能力,以提升西部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3.
杨靖 《当代传播》2012,(4):59-61,64
本研究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县的四个村落及周边学校为基本调查区域,从2009年7月到2012年2月,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小组访谈等,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以个案研究为主导的纵向研究,就媒介中的正义暴力对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男童的影响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并就此提出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传媒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立彬 《今传媒》2014,(5):175-176
笔者从目前电视传媒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表现及成因入手,通过对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以下简称"关服")对象"失衡",主体"失真",媒介"失正"现状的深入剖析,阐明了建设农村留守儿童关服体系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在此之上,笔者提出了传媒视野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初步设想:一是创造社会环境,搭建关服平台;二是创建主体机构,树立关服框架;三是创新运行机制,实现关服功能。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所独有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父母监护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媒体接触时缺乏监督和指导,从而不能正确对待和有效使用媒体.缺乏与父母沟通的他们只能把大量的时间交给电视,但适合农村留守儿童收看的电视节目数量极少,留守儿童所接触的媒介内容与其所生存的环境反差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各方面诸如政府、学校、家庭、传媒都应该做出自己的努力,共同营造一个适合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妮  翁思洁  朱云 《今传媒》2014,(6):168-169
近年来,留守儿童生存境况与关爱保护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境况与成长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境况成因,并提出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的合理的建议,从政策层面、教育层面、媒体层面关注与呵护留守儿童,真正地为留守儿童提供温暖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时代,如何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提高他们用批判的眼光去选择、接收、评估媒介信息的能力,成为一项现实而紧迫的议题。本文基于教育学研究中的"参与式"方法,探讨了参与式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参与式行动的主体、参与式行动的组织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大量青壮年农民工进城务工的背后,是被迫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情关爱,相当多的留守儿童迷恋媒介交流,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媒体.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表明,电视和网络在留守儿童生活中并未起到提供信息、增长见识的工具性作用,而仅仅扮演了提供精神慰藉的角色.在当今媒介化社会,媒介素养已经成为公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对留守儿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项迫切而现实的课题.本文结合郑州大学12名志愿者针对河南省30名留守儿童开展的“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在行动”,探讨了参与式行动方法在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中的运用策略,并对如何实现留守儿童真正的、最大程度的参与,以及如何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赋权”目标进行反思,以期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6100多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这一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渴望得到全社会的关注与关爱。笔者结合十余载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经历和现在从事的的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实践,从少儿阅读推广的现实意义出发,在分析与研究留守儿童阅读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关于优化留守儿童阅读环境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根据县域经济经济发展排名,将调范围分为三个梯次,并且通过走访河南省部分农村和直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媒介接触和认知、媒介参与和使用、媒介辨识和批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调查农村留守儿童对电视的接触情况,分析了电视这一大众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权益报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2.
陈映  邹洁凡 《东南传播》2012,(8):131-133
本文以广东揭阳锡场镇华清村为例,围绕电视接触行为、电视节目偏好、电视功能认知、电视内容认知等四个变量对留守和非留守两类儿童的电视观看和认知状况进行了比较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两类儿童虽然拥有相似的电视观看环境,在对电视媒介功能的认知方面也较为相似,但由于所生活家庭环境和结构的不同,留守儿童对电视媒介的依赖性强于非留守儿童,并且更倾向于从电视节目中寻找情感渲泄的渠道。而且,在电视认知方面,留守儿童对新闻节目的批判性更低,但却比较不容易被电视广告所劝服。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妇联等多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志愿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县级团委要会同教育局,对全县所有中小学生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当地农村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建立需要帮扶的农村留守儿童档案信息库。据悉,团区委还将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发  相似文献   

14.
李逸 《大观周刊》2012,(45):167-16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他们无法得到全方面的关怀和照料,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安全现状的调查,沿着宏观层面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视角,从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的层面出发,构建留守儿童保护模式,旨在保护留守儿童免遭身体、经济、精神、毒品、贩卖、色情及网络以及其他有损留守儿童福利的一切形式的伤害和剥削。  相似文献   

15.
邓小昭  张敏  刘灿 《图书情报工作》2013,57(5):50-55,37
指出留守儿童是一个引人关注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阅读状况极大地影响着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平和国民素养。以重庆市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以及观察等方法,调查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物理环境和精神环境,了解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的现状;提出改善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环境的建议,以期能为推进全国城乡公共信息资源服务公平化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讨论了县级图书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阅读环境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服务的建议,以期能促进他们的健康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7.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处于特殊的地区、特殊的民族、特殊的年龄、特殊的际遇、特殊的成长空间.他们置身于媒介信息的洪流冲击中,但媒介素养状况不容乐观.相较于其他地区、其他类型的未成年群体,提升该地区留守儿童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18.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当前较为特殊的弱势群体,补偿教育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学习教育环境,对农村留守儿童品德、行为和智力发展形成正面影响.通过调整农村书屋资源构成、设立补偿教育监管人员,联合乡镇图书馆和家庭,构建多角度、不间断引导留守儿童向上的补偿教育环境,规范留守儿童思想、行为,以达到提升其智力发展水平和学习效果的目的.参考文献17.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为了更好地展开留守儿童教育帮扶工作,有必要建立留守儿童数据库并对其进行统一、实时、科学、有效的管理,特为此开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系统。该系统采用Web相关技术,主要包括用户注册与登录、留守儿童信息管理、教育帮扶信息管理和留言区管理四大功能,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数字化管理与教育帮扶。  相似文献   

20.
邓倩 《中国出版》2015,(2):35-39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中出现的特殊弱势群体。笔者以重庆市为例,对1200名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文化生活不容乐观。具体表现为,阅读时间不足,纸质阅读渠道狭窄,数字化阅读增加,缺少有效的阅读指导,阅读环境欠佳。在此基础上,分析留守儿童阅读困境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