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历史文化名胜翻译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为了全面、正确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文化真正走出去,在分析西安大慈恩寺简介英语译文的基础上,本文指出历史文化景点简介的翻译需要灵活运用"深度翻译"手法,做到"宁繁勿简",切勿"惧繁从简",从而最大程度地让译文读者获得跟原文读者对等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感知。  相似文献   

2.
旅游景点资料的翻译在城市宣传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国外游客了解景点的第一个环节。开封作为中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此参观游玩。在国外游客对中文景点资料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宣传旅游景点和中国文化是我们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规范的旅游解说牌示翻译对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这些旅游景点的英译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译文冗长复杂、缺乏逻辑衔接、缺乏文化因素、译语用词不当等,直接影响着外国游客的参观体验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本文尝试从目的论角度出发,根据旅游解说牌示以快速及时地向游客传递信息,从而激发游客参观景点为目的,对福州三坊七巷中的翻译问题进行归类和改进,并期待为其它旅游景点的英文文本翻译提供一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4.
西安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各旅游景点和公共标识语的英文翻译更是成为这些游客了解中国公共标识语的英文介绍为基础,将从"疏忽错误"、缺乏一致性原则、文化缺失和中式英语这四个方面,采用归类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不对等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引起翻译者的注意,提高西安旅游翻译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5,(A3):18-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每年吸引着大量外国游客,公共标识语的英文翻译已经成为这些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但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不同,这些公共标识语的英文翻译存在各种不同的问题,影响了交流的效果。本文以西安市的公共标识语英文翻译为基础,采用归纳分析的方法,从中式英语、过度翻译、文化缺失和不对等四个方面,对这些公共标识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提高西安公共标识语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是外国游客了解景点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示景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风貌的重要媒介,因而其翻译至关重要。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会话,也有特定的会话目的。格莱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为人类有效会话交际的基础,是说话人和听话人都在遵守的原则,对旅游景区景点牌示解说翻译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作者收集整理了大量西湖景区景点牌示解说中英译文,加以分析,借以发掘合作原则对景区景点简介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旅游资料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译者既要忠实于景点特征和文化内涵,又要使译文对外国游客有良好的可接受度。在翻译的过程中应采用各种策略,如选择正确词汇、采取避虚就实、了解行业标准、采用语用策略、补足背景知识等策略以达到形式与动态对等,更好地宣传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每年国内旅游景点都会接待大量的外国游客,对导游词英译的需求也加大。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角度出发,探讨中文导游词的英译问题。目的论认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导游词文本的特征和功能开始分析,指出导游词译文的目的是使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了解景点的相关信息,体会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该目的为准,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导游词文本兼具信息功能、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的特征,在有关翻译要求的指导下遵循"目的"原则,并同时以景点导游词的译文为例提出相关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是在不同的语境或社会环境中,由其文化所创造的一种能表的能力。根据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对于翻译旅游手册,可从充分考虑中西文化不同的角度出发,运用音译法、意译法、减译法、增译法等多种翻译策略,恰当地翻译名胜景点及相关背景知识。如此则能激起外国游客进一步了解我国历史文化的兴趣,从而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与外界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到中国旅游,了解中国文化。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许多旅游景点都陆续提供了景区内的标识语翻译服务。但是,目前很多景点中的翻译绝非完美,各种各样的错译或误译层出不穷,对景区的宣传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实地调查,对标识语翻译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景点公示语不仅向外国游客提供信息,而且兼具传达旅游目的地人文风貌等功能。要做有关翻译首先要了解公共标识语的语言特征和风格及翻译的原则。基于此,选取亳州主要景点为研究对象,实地探析了当地公示语的翻译现状,进而提出了相关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46):191-192
西安是全国文明城市、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西安的文化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华文化的面貌,秦唐文化又是西安古都文化的代表。当前西安有很多著名的秦唐文化景区,景区内的标识牌种类十分丰富,但是其中不乏一些存在问题的标识牌。通过实地考察收集中英标识牌,重点着力于统计著名景区内的景点名称、公共设施等标识牌。此次调查全面有序地搜集现有标识牌的样本,对标志牌的翻译进行研究,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景区标志牌翻译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王回力 《海外英语》2023,(23):42-44
湖南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和摇篮,随着我国红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湖南红色旅游异常火爆,但其面向外国游客的红色景点外宣资料翻译却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语言错误、语用错误、翻译文本缺乏统一标准等,针对这些问题,必须要采用直译、意译、变译等翻译策略,并培养素质过硬、水平较高的翻译人才,以实现最佳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14.
西安明城墙的土体中存在的盐分及其运移导致的泛白、表面酥解、掏蚀等病害,采用电导法、化学分析法及X射线衍射分析法测定了微溶-可溶盐的成分及含量.结果表明,西安明城墙土体中的计算微溶-可溶盐总量4.40 g·kg-1以上,主要以硫酸钙、硝酸钠、硫酸钠碳酸钙、氯化镁等形式存在,且不同部位盐分含量和存在形式有差异.这些研究以期为城墙盐分病害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陈燕 《文教资料》2010,(16):34-36
本文以语言哲学中专名的哲学理论为框架,评析旅游景点的翻译,从哲学角度提出翻译方法,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递,达到人们通过旅游进行交流的目的,使外国游客更好地欣赏中国的景点,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迅速上升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选择来华观光游览,旅游景点介绍资料成为外国游客了解旅游信息和中国传统文化最方便快捷的途径。其中,旅游景点名称的英译是难点,并且会直接影响到国外游客对某个景点的第一印象。基于一定的翻译原则和标准,本文通过实例对旅游景点名称英译技巧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归纳总结,以期旅游景点名称英译能更规范化,翻译技巧的运用能更加灵活有效,从而更好的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旅游文本翻译的过程中,要时刻考虑目标读者——外国游客这一群体,不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还应该提升与激发游客对旅游景点背后文化的兴趣。本文从目的论角度出发,结合扬州个园景点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实例,探讨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料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中西文化差异给旅游资料的翻译带来许多困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外国游客的文化背景,使用易于读者直接理解的语言处理各种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原理,对浙江省内旅游宣传资料中景点介绍(以下简称“景介”)的英译文本进行了考察,指出由于译者对英语掌握不足或对译文接收者、译文功能的忽视,其中普遍存在着语用和语言翻译错误。这些问题不利于景介成功地实现吸引潜在外国游客的英译目的。  相似文献   

20.
旅游翻译文本中文化对应词少,依据关联翻译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为了使译者意图与读者期待相吻合,旅游翻译实践中可以在人物、节日、地名等方面采用英语的文化替换词进行类比。译者通过类比的翻译策略克服文化因素的限制,使译文传情达意,使外国游客借助熟悉的内容理解景点的内涵,加强文化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