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近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科学依据,也是教育事业实施的基本准则。《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住宿需求,并将农村寄宿学校列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实施的重大项目。在《纲要》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仍然存在很多困境和不足。进一步优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应准确界定“留守儿童的年龄范畴”;科学分配教师的教育任务;确保监护人承担的教育责任;保障政府的经费支撑;落实政府的监管机制。切实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良性建设,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
阅读提示 ●《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地区特别是县镇学校寄宿条件严重不足问题和保障能力不强问题,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提高寄宿制学校家庭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寄宿制学校成为众多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集中地。本文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管理理念及其对策,从健全和完善管理机制、"三个优先"真情关爱、采用特殊教育等方面去关爱留守儿童,真正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仍有一定差距,农村群众外出务工增多致使农村留守儿童相应增多,在党委政府支持下,农村寄宿制学校越来越多。为了让农村留守儿童在校快乐学习、幸福寄宿,农村寄宿制小学在学生管理上必须科学管理、正确引导、精准关心。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在乡村学校的工作经验,谈谈农村寄宿制小学如何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出实招、见实效。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教育部、全国妇联召开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明确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任务,不断提高工作水平。第一,教育部门要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契机,统筹协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尽力满足农村留守儿童上寄宿制学校的需求,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加强农村教师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力量,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中的“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以及留守儿童的增多,农村寄宿制学校是一种发展趋势,寄宿制学校既可以有效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又能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但农村寄宿制学校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问题探究1.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绝大部分的农村城镇学校校舍面积不足,当初的建设规划,设计不能适应现在的办学需求,学生宿舍面积不够,很多学生住宿条  相似文献   

7.
部委     
《教育》2013,(4):12-12
留守儿童将享受"三个优先"待遇日前,教育部、全国妇联、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意见》。根据意见,留守儿童在基础设施、营养改善和交通需求方面将享受"三个优先"待遇。《意见》规定,要通过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需求,确保每名寄宿生有一个标准床位;  相似文献   

8.
顾瑞兵 《辅导员》2010,(14):71-71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断增加。这些留守儿童正值生长发育、思想启蒙和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我校从实际出发,办好寄宿制,服务留守儿童,努力使学校成为他们成长的校园、家园、乐园,让他们也能享受幸福完整的童年,这就必须加强对寄宿班老师的管理。就此我校特别设计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学生评议教师"活动,作为办好寄宿制的一项配套工程。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科学》2008,(2):17-17
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将启动 四川省今年将启动“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此安排3亿元省级专项资金,建设、改造400所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的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主要在县城以外农村地区实施。地方也将安排资金同步建设,使全省乡村学校基本消除大班额、大通铺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前,武汉市已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达170所,共接纳寄宿生8万余人,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偏远湖区、库区、山区学生及留守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明年春季开始,武汉市农村寄宿学校将免除学生住宿费。”武汉市教育局局长这样说。据了解,在江夏区,一度有超过7000名中小学生每天上学往返超过5公里,这其中很多是“留守儿童”。在农村建设寄宿制中小学,是解决一些农村学校办学规模过小、服务半径过大以及农村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近年来,  相似文献   

11.
调查显示,我国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推进的趋势;生源构成中低龄寄宿趋势明显,留守儿童比例显著上升;寄宿制学校食宿条件不断改善,寄宿生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校师资得到有力整合,教师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宏观把握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其规范化管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寄宿制学校与留守儿童密切相关,随着留守儿童队伍不断扩大,寄宿制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是关注的焦点。针对留守儿童的现状,探索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北京晨报》报道:"中国每年5800万农村留守儿童超一成三年没见到父母,孩子的教育、监护落到隔代抚养或学校全寄宿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曾一度受到热议。笔者在农村从事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多年,亲历了西部地区边远农村学校、特别是寄宿制学校面临的孩子教育问题,如教师队伍不达标,工勤服务人员不合格,学生行为习惯差,父母关爱缺  相似文献   

14.
教育布局调整的日渐深入,规模办学模式已基本形成,规模初中同时成为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24小时全部在学校度过,于是如何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住宿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便成为迫在眉睫的首要问题,的确值得我们广泛的研究和深入探讨.在全国上下都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今天,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寄宿制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调查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思想状况和性格特征,得出结论;我国现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可以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产生的不利影响。建议在父母外出务工较多地区尽可能地实行学校“寄宿制”,学校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行动上切实做到关注“留守儿童”,同时要家校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集中,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办好寄宿制学校、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稳定与当前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乡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于2008年8月完成了中小学合并,组建成一所既承担九年义务教育,又承担幼儿教育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陈东学校。全校现有在校生573人,其中中学生132人,小学生255人,下辖中心幼儿园及四个教学点186人,寄宿生360人,寄宿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占68%。经过5年来的探索,寄宿制学校的育人功能得到了发挥,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问题,做到了让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社会满意。  相似文献   

17.
边远山区农村寄宿制学校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留守儿童创造了一个群体交流的环境,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是弥补儿童留守亲情缺失的有效途径。然而,寄宿制学校内部设备的落后,配套设备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复杂的,存在不利因素。完善经费投入机制,创新寄宿制学校管理,是发挥寄宿制学校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引导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四川纲要》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提出要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其中就留守儿童问题,提出: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受教育问题。在八九十重大项目中,对怎样建设和加强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标准。2010年12月29日的《四川日报》中说:再比如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符合四川劳务输出大省的实际和需要。四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留守学生’有280余万人,这项工程着力为农村留守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前,武汉市已累计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农村寄宿制中小学达170所,共接纳寄宿生8万余人,较好地满足了农村偏远湖区、库区、山区学生及留守儿童"有学上、上好学"的需求."明年春季开始,武汉市农村寄宿学校将免除学生住宿费."武汉市教育局局长这样说.据了解,在江夏区,一度有超过7000名中小学生每天上学往返超过5公里,这其中很多是"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20.
潘占明 《甘肃教育》2014,(24):21-21
正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农村学校面临着寄宿制学生中留守儿童比列的增加。寄宿学生周一晚至周五都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与家长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间显然少于走读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即使是星期六、星期日也见不到父母,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情感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尊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