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拓展训练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符合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把拓展训练引进到高职院校体育课中,符合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既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又达到了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核心素养是时代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具体来说,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以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健康第一”,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知行合一”的教学模式,在评价方式上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并且将其真正运用到实践教学工作当中,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深入有效改革提供保障与支持。  相似文献   

3.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单一的一招一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发展的需要,为改进教学方法,本研究对北京工商大学武术专项班的学生进行了表象训练教学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表象训练教学法对套路]练中节奏的突出和掌握、精神意识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可缩短教学时间,有助于更迅速地掌握套路,提高和巩固动作的熟练程度,对动作技术的形成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融入拓展训练的大学体育体验式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挖掘潜能、熔炼团队、完善人格为目标的体验式拓展训练,与现行的一般学习模式相比具有许多优点,能够弥补学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自主能力、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等能力方面的不足。对融入拓展训练的大学体育体验式教学的流程与实施环节进行了阐述,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每个教练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和训练手段,如果让每个学员都能适应自己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教练与学员之间经常地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要简明、形象,重点  相似文献   

6.
军事院校作为新世纪高素质国防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培养学员具有“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整体能力。体育教育活动是军事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要以适应高技术战争对军人体质的要求为出发点。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员的体质,提高学员的体能水平,使学员具有强健的体魄,又要培养学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提高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教学的“双育”实验表明,通过“育体”和“育心”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不仅使学员掌握了体育的…  相似文献   

7.
拓展训练是一种以体验式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动态教学.本文从拓展训练的起源、特点、分类等方面来剖析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开展意义、实施策略及其场地的开发、建设与管理,皆在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改革模式,被引入高职体育课堂,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它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活动可以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对推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拓展训练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体验式学习,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载体,以游戏活动为活动形式,以挖掘潜能熔炼团队为目标进而完善人格的学校教育模式。从理论的角度,科学地分析目前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现状及意义,还从实证研究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拓展训练深受当代大学生喜欢,并且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观要求。  相似文献   

10.
拓展训练走进高校体育课堂,引起了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目标和要求入手,分析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从拓展训练引入的实践出发,提出几个关键问题:(1)拓展训练应该引入高校体育课程,但必须加以适当改造;(2)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3)有利于大学生建立体育生活方式;(4)高校体育教师应与时俱进,融合体验式与传统式教学,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1.
在比赛和训练中,“时机”与“时机感”问题,始终成为教练员、运动员非常关注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足球人文环境的内涵与结构,根据“人文环境理论”提出了优化人文环境是“校园足球”和谐发展的根本。通过总结当前足球人文环境发展的掣肘因素,提出机制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吸收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和气功等文化精华,形成了一整套锻炼方法,具有保健、养生、增强体质和开发潜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初学者对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很难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太极拳中的“力”与“劲”的关系、力学简析和强身作用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陈彩燕 《体育学刊》2007,14(7):10-14
通过对美国体育思想发展的回顾,分析美国当代学者对体育的认识,进而辨析“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观点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即“通过身体的教育”和“针对身体的教育”两种体育观的主要分歧不在体育手段上,而是在体育目的上。“通过身体的教育”目的众多,与目的的唯一性不符,在实践中表现为教授运动技术,目的是否得以实现无从知晓;“针对身体的教育”目的明确,就是完善人的身体,、在实践中表现为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  相似文献   

16.
"虚"与"实"是辩证法中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一对矛盾,虚与实作为矛盾的双方,贯穿于武术运动的各个环节,虚可变实,实可变虚,虚实相生。文章从虚与实的释义、虚实的文化、技术层来详尽阐释其在武术中的作用。武术正是有了虚实,才使这种"战斗语言"更神秘,"虚""实"让武术进入了一种变幻莫测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让人们了解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重要拳种 ,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 ,以套路、推手也即搏击为其运动形式。论述了在习练太极拳时首先要了解它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 ,并要熟知 :“武”是太极拳的内涵、“舞”是太极拳的表现形式、没有技击含义的“舞”不是“武”、“武”和“舞”是互为基础 ,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等。正确认识太极拳中的“武”与“舞” ,尤其是“舞”在太极拳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和意义。从而 ,因“舞”而健身和有“武”而防身的双重价值得以实现 ,使太极拳运动得以继承和弘扬。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基础、训练周期观、早期专项化训练观、"元因素"主导地位观对"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进行了辩证分析。结果表明:(1)两者注重的训练内容不相同;(2)"一元论"训练理论是对"二元论"训练理论的延续和补充;(3)两者研究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视角不相同;(4)两者"元因素"主导地位的共同点是运动成绩。通过对两种训练理论内核的辩证分析,导出"一元论"训练理论与"二元论"训练理论是协同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目前关于太极拳的研究大多围绕教学展开,缺乏在社会背景下对于太极拳传承的专门研究。笔者以文献研究法、走访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城镇化建设中太极拳的传承进行研究,针对太极拳传承中出现的危机,提出对策:通过新媒体传播太极拳;政府鼓励企业定期举办太极拳赛事活动;加强城市宣传力度,推广太极拳;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就业岗位,正确传授太极拳拳理及技法;正确引导人们的健康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论整体设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整体设置"是人体在"复杂调控网络"统率下的一项本质功能。它自动地贯串于运动训练的全过程。正确地研究认识之,会大有裨益;无视其存在和作用,会对训练工作招致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