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安时期形成了中国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作家集团--“邺下人集团”,形成了代表建安时期整体审美意向的“建安风骨”。其内容取向上的“刚健”与“端直”,构成了他们直面人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审美的情感意向上,集中体现为“慷慨悲凉”的情感基调。在 国学史上,完成了由“汉音”向“魏响”的转化过程,树立了“建安风骨”这面不倒的旗帜。  相似文献   

2.
论文学功能系统与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作品功能观把本视为学功能的发生源,把读视为学功能作用的被动对象,本提出:学功能必须在具体的学活动中才能产生,学活动是学功能的发生源。学功能联系于学活动的动态开放整体的流程,并对投身于学活动的一切实践主体(作与读)产生系统效能,学功能系统由认知,净化,愉悦,生命四个各具丰富内涵的子系统构成,并通过系统质的审美化合指向人本身,指向人自身的丰富与完善,指向人的诗意人生,因此,学功能是学之人学本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世纪之交审美文化研究的视界与策略(笔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中国丰富、复杂的审美文化现象显示了审美文化研究勃兴的意义 ,从而促进了美学研究从观念体系到话语方式的转型。如何把握当代审美文化的功能及其实践方式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复杂问题 ,因为创造者和欣赏者的“角色感”都有着微妙的变化 ,审美文化活动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 ,审美文化活动的“平民化”色彩逐渐浓厚。因此 ,在现实层面上应重视审美文化的娱乐功能和交流功能 ,在超越层面上应重视审美文化的情感体验功能和人格提升功能 ,摆正创作与欣赏、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明确双主体的建设机制 ,摆正适应与征服的关系 ,追求审美深度 ,提高艺术品位 ,摆正娱乐性与发展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电视娱乐节目:痛并快乐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传播具有娱乐功能。“娱乐潮”的出现是电视台走向市场、争夺受众的必然选择,成为电视改变过去以传为中心格局的有益尝试,使人的游戏娱乐本性得以回归。但是,娱乐节目功能却开始失调,节目“克隆”,品位低下,过分强调功利诉求,形成“娱乐化霸权”。因此,应正视现实,开拓创新,将审美性、认知性、故事性、娱乐性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5.
邺下文学集团的文学活动是在曹氏父子的领导下进行的。曹氏拥有政治和文学上的绝对权力和优势,成为邺下文学集团的领军人物,主宰着邺下文学集团,影响邺下文人的创作,使邺下文学集团在领导层、作家队伍、创作环境及诗歌内容等方面,呈现出贵族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编辑主体的活动即编辑主体创造人类精神文化的活动,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功能。其文化功能通常体现为传递功能;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审美娱乐功能。而这些文化功能要通过受众的道德判断、审美判断、认知判断后具体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邺下文学集团的组织形式、人员组成、活动方式与内容及影响等问题。认为,邺下文学集团是以曹操诸子设置官属为契机而形成,诸子官属以曹丕与曹植的为最盛。曹丕官属可分两个阶段,五官中郎将官属中有徐干、应玚、苏林、刘廙诸人,太子官属有刘桢、王昶、郑冲诸人。曹植官属有毋丘俭、应玚、徐干、郑袤、邯郸淳、刘桢、任嘏、司马孚诸人。邺下文学集团多具有政治官属性质,但团结集中了文学家开展文学活动。邺下文学集团的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有:游园欢宴中的赋诗、命题创作、同一题目大家同时作、彼此赠阅品赏修改作品、品评作家与编撰诗文集等。邺下文学集团组织起来开展文学活动,促进了当时的文学繁荣,其活动方式与活动内容也为后世文学集团作出了榜样。  相似文献   

8.
邺下文学集团时期,集团内部文人的宴集、游览、出征等活动极大地深化了该期文人对文学本质特征及其功用的认识与理解.其渠道就是邺下文学集团的文人在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活动本质特征和作用的认识、看法等活动观念,一旦受到那些活动的感发,文人创作了反映那些活动的作品时,文人的活动观念就部分地转化成了文人的文学观念.这主要表现在发展了孔子以来兴、观、群、怨的文学观念,使其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娱乐性"是阳戏表演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具体体现在阳戏喜庆娱人的表象、丰富的娱乐性内容、取乐逗笑方式多样三个方面。演出阳戏既为唱颂愉悦神灵,又为娱乐观众,有着娱神、娱人的双重功能。民众既能实现对民间神灵的祭祀,又能满足他们艺术审美的心理诉求。  相似文献   

10.
民族融合时期浓厚的歌舞游戏风气,使某些娱乐性的古俗得以保留、复活,使本来庄重的典礼变得轻(?) 并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氛围和历史环境,强化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娱乐功能。它促进中国古代文学由纯语言艺术向综合艺术回归,使文学在一段时间里脱离政治功利的框架,削弱了封建道德对文学的制约,所有这一切,都为古代文学审美效应的发挥创造了条件,强化了古代文学的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学交游是文人之间以创作为目的的文学活动。汉末建安年间,曹氏父子皆雅好文学,那些因战乱流亡于各地的文人先后聚集到邺城,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意义重大的邺下文人集团.邺前文人集团和前邺下文人集团时期以曹操为领导核心,三曹与文人的文学交游呈现出功利性向非功利性、主情过渡的特征;后邺下文人集团时期以丕、植兄弟为文人集团更直接的领导,曹氏兄弟与邺下文人举行过重大的文学活动如南皮之游、西园盛会等,在这些文学交游活动中,他们借物咏叹、即兴赋诗、抒发情怀、互相切磋技艺,三曹与文人的文学交游也以主情、非功利性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建安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作家集团———“邺下文人集团” ,形成了代表建安时期整体审美意向的“建安风骨”。其内容取向上的“刚健”与“端直” ,构成了他们直面人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在审美的情感意向上 ,集中体现为“慷慨悲凉”的情感基调。在中国文学史上 ,完成了由“汉音”向“魏响”的转化过程 ,树立了“建安风骨”这面不倒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出现有众多武僧活动的寺院是邺下(今安阳一带)寺院,从北朝著名武僧稠禅师到隋唐时期的慧休、玄林等邺下名僧大德都与武艺武功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成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这在其他佛教寺院中并非多见,他们佛武双修,声名卓著,在中国佛教史和武术史上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娱乐与审美——娱乐体育的基本理论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娱乐是“精神要素”的基本属性概念,比较了娱乐与审美的异同,把娱乐体育的本质理解为对美的境界追求。进而阐述了娱乐体育具有主体创造性和美的欣赏两大基本特征。以审美的技术与文化行为两种范式,初步论述了娱乐体育对繁荣时期体育文化起着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5.
儿童文学需要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形成人类审美态度的由来。游戏不仅是幽默美学的深层根基,也是怪诞美学的深层基础。游戏精神在儿童文学中更多地体现自由性和幻想性。文章探讨了游戏精神的内在实质并提出了目前中国儿童文学更应注重文本性和娱乐性。  相似文献   

16.
明代中篇传奇小说的世俗化主要表现为小说审美趣味低俗化的转变,造成审美趣味转变的原因,一方面是中篇传奇小说作者发生的转变,由高层文人转变为中下层文人;另一方面是中篇传奇小说作为流通商品的特性。正是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中篇传奇小说的创作难乎为继,最终走向衰亡。  相似文献   

17.
生态美学是一种在生态学和美学纬度下提倡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和谐一致的存在论审美观。以生态美学主张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美为指导,对纳西族女性服饰从功能、色彩及演变上进行分析研究,据此展示纳西族女性服饰所传递的纳西民族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之美的审美理念。  相似文献   

18.
当代青年对经典文学艺术作品的认知度不高,但依然喜爱经典文艺作品。当代青年审美追求形象化,更倾向娱乐休闲性。  相似文献   

19.
“和”作为表现文艺思想的词语,在先秦时期形成发展过程分三个阶段:一作为古人的自然观和社会观,它体现了一种价值判断标准;二作为音乐术语,它是自然观和社会观的延伸,成为衡量音乐的标准;三,在先秦文学思想中,“和”作为一个术语虽未用于对文学现象进行批评,但对诗与文的审美要求起到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