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姚娟 《学周刊C版》2014,(1):200-201
正作为教师,我们无论从事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是从事班主任工作,都要做到有爱心,会爱自己的学生,懂得如何去爱学生,要善于爱学生,让学生能体验到教师的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付出,是一种给予,是一种美德,是一种艺术。教师的爱是学生心中的一道彩虹;教师的爱能驱走学生心中的怨恨;教师的爱能化解学生心中的仇恨;教师的爱能驱散学生心中的雾霾;教师的爱能  相似文献   

2.
对学生充满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情感,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就因此具有良好的情感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可以使学生产生向上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3.
师爱是教师的灵魂,是一种崇高的爱。教师之爱要有原则性。教师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4.
吕群芳 《班主任》2006,(5):24-26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有一句话让我深思:"爱是需要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使你爱的人爱你."我联想到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师爱.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我相信,大部分教师都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爱学生,可是,学生并不见得能体会到教师的爱,更不见得理解教师的爱,这是师爱的悲哀.  相似文献   

5.
张东艳 《教书育人》2011,(36):20-21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国际知名的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的爱的理论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活动,一种人际关系,要求教师首先要爱教育事业、爱学生,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成长。托尔斯泰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只象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既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各种活动的开展大都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要发挥教育自身的力量,没有爱是不行的,也正因为爱是一种使人与人结合的力量,爱本身就是一种人际关系,那么在教育中就必  相似文献   

6.
谌凤山  孙秋芳 《现代教学》2015,(Z2):132-133
教师常常抱怨学生不懂自己的"爱",甚至误解、错怪自己的"爱",但却很少反思自己是否"真爱"了学生,是否给了学生理智、无私的爱。由于教师爱的方式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常常遭遇学生的"恩将仇报"。因此,教师如何施以爱心,是一项重要的师德课题。教师要赢得学生"爱"的回报,必须掌握"爱"的艺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之爱,许多教师施展了自己的招术——向学生"表白爱"、"传递爱",让学生享受到教师的拳拳之爱、无私之爱、博大之爱,  相似文献   

7.
范梅 《课外阅读》2011,(2):98-98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更是教师应有的责任和崇高美德。教师的爱是无私奉献,是教师教学成功的原动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教师的无私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爱;是一种无私的爱;是一种圣洁的爱。这种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激励学生奋进的动力,是师生情感相融的接触点,是学生信任、爱戴教师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眼睛     
人们常把教师比作园丁,这个比喻既道出了教师这个职业的辛苦,又寄托了社会对教师的希望。为师多年,可谓感触颇多。然而,让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课要讲得怎样好,给学生的知识要怎样多,而是,我的眼睛给了学生多少爱。爱是教育的真谛,但教师的爱有着自身的特质。教师的爱,不是亲情,不能爱得毫无顾忌。教师的爱,不是爱情,不能爱得浪漫肆意。教师的爱,不是友情,不能爱得缺乏根本。教师的爱,是社会对学生关怀的体现,是家长对学生期望的延续,是老师对理想追求的载体。这种爱浑厚而延绵,这种爱博大而入微,这种爱是学生人生发展的营养基。教师对学生的爱,…  相似文献   

9.
关文强 《成才之路》2009,(26):63-64
学生将来未必都能成为体育名星.成为奥运冠军。教师的责任是把学生教育成一个真正的人。愉快教育是一种渗透着爱的教育。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爱.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爱,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爱。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知识的爱。并用爱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0.
缪建荣 《成才之路》2011,(9):18-I0013
一、师生间沟通的渠道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爱 爱是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爱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个性的导航者和引路人,理应受到学生足够的尊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诚待生、以情育人,通过各种渠道与学生建立浓厚的情感基础,使学生感到学习生活的愉快。  相似文献   

11.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个好教师。如果教师像父母那样爱学生,那他会比那种通晓书本,但比不爱事业又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所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以大爱的心胸去关爱学生,强化职业情感,去爱教育,让爱与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12.
教育爱是指教师施予学生之爱.从本体论角度看,教育爱是一种驱使教师与学生融合的本体性亲和力量,它揭示了教育爱的普遍性和迫切需要性.教育爱的本质就是教师帮助学生真正成为他自己.  相似文献   

13.
张建英 《生活教育》2014,(15):42-43
一项调查显示,40%的学生觉得老师不爱他们,但95%的老师却认为自己爱学生。这两组数据引发了一个热点问题:学生为何不领教师的情?实际上,大部分教师只是爱学生爱的不得法,以为出发点好就行了,没有注意教育方法,甚至简单粗暴,学生怎么会感受到老师的爱呢?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但是,教师光有爱心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有真爱,并"会爱"。  相似文献   

14.
朱金萍 《林区教学》2012,(2):122-123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生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爱是师德之魂。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  相似文献   

15.
爱的滋润     
作为教师不仅要爱教育事业,更要爱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尤其是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仅要有爱的思想、爱的情感,还要有爱的艺术。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有句名言:“用爱来交换爱”。爱能够转变一个学生的灵魂,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教师离开了爱,一切教育就无从谈起,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信任感,从而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灵距离,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爱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爱的教育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的确,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爱是教育的推动力,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识。教师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要对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还要尊重家长,与其团结协作。  相似文献   

18.
教师对学生的爱,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教育原则。教师爱学生的最终目的是育人,这是师生之爱有别于其他诸如男女性爱、血缘之爱的根本所在,是教师爱学生的首要和最基本的原则,是其他原则的原则。教育原则在教师对学生之爱的诸种原则之中,处于“母原则”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班主任卡片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至于私人感情,我们就不能也无法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爱是一种工作热情,一种忘我牺牲的足以使孩子依恋的道德情感,是一种具有使人的生命产生强烈活力的肯定性感情。教师的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特征。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由教师所肩负的重任决定的。教师是受党和人民的委托来教育学生的,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培养好学生,而要教育培养好学生就要爱学生。这种爱,激励教师为教育事业而献身,成为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成为教育工作聪明才智的源泉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教师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由教师的爱激起学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