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引体向上是体育中考男生三项内容之一,所以引体向上成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成绩。由于引体向上是全员性项目,学生多、练习面广、专门力量的练习器材又少(如杠铃、哑铃、橡皮带等),所以想对学生进行专门性的力量练习与组织是非常困难的。为此,通过几年来的实践经验,我向大家推荐几种提高引体向上成绩的简易练习法。一、退让练习法引体向上是较简单的力量性项目,如果力量较差的学生想克服自身重力去完成任务是比较困难的,然而退让练习法对完成引体向上的动作非常有效。1上凳帮助法练习方法:找一合适凳子,放在单杠下面,使练习者握…  相似文献   

2.
引体向上是发展上肢力量的身体练习,这一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它是在克服自身体重情况下的身体练习,属于协调性较强的身体练习,不仅要求强的上肢力量,更多的是要求学生的协调性。2013年4月22日国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下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初高中男生必测引体向上。这既给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引体向上项目时增加一定的难度,又为提高学生上肢力量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那么,怎样才能使中学生做好引体向上呢?笔者根据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便与同仁们商洽。  相似文献   

3.
引体向上项目是练习者双手正握单杠悬垂于地面之上,由静止开始,利用上肢及背部等肌肉的收缩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引体并使下颌超过单杠横面上沿,并重复多次的拉伸练习项目。该项目是甘肃省中考体育测试中男生的必考项目之一,也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男生必测的项目。引体向上主要测试上肢、背部等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是自身力量克服自身体重的悬垂力量练习,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等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引体向上是《标准》测试中上肢力量唯一测试项目,绝大多数男生不能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成为男生的"软肋"和"短板"。本研究采用化整为零练习法,研制能够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和实效的引体向上练习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旨为提高学生上肢力量素质提供借鉴与参考。结果显示,通过化整为零练习方法干预,提高练习效率,有效地增加了学生引体向上成绩。  相似文献   

5.
我国多数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使上肢力量测评出现"地板效应"。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范式提高研究效度。量化研究对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每5~10年,男生的握力、体重、身高、BMI、引体向上均值差异显著;(2)年龄、握力、体重、身高、BMI分别显著预测引体向上成绩,体重和握力是影响我国男生引体向上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引体向上"零"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体重增长难挡,力量增长受限,个体认知偏差,社会支持薄弱。结论:我国男生引体向上"零"分的首要原因是体重增长较快,其次,主要肌群绝对力量和耐力增长不足,男生对引体向上的认知有偏差,学校、家长、社会支持较弱;借助政策控制体重、发展肌力、完善测评标准、促进男生积极练习引体向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国多数男生引体向上得"零"分,使上肢力量测评出现"地板效应"。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两种范式提高研究效度。量化研究对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和监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每5~10年,男生的握力、体重、身高、BMI、引体向上均值差异显著;(2)年龄、握力、体重、身高、BMI分别显著预测引体向上成绩,体重和握力是影响我国男生引体向上成绩的主要影响因素。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引体向上"零"分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体重增长难挡,力量增长受限,个体认知偏差,社会支持薄弱。结论:我国男生引体向上"零"分的首要原因是体重增长较快,其次,主要肌群绝对力量和耐力增长不足,男生对引体向上的认知有偏差,学校、家长、社会支持较弱;借助政策控制体重、发展肌力、完善测评标准、促进男生积极练习引体向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引体向上是衡量学生上肢力量的一项体育项目,是专门为男生制定的一项上肢力量性的运动。在初中阶段的男生只有充分地认识到引体向上的重要性,进行科学的学练,持之以恒地练习,才能在体育中考、国家体质健康测试中提升引体向上的水平。本文就初中生引体向上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初中学生提升此项素质能力。  相似文献   

8.
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都属于发展身体局部肌肉的锻炼手段(引体向上发展上肢、肩部、背部和胸部肌肉,仰卧起坐发展腹部肌肉),简便易行,锻炼时间也很好掌握,在学校甚至在家里都可以进行.引体向上(男生)引体向上是发展相对力量的练习.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对2015年-2018年苏州市普通高中高三学生身体素质抽测的引体向上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引体向上成绩较差,等级较低。本文试图通过对引体向上动作结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结合教学、训练实际,总结出相应练习方法,以期为提高高中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增强男生体质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引体向上是克服自身重量的一种力量练习方法和能力,它所表现出的力量是相对力量,相对力量强的人一般动作灵活,控制自身的能力强。引体向上动作简单,但锻炼价值高,通过练习,能够增强人的上肢肌肉力量、悬垂和攀爬能力,在生活中有很高的  相似文献   

11.
<正>引体向上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规定的中学男生必测项目,也是初三男生体育升学考试的项目之一。它需要练习者具备一定的上肢力量,还必须有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才能顺利完成第一个动作,然后逐步增加引体向上的次数。对初练者来说,它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要实现"0"的突破。传统的引体向上练习方法比较枯燥,学生练习兴趣不高,对此,需要教师采用多变的练习方式实现技能迁移,循序渐进,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0"的  相似文献   

12.
《湖北体育科技》2017,(12):1070-1073
目的了解大学生引体向上、握力、背肌力量与腹肌力量及其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大学生引体向上的力量训练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指标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对中北大学大一、二男生引体向上水平与握力、腹肌力量及背肌力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一年级大学生相比,二年级大学生引体向上数量、仰卧卷腹均值、背肌力量均值都显著性增加(P<0.05),不同年级背力等级分布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P<0.01);引体向上水平和握力、仰卧卷腹、背肌力量均存在非常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仰卧卷腹数量少、背肌力量差是造成大学生引体向上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对腰腹力量和背肌力量进行锻炼,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引体向上水平,而且有利于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标准》的测试能综合反映学生体质指数、运动能力等,也是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有效评估,围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做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很有必要。一、重视学生技能练习,让测试顺利实施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过程中,大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小学一年级学生的1分钟跳绳和初一男生的引体向上这2个内容的难度较高,一年级学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下肢力量薄弱,特别是踝关节力量不足、上下肢协调能力较差等,由于学生练习跳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修订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引体向上纳入为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必测项目。这对于小学几乎没有接触、没有任何引体向上基础的初一新生来讲,难度比较大。同时,现在新生普遍存在胖、瘦、软、弱等问题。笔者在初一新生教学中、与同年级老师交流中发现,几乎每个班有近一半的男生无法完成一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动作。9月份入学,10月就进行引体向上测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将引体向上作为初中男生必须测试项目之一。课堂实践表明,"阶梯式练习"能快速有效地增强引体向上的核心力量,帮助学生实现"零"的突破直至能连续完成多个标准的引体向上。"阶梯式练习"方法是分阶段设置不同的练习方法,通过反复练习从而达到这一阶段的目标,一级一级的阶梯目标由易至难,循序渐进,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充分调动学生  相似文献   

16.
<正>初中男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期,他们整体呈现出长个子、力量差的状况。淮安市自2017年起将引体向上(男生)纳入中考范围,对此,如何有效地提高初中男生的上肢力量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向各位同仁分享一些具有显著效果的练习方法,以期抛砖引玉,获得更多教学上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以引体向上技术动作为核心,分析引体向上动作过程和肌肉用力顺序,结合学生完不成动作的现象,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肌肉力量练习、单杠兴趣练习、同伴助力和负重练习,从而稳步提高学生引体向上的练习次数。一、引体向上的动作肌肉用力顺序首先分析引体向上的动作过程。学生双脚跳起后,双手空中正手抓杠大拇指扣  相似文献   

18.
<正>引体向上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初中阶段必测项目,同时也是北京市体育中考的考试项目之一。引体向上是发展上肢力量的身体练习,这一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不容易。它是属于协调性较强的身体练习,一方面要求较强的上肢力量,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更好的协调性。笔者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经验:提高初中学生引体向上能力难以一蹴而就,重在课堂和平时点滴的积累——"滴水穿石"。引体向上的练习可分为三个阶段:(1)从学会发力到能拉一个;(2)从一个到  相似文献   

19.
<正>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单杠正握引体向上的教学特点是:正握引体向上肌肉同步收缩的运动技能单位数量相对少,产生收缩力量相应小。因此,做起来较反握更费力些,难度也较大些,所以对学生身体素质要求更高。做单杠引体向上练习,主要是锻炼胸大肌、背阔肌和肱二头肌的肌肉力量。强健的肌肉力量是完成该动作的保证,因此,教师要从增强学生上肢各肌群力量入手,坚持全面、持久地锻炼和积累,使上肢具备能多次克服自身体重阻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一、引体向上的作用引体向上,简称引体,指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做功的垂吊练习。主要测试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引体向上的过程中需要众多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的共同参与做功,是一项多关节复合动作练习,是较好的锻炼上肢的方法,是所有发展背部骨骼肌肌力和肌耐力的练习方式中参与肌肉最多、运动模式最复杂、发展背部骨骼肌的肌力和肌耐力最有效的练习方式,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是中考和高中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考试选择项目之一,也是衡量中字生体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和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