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念隐喻、合成空间与隐喻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喻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语言现象,不同的学从不同的角度对此作出阐释。概念隐喻理论和合成空间理论是诸多理论中的两种,它们对隐喻极具解释力。本对两种理论作了系统的评介,并就它们对隐喻的阐释力作了对比,结论是:两种理论各有特色,它们是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何杨勇 《江苏高教》2004,17(3):71-74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对反理论思潮这个概念作了初步的理解,并且指出反理论思潮作为一种教师理论学习的工具,对于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有很大的帮助;总结了反理论思潮当中五种主要的观点,它们分别是理论相对主义,理论范式影响,理论结构束缚,实践至上论和教育理论批判。通过对反理论思潮的观点进行分析,提出对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试比较建构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构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作为现今同样具有活力的两种理论,两者不仅存在一定的理论渊源,而且还存在若干共同之处;但作为两种不同的理论,两者更存在很多细微的差异。为了更深入地把握这两种重要的理论,文章对这两种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学者对教育理论性质的定位和种类的归属有比较大争议,本文认为教育理论首先是一种理论,并且是一种实用理论。因为它是一种研究人的理论,绝对强调科学的精确和量化未必适合,不能用自然科学中的“理论标准”来衡量教育“理论”性质。  相似文献   

5.
奥苏伯尔接受学习与布鲁纳发现学习是学习理论中两种重要的理论,对现代教学理论发展影响很大。本通过对两种学习的本质内涵、过程、方式、目标、效果进行比较,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两种学习理论,更科学地运用它们于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传统智力观正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在挑战传统智力理论的过程中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智力理论,即成功智力、情绪智力和多元智力理论。它们在挑战传统理论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教育理念。本文主要围绕三种智力理论对传统理论的挑战、三种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对教育的启示展开论证。  相似文献   

7.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一种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三种智力的综合平衡使用:分析智力、创新智力和实践智力。这三种智力既是思维方式,也是能力表现形式。本文对斯腾伯格思维模式及其教学策略理论作大致介绍,并指出该理论对我国教学的若干肩示。  相似文献   

8.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吸收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基本概念和拉康精神分析学的有关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当代西方批判理论,尤其是大众文化研究领域中颇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话语。从“意识形态”理论衍生出来的文学批评范式“症侯阅读”对当下大众文化研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种“症侯阅读”批评范式,有本质化、机械化的弱点,将它用于对一种“意识形态”批判时,其本身又同时在构建另一种“意识形态”,从而陷入一种理论的悖谬之中。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由于东西方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导致了理论界长期把东西方经济理论置于对峙地位,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潮流的不断增强,重新认识东西主流经济学理论已成为经济学理论的重要课题,这里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代表的东方经常学和以凯恩斯,萨缪尔森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入手,立足于东西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理论性质,理论基点以及两种经济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剖析的角度,方法,形式等方面比较研究,揭示和阐明两种经济理论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当代语言科学解释人类的语言现象大体上说有两种理论前提。一种是形式语言学理论,主要是建立一套形式化的原则和规则系统,试图从语言结构内部寻找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还有一种就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主要是提出一套心理分析的手段,试图从语言外部去寻找对语言现象的解释。正因为这两种学说的基本理论是对立的,所以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基本前提主要也就体现在与形式语言学理论的区别上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论巴赫金的语言学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赫金的语言学理论是一种批判理论,它建立在对弗洛伊德主义和形式主义批判的基础之上。其理论既涵纳社会历史的喧嚣与变迁,又具有自己对话的特质,是一种超语言学。在某种意义上,它又是一种元语言学,因为直接关涉入的生存状态和价值意义。这一理论对20世纪的欧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教育理论成果转化中的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成果的转化存在着两种形态:理论形态间的转化,理论—观念—实践的转化,但这两种转化并不能自发的完成,需要人的参与,即必须通过包括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转化主体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实施来实现两种形态的转化。所以,关注并分析转化主体在转化过程中的主体状态,对提高教育理论的转化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即行,说话与理解都是一种言语行为。计算机是对人大脑的模拟,因此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也应是对人类言语行为的一种模拟。目前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大多是基于人类语言的句法、语义理论之上的。言语行为理论的提出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自然语言处理实质上是一种言语行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要想有所突破,必须从句法、语义的理论上升到语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学习机制的解释各有不同,它们对教学设计均产生了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模型上。三种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关系并非相互排斥,而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它们分别适用于学习中不同的领域。  相似文献   

15.
办学规模研究的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办学规模研究的理论视角 1.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是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教育的支出,总的来说,既是一种消费性支出,也是一种资本性支出,对人的教育投入,可以形成一种能提高和改善人的未来收益状况的资本,这种资本存在人体中,故称为人力资本;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是由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技能、经历和熟练程度等,在货币形态上表现为提高人的质量,提高劳动者时间价值的各项开支。  相似文献   

16.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理论,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教师而言,它是一种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目标明确、贴近生活,使教与学更加生动有趣。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适用于操作技能类知识的学习方法,尤其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  相似文献   

17.
表征(representation)是认知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中的重要概念,尽管这两种理论的表征在本质,哲学基础以及基本过程等方面没有根本性的差异。但在表征的内容,符号、心理机制,方式等方面却有明显不同,因此,对这两种流派的表征理论的比较研究既可以使我们对表征有更深刻的的理解,又有助于我们对这两种理论的特色和它们之间的联系有更深刻地认识,从而为实现二者的互补与整合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家黎  谢芳 《培训与研究》2005,22(6):76-77,82
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教学理论,合作学习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成为当代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的策略。本文将分析它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从而对合作学习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世界教育信息》2004,(11):47-47
教师和家长对教育理论深信不疑。但换一种角度去思考,我们会发现许多“真理”并非绝对正确,而且还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下面,有关专家将对10种常见的教育理论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粒子理论和场理论,浅析对大统一理论的认识,进而认识自然规律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