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西方哲学家认为语言与存在是内在同一的,作为"存在的存在"只是存在于语言中,语言是存在的本体论依据。海德格尔将语言视作"此在"敞亮自身的存在方式,"此在"由语言本身所蕴藏着的内在丰富性语义所牵引,聆听、领悟并应和着这种本然所是的存在意蕴。而在伽达默尔看来,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凡是能被语言表述的东西并不存在于它自身之内,而是存在于它所表述的语言中并作为被理解的东西而存在。人及人的世界生成并存在于语言中,语言是存在的直接显现,语言与存在的内生性关系,构成了西方哲学发展的语言学视域和存在论根基。  相似文献   

2.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用词和句子记载下来,固定下来,使人类社会中的思维交流成为可能.“人的思维——无沦它以何种形式实现——没有语言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对此西方的哲学家也形象地说“思想是卷  相似文献   

3.
论语言美(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语言美的实践 美从何处来 “用语言去把人们的心灵点亮”! 这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对语言实践的要求。不美的语言,是不能点亮人的心灵的。 那么,语言的美是从何处来的呢? 语言的构成,是由不同的字和词按照语法规律组合起来的。组成语言的词汇,就其本质讲,不过是标明东西和事物的符号,本无所谓美与不美的问题。正是这个意义上,列宁指出:“在语言中只有一般的东西”。如男女老少,社会历史、山水林木,鸟兽虫鱼、日月星辰,悲欢离合等等,孤立地看,只是说明这些东西的名称,并不能产生美感。 但是,由于语言是人们思维活动的直接现实,是人们思想的外壳,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衣  相似文献   

4.
关于《屈原赋》复音词的初步探索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是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与认识活动的结果,用词并依据语法规律造成的句子记录下来,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得以进行的一种工具.语言的基础是基本词汇和语法,而词汇则又是构成语言的材料.词汇若按音节多少来区分,可分为单音词和复音词两种,所谓复音词即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词.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都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活动。要对教育本质的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解 ,必须首先回答人的本质。从某种程度说 ,人是两种存在纬度的结合 :“是其所是”的客观物在和“是其所不是”的自我超越。人的超越性不仅在于实践活动 ,更在于精神活动。因而可以说 ,教育的本质是将教育作为以人为对象的塑造与建构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 ,指向人的精神生活领域 ,其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6.
探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不同于探讨人与人的伦理关系,这涉及到我们如何重新理解“自然”的观念,以及在何种意义上把握这种伦理关系。只有把自然理解为“活的”存在,依据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思想,在人的“超生命”的生命活动中才能生成和建构这种伦理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所谓的人对自然的“生命价值”的创造,也是一种真实的人本主义的理论态度。在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时,我们必须遵循系统原则、平等原则、和谐原则与持续原则。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方法,它的基础是语言。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形式,思想是内核,语言是外壳,思想表达的准确、清晰程度取决于语言。"语言是同思维直接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和句中词的组合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的思维交流成为可能了。"可见,思维必须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它始终离不开语言。目前中学生写作中语言滞后的现象非常突出,如'98高考大作文中,有的考生对命题中"坚韧"、"脆弱"这两个词理解不够准融,把"坚韧"写成"坚强"、"强硬",把"脆弱"写成"懦弱"、"怯懦";有…  相似文献   

8.
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语言活动的言语环境的总和,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条件系统。语境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语境和语言具有深刻的联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语境是理解文本的依据;是用词炼字的熔炉;是语言结构关系和语义的裁判;是完成语文教学的润滑剂。语境可以说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本文倡导结合、利用语境开展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以来,哲学愈益成为一种解释和澄清科学语言或日常语言的意义的活动。当代哲学的这种“语言学转向”为解决思想与世界的关系这一哲学基本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为深入而又具体的途径,同时也更深刻地揭示出语言与哲学的本质联系:首先,思想就是使用语言;其次,哲学始终关注语言;其三,语言是世界的界限。语言在人与世界及人与人之间的中介作用表明,研究语言是通往理解思想和世界的途径,语言的阐明成为一个首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汤瑜 《教育艺术》2008,(4):58-59
一、研究语言的意义在很多哲学家那里,语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探讨语言意味着:恰恰不是把语言,而是把我们,带到语言本质的位置那里,也即:聚集入大道之中。人们把表达看作人类各  相似文献   

11.
巴门尼德哲学是西方Ontology的缘起,但对其思想的解释却极不统一。基于思维的时代性原则,通过对古希腊哲学内在演进逻辑的考察,发现巴门尼德所谓的eon就是指本质,他认为只有本质才具有实在性。但由于抽象思维水平的限制,他并没有对此作出清楚的表述。反而由于语言的形象化妨碍了人们对其哲学自身的理解。巴门尼德的Ontology实际上内蕴着现象与本质等多重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书籍是以一定介质为载体,以文字符号为主要形式的存在,是凝固的语言。说话是人的发音器官通过气流振动周围空气而形成特定语音的现象,是流动的语言文字。它们都是物质的。语言表达思想,思想反映客观存在。读书听讲,学的是思想,目的是了解和把握客观存在,用它来指导实践。书本、思想、客观存在的这种关系给我们读书学习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模糊语言学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有一些问题尚待解决,本基于查德的模糊集合论,提出模糊词义的定义,即词的标志范圈界限不明确,并从主客体与语言符号三方互动、词义的本质、语言与思堆的关系、言语交际的需要几方面进一步分析词义模糊性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钱钟书看来,文学是一个心理事实,也是一个审美存在,是心理性与审美性的合一,这是其关于文学本质的最核心观点。这一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既可以沟通,也存在差别。某种程度上,它是对20世纪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社会学文艺思想的"负"模仿,与韦勒克所言西方现当代以来反实证主义的文艺潮流与趋向高度合拍,体现出世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对语言本性的探讨始终是在"语言与存在相互归属"这一洞察的指引下发生的.对语言之本性的考察首先需要清理出一条通向语言自身的道路,然后在这条道路上追问语言之本性.正是在"把作为语言的语言带向语言"的思想道路上,海德格尔揭示出了语言的本质即是本质之语言,存在与语言在本有之真理中相互归属,从而真正走向语言之途.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把人文精神凸显出来,作为人们的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活动首先是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界发生着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生命的类来对待,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人类本身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产物,人类的语言是在人类同自然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产生,语文教学从生态学的视角探索,可以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其本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哲学的二元论道出了意识和存在、人与物、唯心与唯物的对峙和冲突,这似乎是一个根本性的理论缺口,需要修复。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受到了哲学的特殊的关注,语言作为这一对峙和冲突的产物,成为弥补这一理论缺口的特殊材料。语言,只有在哲学的观照下,才显露出自然的特征和本性。  相似文献   

18.
创新源于实践   总被引:68,自引:66,他引:68  
从理性上分析了文化的知识、思维、方法和精神4个层面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并提出学习和知识,思考和思维,实践和方法三者的关系。其中学习、知识是基础,思考、思维是关键,实践、方法是根本。创新来源于实践,一切文化来源于实践。在素质教育中应处理好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见性”是《坛经》心理学思想的主题.其目标是成就佛、菩萨等伟大人格。“自性论”是见性的前提,它把外在崇拜转化为人的内在自觉。自性范畴尚未分化,但其表征有显有隐,其显是自我意识,其隐是无意识。成佛就是“意识到无意识”,成佛后的“境界”是人的一种澄明的心态。《坛经》“顿悟论”的认知心理思想是见性的最佳途径,其中关于“根性”的差异心理思想是顿悟的依据。顿悟发生在意识与无意识的交界处,是有限的心植根干无限之中。对语言文字的态度是其认知心理的一个侧面,顿悟买际上也有阶段和方面。《坛经》“定慧一体论”的心灵训练和心理卫生思想是见性的措施保证。作为一种思想和方法,可以单独发挥作用,又可转化为现代人健心和心理治疗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现有的有关"语言"的定义,有语言工具说、符号说、本能说、世界观说、社会现象说、存在说、行为方式说,以及表述说、表达说、词语规则说、系统说、活动说、信息说等种种说法。虽然现有的诸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有正确地反映了语言的某种本质或性能的一面,但却因思维方式及视域所限,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些诸如不能系统、深入、恰切地反映语言的真正本质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依据作者提出的层次语言本质论之理念,自然语言意义上的"语言"的定义应该按着语言的底层本质(基础层次)、一般本质(核心层次)、特殊本质(表象层次)之层次本质观念,重新做如下新的界定:语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音义结合的表现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