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中国现代诗歌是“进口”的产物,它和当时的思想文化界一样,“求新声于异邦” (鲁迅语 )。说到这里,一个问题就出来了,现代欧美不少诗人进行诗歌革命的时候,都要到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营养,中国现代诗歌学外国诗歌,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有“出口转内销”之嫌 ?中国现代诗歌为什么不直接从中国古代诗歌中寻求创新发展的动力 ?  要解答这个问题并不难。明清两代的诗人,他们继承传统不可谓不到家,但除了极个别诗人能称得上优秀之外,整整两代诗歌是平庸而低劣的。现代诗人再也不能重蹈覆辙,于是他们把眼光投向了海外。现代欧美诗人诗歌…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诗论将蹈袭行径指为“窃”。在唐代之后,对“窃”之认定尺度渐趋宽松,表明中国古典诗歌“原创”可能性渐趋缩小。从宋到清的诗人和诗论家,无一不在创新和“无一字无来历”之间徘徊,并在此二者之间形成张力。  相似文献   

3.
庞德虽然从中国古典诗歌中汲取了重要的经验,但是,其诗歌更有着跟中国古典诗歌截然不同的现代性内涵。庞德诗歌跟中国古典诗歌有相近的技巧,但更有着其独特的现代性想象和深切的现代性焦虑。作为一个对诗歌现代性和无限可能性有着种种探索的诗人,庞德诗歌和中国古典诗歌的渊源关系并不能被简化地理解,也不能被简单地贴上意象派的标签。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和英国浪漫主义诗歌都主张融于大自然、回归大自然、赞美自然的“天人合一”思想。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这一思想的文学展示又存在差异。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人主张“物我同一”,诗歌蕴含“古代朴素生态思想”,诗人把回归自然作为避祸或步入仕途的捷径。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主张“自然神论”,诗歌蕴含“近代浪漫主义生态意识”,诗人回归自然是为了寻找失落的人性人情。  相似文献   

5.
明代诗人对“真诗”的追求多强调主体“性情”之真,他们因对于“性情”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出相异的诗学主张。钟惺、谭元春论“真诗精神”,分别从德性与才性两个方面对主体“性情”提出要求:一、主体德性之正,强调诗歌所表现的情感不能违反儒家伦理之道,是对“风雅”精神的继承;二、主体才性之奇,强调诗歌应展现出文采之奇秀与语言之简练,是对道家自然观的阐发。为了获取“真诗精神”,他们认为需要用“养气”的方式涵养主体“性情”,进而通过虚静内心和饱读诗书的路径加以修炼。“养气”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主体之“性情”与古人相合,德性与才性相融并呈现出“厚”的状态,便构成了“真诗精神”的外在特征。  相似文献   

6.
“长吉体”诗歌形象,一定程度上与中国古典诗歌整体风格上的差异。诗人选择了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重组世界的方式,通过非“物态化”的审美追求,汹涌澎湃的浪漫激情,含蓄鲜明的诗歌意象,使其作品具有了现代派诗歌的某些特色。  相似文献   

7.
龙泉明先生对初期白话新诗“非诗化”的研究,具有较大学术价值与创新意识。但其概括也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或停滞性,因为他审美判定的标准是古典诗歌。虽然古典诗歌已经达到难以突破的极致,但用此作标准衡量五四白话新诗,无法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新诗是在古典诗歌根基上建立发展起来的新模式,是一种特别注重情绪流动的诗歌倾向,必然会带有“非诗化”倾向。  相似文献   

8.
解读古典诗歌应遵循其本身的风格选点切入,把词语和意象作为解读或欣赏的切入点。选择词语切入,体察其情境意义,把某一词语所传达的客观形象放到与之相联结的特定时空范围及与之联系的一切“关系形象”中去综合考察。选择意象切入,分析其表达方式的特点,结合古代诗人“神会于物”的特点,把会于物的神发掘出来。两点切入,纵深发掘,再现古典诗歌中的意、志、趣、艺。  相似文献   

9.
《宋金三家诗选》是清代诗人和评论家沈德潜编选的苏轼、陆游和元好问诗歌的合集。通过对其分析,沈德潜的诗歌观念并非是“尊唐贱宋”,他同样赞赏宋诗中有着“第一等襟抱”的“真诗”。《宋金三家诗选》的选评表现出他一贯的“诗教”观念,同时还显示出他对于宋金七言诗的偏好。最后,该文对沈德潜以及赵翼的评点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学史的后起之秀在依傍古典学意象的同时,还可能赋予他所借重的意象符号以新的情昧价值,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化用古典诗歌“月”意象并有所创新,形成了古典与现代强烈对比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形式多样的旅游活动为旅游诗词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魏晋时期士人对山水的游赏更促成了山水诗歌的诞生.山水诗的概念在唐代早已出现,但旅游诗词的定义至今尚无定论.从创作的角度来看,古代很大一部分山水诗以及纪行诗、游览诗其实就是旅游诗词.山水诗词和旅游诗词既有本质上的联系,在内容上二者互相交叉重叠,在创作上旅游诗词又是山水诗词的先导.山水诗词和旅游诗词又有明显的区别,山水诗词重描摹景物,旅游诗词则重记述过程;旅游诗词观照范围广,山水诗词则相对较窄;山水诗词更多观照自我心灵,以静为贵;旅游诗词更着眼于旅游过程,因而内涵丰富,更显神采飞扬,气韵生动.  相似文献   

12.
大名诗歌包括隶籍大名的诗人及仕宦、游历于此的诗人的诗作,其中以仕宦、游历诗人为主.那些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诗人一方面繁荣了本地诗坛,有效地参与了宋型诗的建构;另一方面在诗歌中还有对地域文化的体认与表现,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尤其是异地寄赠传播了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3.
诗歌中只有哲理诗而无哲学诗的说法,事实上,哲学诗是哲理诗的精华,有必要将哲学诗从哲理诗中独立出来,将诗歌引向对最高价值的追求。表达普通的生活道理而又抽象化、带有思辨性的诗即是哲理诗;而建立在彻底的哲学基础上、具有明确形而上精神价值取向的诗歌则为哲学诗。哲学诗的精神是形而上的,哲理诗的精神则是形而下的。哲理诗的意义是局部的、有限的;哲学诗的意义是整体的、无限的。中国古代哲理诗发达,但哲学诗极为不发达。哲学诗直到近现代才得以根本改观。中国现代哲学诗的创作远未达到成熟的境界,还没有找到一种终极精神形态。必须重视哲学诗的创作。  相似文献   

14.
意象主义诗歌不是表现主义诗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派诗歌运动是西方最大的自由诗运动,具有表现主义诗歌的一些特点,如内容上的世俗化和文体上的自由化,但它们在生成背景、诗歌观念、运动方式等很多方面存在本质差异。表现主义运动生于乱世,受到政治的、文化的和艺术的激进主义等时代潮流的影响,是反叛传统的文体大革命,强调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双重革命,表现主义者都是极端的革命者;意象派运动产生于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限在诗界内部,是重视传统的文体小改良,意象主义者高度重视诗的表现技巧,适当尊重诗的传统,从来不以革命者和独创者自居。因此意象主义诗歌比表现主义诗歌更具有艺术性,出现《在地铁站上》等传世佳作。表现主义诗歌运动却没有产生这样的精品。  相似文献   

15.
16.
朗费罗作为美国第一个职业诗人,他的诗歌为我国新诗诗人所接受并译介,这是我国当时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因,同时他本人的诗歌特质和主张也契合我国当时诗歌革命的特点和宗旨。因为他的诗歌平实、淳朴、甜美,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又有人生哲理,这些为我国新诗诗人广为接受并对他们的新诗创作产生了不可抹杀的影响,主要有新诗意识的启蒙、新诗创作技巧的借鉴和新诗题材、形式的模仿。  相似文献   

17.
18.
19.
《孔子诗论》体系完整,有总论、有分论、有合论,点面结合,逻辑严密。在论诗时言简意赅,往往用一个字或一句话来概括某一首诗或某一类诗的题旨。其论诗时有几种常见的句式,理解这些句式对于简文考释与编联都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20.
Poetr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