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钱斌华 《未来与发展》2012,(12):100-104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是支撑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本文提出了构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私合作(PPP)模式,从已有、新建和改扩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三种类型,给出了构建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的三条路径,并就监管、风险分担和合作伙伴选择机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探讨智慧城市PPP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项目识别与准备、项目采购、项目执行与移交过程中的关键决策点、社会资本选择.PPP模式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有效性取决于决策的科学性.以四川德阳为例提出引入专家辅助决策、合理把控政府在智慧城市PPP项目中的介入权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实践,从风险评估到建设全程跟踪监管,关于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探讨从未停止。研究将城市建设视为一个信息市场,构建以"信息价值链+智慧城市"为主体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系统性探究了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生活实验区"和"创新区"的协调运行机理。该模式将城市中政府、企业及公众置于同一平台下,实现各方资源的高效利用,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中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深度整合、信息化与城市化高度融合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4.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在对智慧城市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模式,指出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并设计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增长速度的越来越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步伐也越跟越紧。在城市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除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外,相伴而生的还有人地关系复杂、城市绿地景观退化、环境愈加严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给城市建设制造了麻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提出城市公路绿地建设理念,并希望通过公园绿地建设方式来改善城市景观环境,提高城市环境质量。针对公园绿地建设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公园绿地建设模式,并对其作详细的探讨与思考,得出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智慧城市”资源共享、协同管理、应用聚合的主体需求下,整个信息产业链会发生导向性变革,整个建设模式和产业链模式将紧紧围绕智慧城市主体需求展开.而借助这场变革,政府、企业、市场在智慧城市浪潮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多维融合的运营模式与各个环节的参与方的关联也愈加密切.  相似文献   

7.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论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影响机制,利用陕西省2015—2019年的面板数据,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EM)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fsQCA),探索智慧城市建设各维度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影响及多维度间“联合效应”与“互动关系”。研究发现:①智慧环境、智慧人力资本和智慧经济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显著正向效应。②智慧经济在推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可载中起到了关键作用。③存在经济拉动型、环境治理型、绿色发展型和创新驱动型等四条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可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具体可归纳为产业升级推动式和环境规制拉动式。④在一定情形下智慧经济与智慧治理、智慧环境之间具有替代关系。本研究深化了现有智慧城市建设效应理论研究,并为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导向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差异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聚焦高新区这一特定空间范围,检验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建设试点模式异质性如何影响区域内企业发展的问题,为促进数字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证据。基于2003—2019年中国88个国家高新区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合成控制法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政策对高新区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仅在高新区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并不一定比在更大空间范围进行试点的效果更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合肥高新区企业的总收入提升但降低企业的净利润,对长春、青岛高新区企业的总收入和净利润均为负向影响。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今后针对重干预轻市场、重硬件建设轻应用、重项目轻规划和重当下轻长远等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应分别有所侧重地加以改进,包括改善制度环境、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目标以及做好顶层设计等。  相似文献   

9.
智慧城市以解决城市问题、服务城市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识别、卫星遥感等信息技术手段,结合科学管理方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为促进城市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化城市模式。文章通过智慧城市的提出背景、架构模型,围绕什么是智慧城市、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智慧城市和怎样建设智慧城市等核心问题,在分析调研拉萨市智慧城市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阐述了拉萨市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拉萨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了我国不少城市创新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在梳理智慧城市含义与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从智慧人群、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环境与智慧规划建设七个维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客观性强、指向明确、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智慧城市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建设,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建设智慧城市不仅是治理城市问题和城市病的内在需求,也是主动实现城市创新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难得机遇。它可以激发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转变政府行为方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从而使我们的城市运行更高效、更便捷、更绿色、更安全,更和谐。基于此,本文在简要介绍了智慧城市的概念及建设智慧城市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和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不同阶段的风险提出了应对措施,以加快和促进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2.
结合苏州市智慧型交通运输管理信息构建所具备的基础条件,针对存在公共接口、系统整合、信息交互的主要问题,提出对交通运输信息资源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实现信息系统的决策支持和知识管理,最终成为城市交通运输智慧型和"智慧苏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用排列组合的方法,从经费、业务、产权3个方面对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进行探讨,形成单一/多元建设主体与经费统一/分散使用排列组合而成的经费模式,采购、分编、流通组合而成的业务模式,文献资源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的统一与分散/动态与静态/模糊与清晰组合而成的产权模式,以及经费、业务、产权3种模式再组合而成的综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智慧城市建设热潮中,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设能力评估模型,科学地对智慧城市建设能力进行分类和评估。从智慧城市建设能力的四个主要因素出发,构建智慧城市建设能力指标体系,对智慧城市实例进行ward系统聚类,选取决策树的C4.5算法建立建设能力评估模型,并验证模型的科学性。结果发现政策法规完善率、互联网普及率、RD活动经费占GDP比重是智慧城市建设能力差距最显著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估结果提出进行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阿玲 《科教文汇》2014,(8):54-54,56
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匹配于“基于建筑施工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企业参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最终实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智慧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实现人口集聚、财富集聚、智力集聚、消费集聚的新一轮要求;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响应;是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时代体现和具体落实;是21世纪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结构重整,实现财富充分涌流的新兴平台;是支撑现代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效率整体推进的内在动因;是全面更新生产领域、流通领域、消费领域,涉及"自然资本、生产成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深度数字管理;是承载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文明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智慧城市是遍及"生产、流通、消费"、"管理、服务、生活"、"绿色、生态、文明"全方位多层次的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7.
目前针对智慧城市对城市经济效率影响的研究还尚显缺乏。本文基于智慧城市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智慧城市对城市经济效率的影响。本文结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显著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在2012年实行智慧城市试点期间,实施智慧城市战略的城市相对于未实施这一战略的城市的经济效率高出了1个百分点左右。最后本文基于这一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智慧城市建设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对微观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是智慧城市实践和发展必须关注的问题,需要实证检验。本文利用中国2012年开始的三批智慧城市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倍差法,检验智慧城市建设对以全要素生产率为表征的企业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1)试点城市中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显著高于非试点城市中的企业,印证了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否定了“索洛悖论”;(2)智慧城市建设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果随时间不断增强,对东部地区企业的促进作用更强,对于民营企业的刺激效果优于国有企业,且能够缩小企业之间初始效率的差距;(3)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两种方式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从技术创新视角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效果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上呈现异质性。本研究为智慧城市建设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效果提供了实证检验,诠释了智慧城市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系统论认为,智慧城市是由目标子系统、技术子系统、主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就是由更为先进的技术系统武装或改造整个城市系统。上海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技术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和智慧产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初步形成的智慧城市系统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目前而言,编制科学的顶层规划、构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合力机制、强化新兴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完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促进智慧产业快速发展,是深化完善上海市智慧城市系统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