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孔孟之道的斗争中,有千千万万受剥削压迫最深的劳动妇女参加,在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妇女英雄人物,为我国农民战争史谱写了光辉的篇章。正如斯大林所指出的:“在人类历史上,被压迫者的任何一次伟大的运动都少不了劳动妇女的参加。劳动妇女,一切被压迫者中最受压迫的劳动妇女,从来没有而且也不会站在解放运动大道的旁边”。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历史课中讲授原始社会的历史,我觉得应该使学生认识以下三点:(一)私有制、阶级、剥削和国家等不是自古就有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中,阶级社会只占短短的几千年,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原始社会却经历了数十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人人平等的社会里。(二)原始社会之所以是一个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这是由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极度低下所决定的;在这漫长的原始社会时代里,由于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氏族公社代替了原始群,父系氏族又代替了母系氏族,最后出现了私有制,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三)原始社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6,(1):49-52,92
识记:崇高理想要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加深对国情的认识。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生产力的含义、构成要素、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关系的含义、具体内容及相互关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阶级、国家的含义。 理解: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过程。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袁现。原始社会、奴隶制度、封建制度的瓦解过程。 活动: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答: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还是有阶级的社会,但不是阶级社会。因为阶级社会这一概念,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是指一种社会制度来说的。这种社会制度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一个阶级剥削、压迫另一个阶级的阶级对抗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少数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剥削、统治多数被剥削阶级,是一种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在社会发展史上,奴隶社会、封  相似文献   

5.
贾冬玲  程金柏 《中学文科》2005,(1):46-49,91
识记:1.在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现象。2.奴隶制度是最野蛮的剥削和压迫制度。3.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理解:1.简述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阶级和尉家的过程。2.描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表现?活动:采用多种手段获取图文资料.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古代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条件下,资产阶级对英国工人,特别是对妇女和童工的残酷剥削,使工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惨状。恩格斯认为,教育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只有消灭私有制,在未来社会才能把生产劳动和教育结合起来,工人及其子女接受普及教育。大工业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人,也只有在大工业生产条件下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启示女性主义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根源上分析女性受压迫问题。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将性别纳入阶级的概念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把私有制的阶级和男性统治的父权制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女性解放问题的根源。女性主义把妇女问题从社会经济领域转向广义的生理、意识和化领域。女性主义所揭示的是,女性在资本主义与男性中心主义的共同建构的化中受压迫。由此,女性主义提出重构道德价值体系和重建道德内容与道德理论范型。  相似文献   

8.
<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劳动者一无所有为条件,认为:“剩余劳动和这种剩余劳动的产品的被别人占有,即超出工人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须的时间以外的和对劳动的剥削,是到目前为止的一切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社会形态的共同点。”[1](P248)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中,剥削是指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所  相似文献   

9.
妇女问题历来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妇女在社会和家庭里的地位,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广大劳动妇女受歧视、受压迫的现象,是伴随着剥削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反动统治的建立而产生的。历代剥削阶级及其代言人对劳动妇女始终抱着歧视的态度,从不把劳动妇女当人看待。马列主义者代表了被剥削阶级的利益,对于劳动妇女的伟大作用,给了正确的估量。正如列宁指出:“从一切解放运动的经验来看,革命的成败,  相似文献   

10.
一《为奴隶的母亲》写于一九三○年一月,同年三月发表在鲁迅主编的《萌芽》月刊上。它是我国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柔石较为成功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是三十年代左翼革命文艺运动中产生的一个优秀短篇。《为奴隶的母亲》的写作年代是中国社会最黑暗的年代。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劳动人民过着极其贫困和落后的生活。在所有被压迫被奴役的人群中间,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是最低贱的。除了政治的压迫、经济的剥削以外封建礼教、伦理道德、宗教迷信,这些社会上有形无形的毒鞭,无时无刻不在抽打着妇女的心灵。劳动妇女从降生到死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向警予妇女解放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揭示女性受压迫的根源是私有制、以创建社会主义制度为革命目标、无产阶级革命为斗争手段、劳动妇女为革命主力,其思想仍有现代启示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人类向往和谐美好的社会并且坚定地走向和谐美好的社会,这是历史的必然。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莫尔的《乌托邦》,再到马克思的其产主义及其实践,人类经过了艰难的探索。而在《圣经》中描绘的“天国”理想与人类艰难探索出来的美好理想是一致的,这就是无阶级、无压迫,人人平等;无贫富悬殊,无剥削,人人劳动;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谦让和谐。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关注的是女性受压迫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观点,资本主义制度和父权制意识形态造成了对女性的压迫,妇女受压迫的多种根源都离不开私有制,而其中经济因素是关键。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明了妇女争取解放的途径: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德莱塞塑造的嘉莉妹妹在美国文学史上一直是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形象。《嘉莉妹妹》这部小说通过描述女主人公的几次重大人生抉择的故事,探索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男性统治的父权制意识形态给女性所造成的悲剧,揭示出嘉莉的价值取向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决定的,呼吁推翻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父权制世界观,解放女性,从而体现了作者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
反动的《哥达纲领》胡说什么“劳动是一切财富和一切文化的源泉”。马克思针锋相对地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别看这只是一字之差,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斗争的反映。 在阶级剥削和压迫的社会里,广大劳动人民终日辛劳,过的却是“破屋露着天,破衣露着体,破锅漏了底”的悲惨生活,而统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蕴含丰富的思想内容,一方面把人自身的生产纳入社会生产系统中,使唯物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贯穿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进而阐明了两种生产理论;另一方面恩格斯探究女性受压迫的私有制根源,并强调女性解放只有通过变革私有制、参与公共事业及推动家务劳动社会化才能得以实现。《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蕴含的两种生产理论及妇女解放思想对于推动新时代均衡两种生产发展,深化社会性别平等实践、改变传统家务劳动的低质观念,以及完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6.
本刊自本期起,开辟"千万不要忘记阶级仇"的专栏,刊登反映广大劳动人民在旧社会遭受的各种剥削压迫及他们反剥削反压迫英勇斗争的图片,以激发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过去的阶级仇,不要忘记被推翻的阶级敌人始终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不要忘记阶级和阶级斗争.我们要化过去的血泪仇为力量,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红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奋发图强,永远前进.  相似文献   

17.
老子的“人道”指人类社会活动的规范。他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揭露批判统治者剥削压迫人民的“非道”行为,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小国寡民”社会加以美化。他讴歌原始社会的敦朴道德,提出一个以吃饱饭为原则,以慈、俭、不争为主要规范的道德体系。他理想的人格是敦厚纯朴,谦让不争,公正无私的圣人。老子的社会理想是倒退的,但对剥削压迫的揭露和批判又有人民性。他对纯朴道德的充分肯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奠基之作,实现了妇女理论由空想向科学的转变。《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成熟的标志,科学地揭示了劳动妇女受压迫剥削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剩余价值。指明了妇女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和国家一样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随着私有制的出现,产生了剥削,产生了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产生了政党。一切阶级为了动员组织自己的力量,同敌对阶级进行斗争,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就要有代表本阶级利益、集中本阶级意志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这就是政党。共产党代表着无产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的利益,要彻底推翻剥削制度,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解放社会生产力,在全世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民族这个统一体在阶级社会中,是分为阶级的,粗略地说,有剥削阶级,有劳动人民。剥削阶级占据统治地位,掌握国家机器,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对外又打着全民旗号,声言自已是民族的代表,维护其民族利益。这就使得爱国主义因阶级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类型。毛泽东同志说:“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感情,自然也不能例外。在各种类型的爱国主义中,必然具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