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燕 《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6):74-75
综合技术教育思想,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了大工业生产的特性以及现代工业对工人的要求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并予以科学论证的.但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他们不可能详细地论证并付诸实施.后来,在苏维埃布尔什维克党的一些教育学者,如克鲁普斯卡亚、卢那察尔斯基等人的努力下,综合技术教育思想得以完善和发展,并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在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对苏联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语丝     
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生产者,他们懂得整个工业生产的科学基础,而且其中每一个人都从头到尾地实际阅历过整整一系列生产部门。——恩格斯只有同时能给学生以普通教育、综合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校,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既深刻理解科学基础知识、熟悉生产的一般原理,又掌握了一定的职业。  相似文献   

3.
1892年,恩格斯在一封信中曾指出,“看来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这一论断,说明了党内斗争的重要性和意义,是对无产阶级改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在那人妖颠倒的十年动乱时期,恩格斯的这一科学论断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是我国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科学内涵是解决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理论前提和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主要包含教育公平的崇高理想、基本要求和实现条件三个方面。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崇高理想;受教育权利平等、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是基本要求;生产力发达、政治平等和法制完善是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意义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在《教育研究》上发表的《马克思论个人的全面发展——纪念〈资本论〉发表150周年》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历史性地考察了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条件下,工人变成了机器的工具,智力受到摧残,造成了个人的片面发展。但大工业生产又要求个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是造就个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马克思的科学论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为  相似文献   

6.
資产者唯恐其灭亡的那种教育,对絕大多数人來說不过是把人訓練成机器罢了。……共产党人幷沒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他們仅仅是要改变这种影响的性質,要使教育摆脫統治阶級的影响。 馬克思、恩恪斯:《共产党宣言》(一八四七年十二月——一八四八年一月), 《馬克思恩十齐斯选集》第1卷第268-269頁。但不管怎样,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級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他们知道,首先应当使工作的儿童和少年不受现代制度破坏作用的危害。这只有通过变社会意识为社会力量的途径才能办到,而在目前条件下,只有通过国家政杈施行的普遍法律才能办到。工人阶級要求施行这种法律,决不是巩固政府的权  相似文献   

7.
研读恩格斯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文献,提出恩格斯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即教育本质论、教育发展论、教育权威论、教育全科论、教育方法论的观点。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教育性质、特征的区别,教育对象的历史发展性、人的发展决定因素、人的全面发展条件,学校权威和服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权威与自由的相对性,主张进行智力、军事、体育、美学、技术教育,批判资产阶级教育方法,提倡无产阶级教育方法等方面分别论述了教育本质论、教育发展论、教育权威论、教育全科论、教育方法论。恩格斯的教育方法是一个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内涵丰富的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8.
终身学习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对自身发展的最高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概念,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社会分工使工人片面发展,但现代大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者的全面发展,并为之创造了条件。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晚年对于社会发展方面问题的独到见解,是他一生思考社会发展问题的理论结晶.在恩格斯晚年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恩格斯敏锐地观察到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和股份公司的兴起等一系列资本主义新现象;社会历史条件发生变化,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活动也应有所转变,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斗争新形势,恩格斯对无产阶级的斗争策略进行了灵活的调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恩格斯不但没有放弃共产主义信念,反而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1883年马克思逝世时,恩格斯已是六十三岁的老人。年迈而精力充沛的恩格斯担负起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整理马克思大量遗稿的艰巨历史任务。恩格斯晚年所处时代与他青年时代的社会状况有很大的不同。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策略做出了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人类劳动的发展史。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的劳动,按照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关系,区分为劳动者从属于劳动即异化劳动的阶段和自主活动的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劳动者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也显著提高。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劳动中仍然存在异化劳动现象,劳动问题依然是个热点问题。因此,对劳动向自主活动转化的内涵、条件及意义进行解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劳动既是劳动者个人赖以生存和身心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是我国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紧迫需求,也是高职教育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在明确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的不足及主要原因,提出了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策略和途径,并以具体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展现了基于劳动教育的课程改革思路和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3.
惠州外来农民工已占了惠州劳动力的1 成, 他们优化了惠州的产业结构, 使第二、三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 为惠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 亦给惠州带来一些社会问题。为此, 必须在实践中针对农民工的现状, 以科学的发展现以统筹解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理论根基。从儿童时期起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教育观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始终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学前劳动教育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促进幼儿智力和知识的提高,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是进行幼儿道德教育的根本途径。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幼儿劳动教育体系,是将幼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教育目标是构建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劳动教育要与“三个课堂”相结合,以“三个课堂”的模式,加强新时代应用型高校劳动教育,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第一课堂”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第二课堂”学思结合,知行转化;“第三课堂”紧扣时代特点,用“互联网+”宣传劳动精神。  相似文献   

16.
德国工业社会向服务型社会的转型、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和劳动者自身的变化,要求劳动力市场具有相应的灵活性。传统的从一而终的职业将被消解,工作内容以任务为导向。劳动力市场的这种"去职业化"的趋势,对于德国职业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要求重建高度个性化的大职业形象。  相似文献   

17.
劳动教育是人改造外部世界,满足人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文化实践。"劳动崇拜论""劳动决定论""劳动终结论"和"劳动起源论"批判和中外教育史上有关劳动教育的论争揭示了,文化是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本质,劳动教育研究需要文化研究。"劳动""文化"和"教育"在词源上有共通之处。劳动教育,作为文化实践,是通过物质、能量转换改造自然的"化育"和通过信息、符号改造社会的"教化"的统一,蕴含价值-规范、行为-作用、语言-符号、知识-技术等不同的文化层级和实践综合。劳动教育有文化唯物性,也就是具有物质生产性和面向社会现实的大众文化性。劳动教育有文化启蒙价值,它是解放所有人的文化启蒙,是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文化的知识文化启蒙。总之,劳动教育的文化本质和实践充分呈现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转换,以及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造的过程,是劳动的"教育性"与教育的"劳动性"、体力劳动教育与脑力劳动教育、化育与教化、精英与大众、理论与实践之间历史的、现实的、社会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在他的人性论和个性观基础上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他主张通过革命改造社会,然后达到"个性解放和个性发展"的目的。同时他认为改革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他把"真正共产主义者"作为一种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格理想,并多方面论述了其独特的时代和阶级特征。毛泽东的这种"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对他早年"新民"思想的扬弃,同时也对他建国后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农村教育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应把农村教育提到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强化政府行为,加大教育投入,完善法律保障机制,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费制,重新定位农村教育的目标与方向,调整教育结构,改革教学内容,提高师资水平,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加强农村成人教育,使农村青壮年能在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进程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为农村地区城镇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