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默之页     
杀了我也要睡老师最好午睡。学生问他书上“宰予昼寝”一句怎么个解法?老师说:“这句话,别人不一定解得通。我告诉你吧,宰,就是杀;予,就是我;昼,就是中午;寝,就是睡,合起来就是:‘杀了我也要午睡!’”(注:“宰予”是人名,孔子的学生)现代造句完美:我想,只要我再稍微具有一些谦虚的品质,我就是个完美的人了。自信:我做过很多愚蠢的事情,但是我毫不在乎,我的朋友把它叫做自信。接受:在因特网世界,你的女朋友可能是一位男性,而你的男朋友可能是一位女性,这很痛苦,但你得接受。整容:生活真是没劲,上个月我的一个哥们儿向我借了4000块钱,说要去做…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对孔子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篇》)这句话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是认为“这句话与‘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史记·滑稽列传》所载西门豹之言,《商君列传》作‘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意思大致相同,不必深求”(杨伯峻《论语译注》第87页)。具体解释为,对于老百姓只可以  相似文献   

3.
本刊2013年第7期,卷首黄吉鸿的《那天清晨》展示了“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的教学环节:当学生反复朗读这句话后,黄老师引导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进而领会儒家的重要思想“,f-”。忽然,一位学生质疑孔子的做法:“他不能光想着人啊!对马问也不问,怎么能说他仁爱呢?”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们顿时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4.
李万刚 《中学教育》2006,(11):62-62
一部《论语》,孔子对学生绝少恶言恶语,多为鼓励启发,不过也有例外,其中一次就是对宰予。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枵也”。宰予到底干了什么,引得孔子对他如此失望呢?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昼寝”。  相似文献   

5.
私淑     
这是一则关于教学方式的掌故。‘私淑’一词,既指一种教育方式,又指一种学习方式,它源自《孟子》一书。《孟子·离娄下》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这句话的大意是:我没能赶上做孔子的弟子,亲受其业,我是因崇仰他的道德学问,而间接地学取孔子之道的人。淑:善的意思。私淑:即私  相似文献   

6.
这节课要进行《愚公移山》的字词讲解。我讲到:“‘投诸渤海之尾’中的‘诸’字是‘之于’合音,所以这句话即是‘投之于渤海之尾’,这样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白了。”我再次强调:‘诸’为‘之于’合音。  相似文献   

7.
开心一刻     
该不该受罚小青问妈妈:“一个人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而受到惩罚?”“当然不会。”妈妈答道。“挨骂呢?”“也不该挨骂,小宝贝。”妈妈温和地说。“那么,谢天谢地。我今天没有做功课。”Email:xuyunli006@sina.com 该不该受罚小青问妈妈:“一个人会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而受到惩罚?”“当然不会。”妈妈答道。“挨骂呢?”“也不该挨骂,小宝贝。”妈妈温和地说。“那么,谢天谢地。我今天没有做功课。”《论语》歪解一天,小青早自习睡着了,而他的同桌正巧读《论语》里那句:“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有个叫宰予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我在讲《给颜黎民的信》一文时,关于“读书这件事是分几层意思说的”这个问题,有学生提出是分两层意思说的:第一层讲不要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第二层是讲不要专看文学书。而第二层又分别讲了要了解科学常识和看看世界旅行记。这种意见跟参考书,跟后面一篇课文《读书笔记》的内容都不相同。我请这个学生讲出理由来,他说:“课文第三段开头有个‘其次’,就是第二的意思。如果说读书讲了三层意思,那么第三自然段讲的“看看世界旅行记”应是第三层,那就要用‘再次’。很显然,这个‘其次’是第二层意思‘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当中的第二点。”  相似文献   

9.
大家都知道《论语》是记录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的著作,不过,今天出版的可是2006年最新版《论语》!第一页:“孔老夫子”新版《论语》的作者就坐在我的后排。他姓孔名博,自号“孔老夫子”。他常常在我们面前吹嘘:“孔博,孔博,博学多才的孔老夫子也!”再看他鼻梁上那副金丝眼镜,还真有点文质彬彬的学者风度。其实,这全是糊弄人的假象!他那个猴子屁股呀,没一分钟是安稳的。所以,我的同桌梁竹萧送给他一句评语:“上知天文会捡瓦,下知地理会掏沟。”第二页:“请叫我的新名‘杜嘉威’”这两天,孔老夫子不管见到谁,第一句话就是:“请叫…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和他的一些学生的言行的书。《论语》的“论”念lún,是编集起来的意思,“语”就是语言的意思。把这两个字串起来说就是:将有关言论编纂成书。关于《论语》书名的这种解释,很早就有人说了。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  相似文献   

11.
在孔孟之乡教书,不可不拜读圣人之书。虽然每次都神情肃然,恭谨默读,但仍有不以为然处。斗胆把它们写出来,我想曾主张“各言其志”的教育鼻祖孔子亦不会怪罪吧!《论语·公冶长》中有这样一则:“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一肚子教育经,不知为中国封建社会培养了多少人才。然而他的一句“朽木不可雕也”评价宰予的话,竟被后人引为经典,再加以发挥,却坑害了一代代学子。当然这件事,不似表面那么简单,结合《论语》前后内容可以看出,宰予对孔子的学说存有异端思想,所以受到孔子的斥责。…  相似文献   

12.
女儿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就问过我:“爸爸,什么叫‘女大不中留’?”我听了一吓,心想,鬼丫头,这么小就想嫁人了?忙说:“你问这干嘛?”“我从书上看来的。”“什么书?”“你桌上的那本,嗯……《西游记》。”“胡说,《西游记》里没这句话。”“哦,不,嗯……是《西厢记》。”“《西厢记》?你现在就看这种书了,嗯?”“爸爸!”女儿不耐烦了,“你说嘛,我是看不懂嘛,我也快长大了嘛,我就是要问问什么叫‘女大不中留’嘛!”“你说呢?”我反问道。女儿想了一想,就像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问时那样认真地说:“我认为‘女大不中留’的意思就是……嗯,就是………  相似文献   

13.
<正>我曾经听过一个初中语文老师的公开课。课讲得不错,但她讲到一个人要有志气时,板书出一句名言:"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有学生提问:"‘子罕’是什么意思?为何写了‘论语’还要写‘子罕’呢?"老师不假思索地回答:"‘论语’是书名,‘子罕’是孔子的学生名。孔子有很多贤弟子都带‘子’字,如子路、子贡、子张、子游等等。‘子罕’也是《论语》这部书中的一个章节,所以这样标示。"  相似文献   

14.
《论语·雍也》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这体现大教育家孔子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教育的朴素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我在家要是敢那么‘得瑟’,用我老公的话讲,他会‘焚书坑儒’的!”. “你会几岁教你的孩子背《论语》?”这是于丹现在不断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有人想象于丹在家一定是跟老公吟诗作画,女儿坐在床上晃着小脑袋背《论语》。于丹听后大惊,直接用“可怕”来形容这样的场景。她说:“我在家要是敢那么‘得瑟’,用我老公的话讲,他会‘焚书坑儒’的!”  相似文献   

16.
上三年级《矛和盾的集合》那一课,我让学生背诵最后一段:"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我问:"这句话里的‘长处’怎么理解?"王良镜说:"就是一个人的优点。"黄兴镇说:"和它意思相反的是‘短处’!"  相似文献   

17.
教学个案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课前备课时.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学生单从表面理解.一定会“离题万里”.故在教案设计时特别作个批注。果不其然.当学生读到“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时.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碰壁’是什么意思?”我没急着回答,而是笑着对大家说:“问得好.‘碰壁’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掀起了议论热潮:  相似文献   

18.
《论语·八脩》:“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段孔子与子夏的对白颇为后人疑议。究其原因,乃在于其有多重阐释,实为解释学之经典范例,试刍议之,以为引玉之砖,引为学者们所注意。子夏被孔子认为是弟子中可以与之“言诗”的,孔门四科中,子夏被列为“文学”之属。《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朱氏彝尊《文水县十子祠堂》记曰:“徐防之言:‘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  相似文献   

19.
学贵有疑     
学贵有疑 ,小疑小进 ,大疑大进 ,不疑则难进。问题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问题就没有认识上的进步 ;有了问题 ,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也就活跃起来了。例如 ,我教小学语文《詹天佑》这一课 ,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时 ,有个学生举起了手 ,说 :“老师 ,我还有个问题不清楚 :我认为课文中‘他就是詹天佑’这句话中的‘他’用得不妥当 ,因为‘他’指的是青铜像 ,而青铜像是物不是人。可课文为什么这样写呢?老师你同意这样的写法吗?”确实 ,这个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颇令人费解 ,带有一定的争议性。但我并不急于告诉他答案 ,而是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议论 ,不…  相似文献   

20.
我在教鲁迅的《七律·自嘲》时,问到“运交华盖欲何求”是什么意思,有一学生突然答到:“它的意思是说鲁迅这时行了桃花运,乐得不再想别的了。”话音刚落,全堂大笑。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学生是有意捣蛋,但不可否认他对这个问题做了相应的思考,否则他不可能知道“华盖”指的是一种运气,也不可能懂得“欲何求”是“还想求得什么”的意思。我没有批评这位学生,而是接着他的话说:“有位伟人说过,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有一位伟大的女性,谁说人交了桃花运就不会再有所成就呢?况且鲁迅此‘华盖运’非彼‘桃花运’。算命术认为,和尚交了‘华盖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