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创建创新型实验室,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基地,是成果转化的基地,也是高层次科技决策咨询的重要场所。高校实验室应该面向国家创新体系,全面开展实验室的改革创新活动。建立一个观念新、体制新、机制新、功能强大、队伍精干、产学研为一体的创新型实验室,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是美国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人才吸纳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和技术转移机制为科技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探讨美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机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国家实验室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人才培养与交流机制、先进的评估评价机制、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机制以及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关于创新思维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前夜,随着知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充分彰显,世界各国都把知识、技术、制度创新放置于战略性的高度。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加强对创新过程和创新思维的研究,以提高创新及其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从哲学的角度揭汞创新思维的特征、根据及其培养途径和方法,必将为研究、培养创新思维奠定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实现科技创新和促进成果转化是高校的职能和使命。国外大学产出高质量科技成果并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作为西班牙著名高校,巴塞罗那大学应势所需,顺势而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成立促进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专门机构、建立大规模科技园区和科学技术中心保障支持、积极组建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并明确激励机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模式,使学校成为名副其实的研究密集型大学,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先进经验为我国高校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如何发挥实验室创新功能、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始终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以高校实验室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例,提出将高校实验室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深度结合,构建二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协同机制。研究认为,协同机制能够有效发挥实验室创新功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获取技术竞争优势。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亦可反哺高校实验室创新,为实验室创新提供精准市场导向,提升研究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6.
面向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分析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提出面向国家创新体系的实验室管理创新包括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创新、资源管理创新、人员管理创新和管理制度创新。做好实验室管理创新工作,不仅有利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而且有利于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国内高校相较于国外高校的知识产权质量差、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无法将高校现有科研成果向商业应用转化,形成闭环。在高校成果的商业化转化中,高校创新的优势决定了高校应以原创性研究成果和创意提供为切入,商业化应用的特点则决定了应以成功的商业应用评价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有效性,同时,高校应以明确的导向鼓励教职工和学生的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高校在闭环的前端应解决好创意创新的动力能力问题,与制造业的需求对接,加强高校教职工的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提升创意能力;完善创新成果的法律固化,包括由高校专业机构决定是否将创新成果进行法律保护,明确高校师生对创新成果披露义务、由专业机构评价高校创新成果的商业化转化价值等。此外,高校要做好与企业的对接,完善后端闭环流程和服务,充分释放高校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新成果转化动力。  相似文献   

8.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12):I0001-I0012
特约专栏——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期一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张文桂,李晓宇,郭剑1-1完善实验系列职称评聘体系,促进实验人才队伍建设李五一,孙健1-3高校实验室人员定编与职务聘任的改革与实践贾延江,林明河,骆腾,等1-6以人为本,加强高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赵庆双,闻星火,李明,等1-9——创新人才培养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并重,培养创新型人才罗正祥2-1麻省理工学院培养创新人才特色做法的分析研究蒋景华6-1把实验室的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财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蒋景华7-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现代生命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现状的分析以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分析,针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瓶颈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相应研究成果结合国内外高校的做法,得出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一定措施,进而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建立创新基地,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面对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也要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实验室不仅要成为一个实验场地,同时还要成为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课堂。本文就高校创新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承担着较多的科研项目,产出了大批科技成果.从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视角出发,探索构建教学、科研和创业三方互动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力求破解科技成果转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难题.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科技创新成果丰富,科技创新具备坚实基础和内在活力。目前,职业教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落实不够,创新人才培养、社会经济进步、科技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创新成果转化,应建立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平台。  相似文献   

13.
建设创新实验室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最佳场所,该校在建设创新实验室过程中,瞄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根本目标,形成了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载体、采用自主式探索型学习模式、以"导师制"为主要培养形式的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组织学生参加高水平的学科竞赛成为实验室发展的强力"推进剂",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创新实验室实现良性运行,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山东高校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山东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山东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以发挥科技创新成果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计划的建议提出:“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长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什么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创新经济理论中的科学成分值得我们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借鉴和运用。本通过对创新经济理论内涵和现实作用的分析。阐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更需要创新,其本质更有利于创新。创新对推动科技进步及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方向,实验教学是学生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教学环节。实验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巩固创新知识、培养创新情感、锻炼创新意志和鼓励创新行为。高校应当从提高对实验室的新认识、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新机制、拓展实验室的新功能、发挥实验室教师的新作用、创建实验室多元文化的新载体等5个方面,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推动实验室建设的转型升级,进而改进和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素养。  相似文献   

17.
邱国霞  李胤 《文教资料》2008,(6):160-162
加强高校的科技创新工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对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从政府、企业和高校三个方面分析目前高校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三者之间要相互协调,政府要改革投资体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投资体制;企业要增强主体意识;学校要建立科技成果激励制度,创建技术孵化体系,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才能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8.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必然涉及到高校、政府和企业等诸多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合作不协调必然会导致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方面的诸多问题。针对目前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中的各种机制问题,我们分别采取改进各种机制方面的对策和措施,能够对未来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以及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9.
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是多要素组成的整体开放系统,是一个各种要素相互综合、相互配套的过程。我国高校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运行机制,存在着成果转化不畅,质量不高,管理体制落后,效益不理想等问题,导致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化工作障碍重重。要克服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良性运行中存在的难题,发挥河南高校在科技创新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主力军作用,就必须开展河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良性循环的生态运行机制研究,构建出科学有效的河南高校科技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的生态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我校创新实验室为研究平台,论述了开放式创新实验室的意义,给出了近年来实验室建设及运行上的一些具体做法及取得的一些成果。从近年的运行效果来看,这些做法值得巩固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