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第一次下野后,蒋介石选择出游日本,其主要目的是想走东京路线,其次是为了宋美龄的婚事?在研究蒋介石出游日本这一事件中,有两个因素应该考虑:其一,当时的蒋介石为亲日派分子;其二,这次出游事件发生在东方会议召开后不久,中日关系正日趋紧张。在出游日本的整个过程中,蒋介石在订亲、培植友谊等方面都比较顺利,但在访日的重头戏——田中会谈上,蒋介石没有得到他所想要的东西——日本应支持他北伐,统一全国。因此,可认为,这次出游日本是失政的。在此之后蒋介石的亲日态度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
星新一的作品是常读常新的. 日本作家都筑道夫说:"即使读他十年前的作品,也决不会有丝毫陈旧过时的感觉."这和星新一的创作方法分不开.他的作品常常不涉及具体的地点、环境、年代、事件和人名,剔除了那些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渐趋陈旧的因素.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星新一总是"通过作品来说话".他说:"与其写出故弄玄虚、深奥莫测的‘天书'来让评论家煞有其事地作一番解说,还不如把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作品直接交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评判."①所以,星新一的作品不仅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还能经受得住地域的考验.这使我以一位中国当代读者的身份来细读<喂--出来>,依旧共鸣颇多.  相似文献   

3.
正七七事变前的几年间,蒋介石的对日政策经历了重大变化:从"攘外必先安内"到停止内战、合作抗日。为什么蒋介石的对日政策会在几年内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他长期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因有二:一是看不到中国民众中蕴含着的巨大抗日潜力,并且害怕它,因而对经济实力和武器装备远为强大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充满恐惧;二是对国内异己力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疑忌太深。因此,总希望日本的侵略能够适可而止,并期望  相似文献   

4.
茅盾在他的回忆录《中山舰事件前后》中,谈到中山舰事件发生后,3月19日深夜,毛泽东在同茅盾一起找过苏联军事顾问团之后,曾对他说:这几天我都在思考。我们对蒋介石要强硬。蒋介石本来是陈其美的部下,虽然在日本学过一点军事,却在上海进交易所当经纪人搞投机,当时戴季陶和蒋  相似文献   

5.
张殿兴 《历史教学》2007,2(12):50-54
汪精卫离开重庆之前,蒋介石对其与日本的勾结是有所察觉的,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汪叛逃至河内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蒋为争取汪"回头"是尽了力的,希望汪能够断绝与日本的联系,暂时出游欧洲.尽管汪精卫在局势不明朗之时也曾有游历欧洲的"一闪之念",但强烈的领袖欲与长期的压抑感,以及对抗战前途的错误估计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驱使他继续与日本进一步勾结.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蒋采取断然措施,却误中副车.尽管此后蒋又做了种种努力,但都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6.
汪精卫离开重庆之前,蒋介石对其与日本的勾结是有所察觉的,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汪叛逃至河内的最初一段时间里,蒋为争取汪"回头"是尽了力的,希望汪能够断绝与日本的联系,暂时出游欧洲.尽管汪精卫在局势不明朗之时也曾有游历欧洲的"一闪之念",但强烈的领袖欲与长期的压抑感,以及对抗战前途的错误估计和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切实际的幻想,驱使他继续与日本进一步勾结.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蒋采取断然措施,却误中副车.尽管此后蒋又做了种种努力,但都于事无补.  相似文献   

7.
<正> “中山舰事件”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国民党书刊历来污蔑说:这次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一次倒蒋阴谋”;我党也一直宣称:“这是蒋介石一手制造的反革命活动”。事实真相究竟怎样?弄清它,有助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一、事件前中共与蒋介石的关系。中山舰事件发生在1926年3月18日至20日,故又称“三·二○事件”。总的来看,中共与蒋介石的关系在事件前还是比较密切的,蒋介石也确实以左派面目出现。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前后,蒋介石领导国民革命军镇压了商团暴动,进行了两次东征,平定  相似文献   

8.
张玉芬 《天中学刊》2010,25(3):111-114
甲午战争的胜利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成为日本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这次战争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加速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日本军国主义的膨胀.甲午战争10年后,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成为远东一霸,跨入世界强国行列.  相似文献   

9.
诺门坎事件是1939年日本和苏联之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这次冲突以日本的失败告终,而这个结果对日本的侵略方向产生了重大影响,直接促成了日本由北进转为南进.  相似文献   

10.
日参省乎己     
正2月13日晴《荀子·劝学》中有一名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千百年来,这句话一直在警醒着世人,那就是留一只善观的眼睛并不断地反省自己的重要性。历史人物如此。晚清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每次进谏时,应者如云。其原因不仅仅是他位高权重、为人亲和之故,更重要的是他善于反省。过去的曾国藩并不擅长应酬周旋,所以难得风雨调顺,经常气闷。后来曾国藩便将白天发生的事情晚上写下来,并加以理性客观地评论,第二天早上,再将日记交与兄长友人评阅,其诚恳与大度渐渐赢得同僚的赞许。这正如唐太  相似文献   

11.
对日妥协是建立在对当时国际形势分析、预测基础上的对日战略总构想的组成部分 ,战前的对日妥协与全面抗战后的“苦撑待变”本质上是一致的 ;对日妥协是基于当时中国国情与悬殊的中日力量对比考虑的权宜之计和拖延战术 ,其目的是“以妥协换时间准备抗日” ,本质是立足于最后的“打”的妥协 ,它与以往历届中国政府的对外妥协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尽管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阶级本质使蒋介石及南京政府具有独裁、反民主、反共反人民的倾向 ,但鲜明的民族主义立场会使他最终走上全面抗日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对国立中正大学的创办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立中正大学之所以设在江西,这与蒋介石在北伐、"剿共"时期结下的深厚的江西情是分不开的。蒋介石在中正大学的筹划、创办过程中给予了大力的财政和精神支持,并帮助扫除了创建中正大学的重大障碍。抗战胜利后其亲自巡视中正大学,并准备亲自办校,提高了中正大学在全国的地位。同时,蒋介石与国立中正大学之缘,也是其20年来深厚的江西情的缩影,并贯穿了其一脉相承的三民主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历史事实剖析蒋介石对意识形态建构的态度,观察蒋介石对国民党意识形态的建构,可知:蒋介石时期的国民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从来都是杂乱无章的。这也是国民党最大的问题之一,此问题也成为国民党在1949年最终失败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将探讨蒋介石如何建构"蒋记"的三民主义,并探讨其意识形态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14.
1923蒋介石受孙中山委派,作为"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访问苏联。通过记述蒋介石访苏的背景、经历、观感,他访俄前由师法苏俄到访俄后对苏俄应有事实与主义之分转变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些原因对我们认识蒋介石这一时期的思想面貌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33年的热河危机是考验蒋介石抗日与"剿共"战略选择的重大事件。热河危机初期,抗日优先于"剿共";热河沦陷时,抗日与"剿共"两难;热河沦陷后,中国军队进行了长城抗战,同时第四次"剿共"失利,蒋不得不同意与日本签订《塘沽停战协定》。蒋介石两难选择的原因一是自身尚未树立权威,难以号令全国;二是共产党的"左"倾主张与实力快速发展;三是国联不能有效制裁日本与切实援助中国。此后,蒋介石通过第五次"剿共",个人权威逐步树立,军令政令逐步统一。在民族危机不断深重的环境中,抗日成为蒋停止"剿共"与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在反蒋派的逼迫下再次下野。继任的孙科政府,因得不到实力派的支持,面对日军的侵略也一筹莫展。为应付内外交迫的形势,孙科政府在外交上提出了对日绝交方案。然而,孙科政府的对日绝交方案不仅违背了宁粤和会既定的外交政策,而且对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政治地位也造成威胁,因而遭到蒋、汪的联手否决。孙科政府对日绝交方案的提出与否决,表面上是宁粤双方外交政策分歧的结果,实质上则是国民党派系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初期,蒋介石对于陶德曼调停,先是委婉拒绝,继而表示有条件接受,最后拖延作答,前后三次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这主要是受当时战争局势、国际形势、和谈条件的变化以及自身策略考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蒋介石与冯玉祥从义结金兰到最终决裂,关系几经转变。在抗战时期,蒋冯关系呈现缓和,冯服从蒋的领导,蒋尊重冯的意见。在民族危亡关头,冯不断激励蒋坚定抗战决心,注意维护蒋的领袖地位和尊严,也敢于批评蒋的不足,冯的工作对抗战的贡献同样是巨大的。冯对蒋的服从和支持,是以蒋坚持领导抗战为基础的。抗战以后,蒋坚持内战,蒋冯政见不同,乃最终分道扬镳。  相似文献   

19.
在梅兰芳1919年访日后不久,日本浪花座迎来了赵碧云一行。在梅兰芳1924年第二次访日后的翌年,帝国剧场又邀请了绿牡丹一行人的访日公演。前者反响平平,后者却一举成功。二者作为梅兰芳带动下的访日公演,是梅兰芳访日公演的影响研究的重要环节,以往却多被忽视。而浪花座场所之旧、剧目之旧,演员未能“入乡随俗”的安排,都是赵演出反响平平的原因。绿的成功,也离不开梅兰芳此前两次演出的铺垫,日本知识分子对于京派海派京剧的对比与宣传,旅居北京和上海的日本人的中国戏曲印象铺垫,时代变化这些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的促成,才使得绿牡丹几经磨难后,顺利成行且一举成功。  相似文献   

20.
黄遵选与《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对日本明治维新的情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介绍,为中国近代的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蓝本,是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黄遵宪在了解日本的同时也在改造自己,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巨变促使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既与爱好和平的日本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对日本的侵略性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在对外交上主张对日本采取强硬政策:趁“今日本国势未定,兵力未强,与日争衡,犹可克也”。否则,“隐忍容之,养虎坐大,热将不可复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