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仔细观察现有的中职学生,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许多人整天耷拉着脑袋,自己都不知道在想什么.“关”在学校里,他们讨厌我们的“规则”教育,而到了周末或节假日又不知该到哪里去、做些什么,以至于没放假时盼放假,而假期还没到,又提前跑回学校来.问其原因,他会无精打采地说:“老师,在家待着实在没劲儿.”这群学生整天软绵绵地,给我们的教育与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人是教育的、受教育和需要教育的生物。教育是一种关怀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的活动,其真实意义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而进行的社会活动。"那么,教师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相似文献   

3.
<正>"亲其师,信其道",大意是亲近他的老师,相信他的道理。要想教育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就要让学生亲近你,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爱的指导下将智慧的光芒发挥到极致。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想得到学生的亲近并且成为学生信赖的好老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本身,我们要从这些方面努力。一、爱人者,人恒爱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责任在于"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其  相似文献   

4.
师心如枕     
很多时候,我觉得师德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需要我们微微地“拿捏”一下,比如:面对已经不用了的学生作业本子。教育主管部门的期末考评让老师们无法自作主张把学生的作业本子提前发还给他们,而等到被告知哪个班级的作业将作为学校的颜面送检时,学生已经放假回家,绝大部分的作业本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原有语文评价制度的全面审视,我们探究了新的语文课程考核评价方法,体会到了新方法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冲破考试的“围城”,还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如何才能冲破这个圈子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转变教师旧观念,树立课程新理念进行语文形成性考核评价的探究,首先要教师树立正确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发展的角度去看教育的未来,消除多年来以考试为“核心”  相似文献   

6.
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在教育界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也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作为一名教师,我更深体会到:教育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更悟出了:新时期的班主任应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心灵呵护"。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在教育界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参加课改以来,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更悟出了: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应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心灵呵护"。  相似文献   

8.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也就是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成才,而德行是学生成才的根本,这是一切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9.
近期,我到香港、澳门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教育考察。这是一次探索之旅,更是一次成长之旅。从校长的办学理念到教师专业成长,从课程设置到环境营造,从课堂教学到国际交流,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什么是国际化的办学视野,什么是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优质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有了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师,才能培育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生本视角的反思既是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又是教学反思的本真和最终归宿。从学生的角度反思教学的得失,乐于关注学生,善于和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并能在反思的基础上大胆改进,摒弃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习惯化了的教学方式,这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爱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为了学生的一切,应立足于生本的角度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让学生成为我们教学反思最丰富的资源,使教学自然真实,利索纯朴。  相似文献   

12.
记得从书中看过一句话:"最好的教育是不着痕迹的教育,最好的爱是不着痕迹的爱。"这句话完整而深刻地诠释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最终应当用怎样的心态来实现教育的目标。教育工作不是一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空洞口号,而是一种踏踏实实的付出,更是一种与学生贴心的相濡以沫。作为一名教师,追求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才是终  相似文献   

13.
关怀伦理学提倡关心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基石,为我们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这一教育理念要求师生间必须建立关心者与被关心者的关系,教师必须以关心者这一榜样的身份出现,让关怀成为师生情感的纽带,与学生进行真诚的对话与沟通,构建关心型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一要求,语文课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相应地,我们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更新。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如何把这抽象的理念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呢?我个人认为注重学生的发展,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尤为重要。语文教育具有终身教育的性质,语文教育也应把人文关怀,人文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育工作者高喊“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要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应有的发展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尖子生”自不必说,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培养其良好的素质,确实足件不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能依据他们的心理,灵活巧妙地对症下药,投入更多的爱心和关怀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先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再是学校要发展,教师要提高,学生要进步,现在又明确提出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学业优秀,个性鲜明的办学目标。围绕这些理念,我的头脑中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即我们进行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历史教学的意义何在?学生学习历史的价值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个学生基本素质,让学生尝试到锻炼的愉快、竞争的刺激,合作的欢乐,体验到勇敢与顽强,胜利与失败,挫折与勇气,拼搏与成功所带来的兴奋与快乐.体育教育也是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理念出发.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创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学校体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应营造具有创新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活泼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职业学校当前正在大力推行规划职业生涯教育,加强专业建设,打造精品课程,创新教学方式,关注教学质量,所有这一切是为了什么?如果说这样做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固然不错,但又未免太笼统了些。笔者以为,应该根据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来审视我们的一切工作。确切地说,职业学校应该是为提高未来从业者的职业生命质量和水平奠定基础。当我们规划专业设置的时候,当我们更新课程内容的时候,当我们设计教学方案的时  相似文献   

19.
罗耀晟 《陕西教育》2004,(10):25-25
作业批改的“环保”就是指教师批改作业要科学规范,体现人文关怀,能启迪激励学生热爱学习完成好作业。作业是学生每天耕作的田地,作业的环保,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如何让作业“环保”呢? 一、以身示范、兢兢业业是作业批改的“阳光雨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教  相似文献   

20.
正这个学期,我在班上进行了"孝心温度计"感恩活动。我教的是住宿班,周末放假的时候,我布置了一个神秘任务:返校时每人从家里带一个生鸡蛋来,我们要进行孝心大测试活动。话刚说完,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学生们议论纷纷:老师又出什么怪招了?费了很大劲儿才让教室里安静下来,我宣布任务要求:让这个鸡蛋随身跟你21天。在这21天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