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陇川县民族小学是一所县直属示范性全寄宿制小学,是云南省17所民族小学之一。学校始建于1976年,主要面向全县各乡镇招收读完三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及偏远山区的贫困汉族学生。学校经过30余年的风雨历程,已成为一所办学经验丰富、师资  相似文献   

2.
抓住特点办出特色———寄宿制民族小学学校管理点滴□吕昆池寄宿制民族小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或少数民族相对聚居的地区独立建制的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体的住宿就读在校的全日制小学。我省独立设置的寄宿制民族小学有321所,在校学生43759人。举办寄宿制民族小学是...  相似文献   

3.
百色地区发展寄宿制民族小学的思考黄爱逊创办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是全国不少边远地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特殊而又重要的举措之一。本文将根据百色地区发展寄宿制民族小学取得的经验、教训,论证百色地区发展寄宿制民族小学的必要性、可行性,并针对存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教育》2013,(1):2+49-50
云南省德宏州陇川县民族小学1976年建校,地处祖国西南边陲。1983年,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民委将陇川县民族小学正式确定为云南省16所省定民族小学之一。学校面向全县各乡镇招收读完三年级的少数民族学生及偏远山区的贫困汉族学生。学校开设民文课(傣文、景颇文、载瓦文)。  相似文献   

5.
罗显文 《四川教育》2006,(1):F0002-F0002
盐源县民族小学创建于1993年,是县直属重点寄宿制小学。  相似文献   

6.
禄劝县是山区民族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0%;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28%。几年来,禄劝在没有民族中学、民族小学的情况下,根据实际,挖掘潜力,开办了民族高中班、初中班,在小学开办了寄宿制、半寄宿制高小班;在部份有条件的学校开办了民族学前班,通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有本地特色的民族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力兴办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落实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搞好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做好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管理工作是关系寄宿制中小学生存和发展及提高教育质量的大事,是为民族地区培养合格劳动者和各类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推进民族地区寄宿制中小学的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关注寄宿制学生,提高民族教育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地区的特点决定了民族地区的中学是以寄宿制学生为主。寄宿制学生的特点--远离父母独立生活,信心相对不足,自尊心强。关注寄宿制学生的意义--寄宿制学生教育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寄宿制学生教育关系到“发展民族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大事。关注寄宿学生的措施--生活上关心,品行上严格,树立远大的理想;着眼基础,因材施教,理解学生的能力;培养兴趣,树立信心;尊重学生,激励教育。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寄宿制复式小学大多数地处偏僻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辐射自然村多,覆盖人口少,造成学校规模小、班级少、教师少、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办学条件简陋。这些小学在山区一级的乡镇分布多而广,在普及义务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边远山区适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学接受到义务教育提出均等的机会。因此。必须要寻找符合民族寄宿制复式小学特点的管理方式与措施。我通过几年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优化小学教育资源,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各小学的整合,成立了油田最大的寄宿制小学“校中校”——孤岛第二小学,逐步形成了以寄宿制为特色的管理体系,合理而有效地利用学校寄宿制资源,充分发挥教育优势,推进小学素质教育。我们选定以“教会学生自理与交往,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为突破点,努力打造孤岛教育品牌。  相似文献   

11.
黄国壮 《广西教育》2012,(13):4+8-4,8
随着学校布局的调整,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寄宿生管理成为民族学校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在此,笔者结合所在学校的实际,谈谈民族寄宿制小学的学校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云南寄宿制民族中小学独具特色的办学实际出发,阐明了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档案的重要性,归纳了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档案的特点、价值及其管理办法。作者认为:由于云南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学生及其学校办学的特殊性,使它的档案具有与普通中小学不同的特点,因此具有很高的价值。特别是在总结云南民族教育经验,探索掌握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学校工作的规律等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从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实际出发,提出了有别于普通中小学档案管理的一些办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寄宿制学校是农村教育衍生出来的特殊载体。强化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尤其是寄宿制小学管理工作已迫在眉睫。寄宿制小学,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弱。班主任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一群体,以习惯培养为着力点,提升小学寄宿制学校班级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廖锦 《贵州教育》2009,(19):8-8
沿着盘山公路,汽车在飞奔疾驰。从丹寨县城出发,驱车43公里,我们来到了排调民族小学。歌声、笑声、读书声驱散了满身疲劳,校长带着我们参观学校。排调小学是一所民族寄宿制学校。校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学校教学区与生活区有一条小溪相隔,中间一座小桥相连。  相似文献   

15.
由于少数民族聚居的特殊情况,凉山州寄宿制教育起步较早。2003年6月,州人民政府就颁布实施了《凉山州民族寄宿制中小学校管理办法》,促进了民族寄宿制学校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办学,各县市、各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2004年,全国、全省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现场会相继在凉山召开,肯定了凉山州在民族寄宿制学校办学、管理和发展上取得的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6.
《青海教育》2005,(9):i0004-i0004
海北州西海民族寄校始建于1975年。时为国家221厂为牧民子弟创办的马背小学,1998年更名为“海北州西海民族寄宿学校”,属州直学校。1999年,州委、州政府决定筹资950万元新建校址,扩大办学规模,面向全州招生,建立以“藏、汉、英”三语教学为主的12年一母制民族寄宿制学校。  相似文献   

17.
地处湘西边陲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5个民族贫困县之一。地处偏僻的山区,经济发展慢、教育底子薄。发展教育,提高素质,振兴经济,脱贫致富已成为新晃发展的最强音。进入90年代以来,普及小学教育、普及实验教学、普及民族寄宿制、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进入普及九年...  相似文献   

18.
寄宿制小学是在生源极度匮乏、教学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出现的。它集中生源、师资、经费和教学资源,扩大办学规模,使各种教学正常开展,创建愉快的学习氛围,营造优雅的教学环境。加强寄宿制小学的教育是管理好寄宿制学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记者何春霖报道祥云县妙姑民族小学是一所高寒贫瘠山区的寄宿制民族小学,自开办以来,学校坚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提高民族素质作出了贡献。一九八六年学校结合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开设了劳动技术课,促进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受到了群众的赞扬。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云南贫困面大,少数民族地区和高寒山区群众生活困难,文化教育相对滞后的实际,我省适时开办了寄宿制民族中小学和半寄宿制高小。寄宿制学校办学十多年来,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小学、初中、高中毕业生,有力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