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移情理论是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系,文章通过对西方移情理论的追溯和诗歌中的移情现象的分析,来探讨移情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移情理论是美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体系,文章通过对西方移情理论的追溯和诗歌中的"移情现象"的分析,来探讨移情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及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3.
零度和偏离理论首先出现在修辞学界,后来这一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其他语言领域来分析各种语言现象。本文主要借用王希杰的零度和偏离理论来分析俄汉语言中的缩略语现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武汉工业学院工商学院为例,立足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学习的主体,本科三批学生的客观现状,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实际反映出发,充分借鉴国内外回避现象的相关理论,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总结分析了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回避现象既实际类型和产生的原因.为探析如何防止或减少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已经出现和将要出现的回避现象做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5.
:VP嵌套理论是生成句法最简方案对动词词组结构的新构想。本文试图以这一理论来解释英语中的若干句法现象 ,如 :双宾语结构 ,动词的作格现象 ,副词在句中的不同位置 ,以及 There-存在句型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解析中国早期视觉设计中的VI现象。首先指出VI现象自从原始社会时期就普遍存在,然后分别对古代王朝服饰视觉设计中的VI现象、传统宗教文化视觉设计中的VI现象、早期工商业组织视觉设计中的VI现象和古代军队视觉设计中的VI现象进行解析。据此论证VI在我国的历史渊源,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VI设计做出了理论铺垫。  相似文献   

7.
知识沟理论是西方知识传播研究领域中的重要理论假说,通过知识沟理论所阐述的社会知识阶层两板分化现象,来分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学习成绩存在的两极分化问题,并从这一视角探析中学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进而提出基于知识沟理论在缓解中学生英语成绩两极分化现象的启示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知行分离原因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华章》2010,(33)
本文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引出了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知行分离现象,然后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体育锻炼中知行分离的涵义,最后对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知行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探讨,希望通过本文使得广大大学生和体育工作者对此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引起高度的重视,从而通过多种渠道改变和减少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的知行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社会心理学的一些理论被运用到教育领域,解释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有关现象.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所阐述的行为现象,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活动.本文就教学活动中的习惯性归因及其不良影响,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英语语法教学中多媒体滥用的现象,本文从认知负荷理论出发,结合认知理论和认知超载现象,探讨如何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合理分配基本加工,降低认知负荷,以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主要评述了语言潜显理论基本内容,结合语言全息论分析对此理论在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中的定位及意义进行思考与分析,提出重整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层次性的必要,将潜显理论作为动态理论的下位理论进行研究,增强应用语言学理论体系化,并从新词新语研究及语言潜性显现化两方面分析了此理论在语言资源开发及语言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语块背诵与基础英语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诵是中国古老并且行之有效的治学方法之一,也是西方二语习得研究者Krashen的监查理论所强调的重点,本文将背诵理论和语块理论相结合,提出只有大量的背诵语块,才能提高学生在二语输出方面的流利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基础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
合成空间理论对委婉语的阐释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Fauconrier和Tumer等人提出的合成空间理论认为,概念整合是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委婉语是语言表达的一种常见形式,但由于它表达的是一种与字面意义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对委婉语的理解同样包含着概念整合过程。本拟从认知语言学理论出发,用合成空间理论来阐释委婉语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是语言学界二十世纪后半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它有助于语言学工作者深入地解析语言。本文通过对散文《神秘的白色栀子花》的语气结构和情态系统分析,证明采用该理论中的人际功能分析文学语篇是可行的,并且是用于语篇分析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通过语言魅力来体现的。语言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氛围和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努力练就语言基本功,形成语言风格,塑造语言形象,锤炼语言修养,彰显教学的语言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默会知识理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兴起于西方理论界的一种知识论、认识论。文章概述了默会知识理论的基本观点,并把默会知识理论引入第二语言教学领域,讨论语言知识、言语知识、语言能力与默会知识的关系,探讨该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意义:第二语言的传授者和学习者都应该高度重视默会知识:默会认识和外显指导协同作用,正确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凸显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认识者”。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教学论与外语教师的角色调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是以学生为主的知识建构。这一理论对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启示。本文旨在介绍建构理论并提出,在此理论指导下,外语教师应及时调整传统角色,成为学生外语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同时又是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家提出学习的情境认知性理论。他们认为知识是工具,工具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被把握和理解。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外语知识的学习。另外,外语学习是文化的适应,而文化存在于社团。根据这种理论作者认为:外语教学应尽可能创造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境,只有这样,语言学习者才能向说母语者的角色迁移。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依托网络得以发展的网络流行语逐步成为网络语言文化的一部分,该文从认知语用角度入手,利用模因顺应论分析了"hold住"作为网络流行语的形成机制,认为"hold住"的流行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离不开社会的繁荣和网络的发展,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变更,文章最后对网络流行语"hold住"的流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0.
阐述维果茨基的"脚手架"理论和二语习得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维果茨基的"脚手架"理论,分别从学生的角度以及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母语作为"脚手架"的作用,最后对母语的使用度作初步探讨,建议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把握好母语的使用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