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黄丽清 《教书育人》2013,(12):76-77
古典诗词鉴赏作为高职院校非中文专业的一门公共选修课,通过专题讲座、电化教学、网络平台和文化活动等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古诗基础知识,探究古诗思想意蕴,拓展古诗学习活动,以达到陶冶学生人文情怀,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的目。一梳理古诗基础知识,提高古诗鉴赏能力1梳理古诗的写作特点古典诗词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有其自身的语言特点,主要有:在格律方面,古诗讲求平仄、押韵、对仗。在表达技巧方面,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抒  相似文献   

2.
<正>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过程。大而言之,古诗是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小而言之,古诗是个人精神的写照。小学古诗教学承载着传递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素养的重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人对"读"也有经典概括和  相似文献   

3.
诗歌以其精炼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含蓄的意蕴充分显示了中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是古今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学生的生活阅历、理解能力都影响着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信息技术整合古诗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把经典诗词演绎得有声有色、魅力四射,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学古诗、颂古诗的热情,加深对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热爱,使学生有身临其境地品味诗词"味儿"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正>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五单元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已经学过不少优秀的古诗词。所以,本单元的写作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辑古诗、品古诗"。在"辑古诗、品古诗"的过程中,使我们进一步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感受文学形象,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培养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一定的审美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同时,掌握围绕一个主题查找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积累名言警句,发展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5.
朱丽 《少年儿童研究》2012,(18):12-13,16
古代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代诗词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每一篇都闪耀着情感、智慧、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兴趣引路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典故、趣闻、轶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在讲李清照《醉花阴》这首词时,为了让学  相似文献   

6.
徐勇 《学语文》2011,(4):58-59
纵观卞之琳一生的诗歌创作,不难发现,他没有批判或排斥中国古代文化。而是一再指明。自己的诗与中国传统古诗是一脉相承的。卞之琳对于古典诗词境界的推崇和醉心与他曾受的教育有关。童年时在父亲的影响下翻读中国古代诗词,  相似文献   

7.
活动目的: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培养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如何引导学生诵读古诗,帮助学生理解、积累古诗,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点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的核心在汉语文化,古代诗词是汉语文化长河里最为美丽的风景.通过古诗教学,使学生在节奏和韵律中学习吟诵,初步领略到中国语言文字特有的美感,从而学会欣赏祖国的语言文字,更加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录古诗进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小就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还能让小学生对古诗形成一定的赢知,以便为以后的古文和诗词学习奠定基础。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古诗教学方法存在相应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对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命题蠡测1郾考查内容:唐宋诗词。古诗词自1994年引入高考试卷以来,至今已考查11年了。十余年间,除了1996年考的是元曲外,其余的年份均考唐宋诗词。高考之所以选择唐宋诗词作为命题的内容,其原因是:唐宋诗词体裁齐全,流派众多,名家璀璨,影响深远,代表了我国古代诗词的最高成就,以此作为命题文本,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感。2002年始,古诗鉴赏题的题型尽管作了较大的调整,将客观题改作主观题,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但就选材而言,唐宋诗词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因此我们估计,2005年高考…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古代诗歌,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选入课本中的古代诗词,大都是大家名篇,流传数十载甚至于数百载。这些诗词意境优美,感情丰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进行诗词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呢?一、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据今人所作的统计,存世的唐古诗就有55000首以上,  相似文献   

13.
陈兰 《小学语文》2023,(4):51-54
任何一首古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于纵向有产生发展的脉络,于横向与其他诗词存在联系。教师在开展古诗教学时,可开展背景、意象、关键字词的关联阅读活动,让古诗教学丰厚起来。通过链接背景、知人论世、增强情感体会,解读意象、品味意蕴、感受文化内涵,聚焦特色、举一反三、体会古诗魅力,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拓宽阅读视野,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中,穿插古诗词,让学生了解古人的道德情操,品味诗词精华,做好文化传承。授课中,坚持课前三分钟背诵古诗;课文讲授中,灵活运用古诗词深化课文主题;写作课上,引导学生运用古诗词提升自己文章的意境;模仿名家学写古诗词,鼓励学生也尝试去写,给我们的古代诗词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裴新媛 《现代语文》2011,(10):79-80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安排古诗文50篇,其中古代诗词34首。由此可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古代诗歌教学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古代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情感的结晶,生活的折射,历史的回眸。阅读优秀的古代诗歌,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愫。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一年级起根据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编选了48首古诗。语文新课标也要求小学生能背诵、积累70首古诗。这些古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名篇佳作。由于古诗的语言高度凝练、内容高度浓缩、内涵极其丰富,加之古今汉语有一定差异,怎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地了解诗意、领略诗境、体会诗情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  相似文献   

17.
古诗中人名与地名的英译浅探梁瑞清人名和地名的频繁使用是我国古代诗词的一大特点。其中,大多数人名和地名,特别是用作典故的人名和地名,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古诗翻译工作者的任务之一就是正确理解和处理原诗中的人名和地名,传...  相似文献   

18.
李红梅 《课外阅读》2011,(6):156-156
古诗教学是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一个重要窗口。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但由于中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诗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遥远,因而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就必须注重多媒体与古诗教学的整合。多媒体对于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扩大知识量,激发学生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王红燕(浙江省杭州市钱塘区景苑小学):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是统编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古代诗词成为其中重要载体之一。近些年,杭州市钱塘区致力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践和研究。首先请钱塘区小学语文教研员胡海丰老师谈谈在古诗教学中如何开展思辨性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诗歌音韵优美、含蓄隽永,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其语言较之其他文学样式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及感染力.高中语文古诗鉴赏活动中,教师应以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指导,通过古诗鉴赏活动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