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生态位测度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创业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至关重要。引入生态位理论提出了区域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生态位概念,借鉴物种生态位测度思想构建了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生态位的测度模型。以青岛为例分别测度了科技创业企业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并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科技创业生态位适宜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评价主体,基于生态位理论,从农业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生产水平、结构与成长等四方面竞争力维度构建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其农业竞争力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并依据核心-边缘理论分析各市农业竞争力演化与时空格局,划分为核心城市、次级城市和边缘城市3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2010—2020年间浙江省11市的农业竞争力已经形成相对固定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市排名次序相对稳定,整体表现出从东北向西南的距离衰减;(2)各市的综合农业生态位与生态位宽度出现背离,因此衡量区域农业竞争力发展水平需综合考虑其影响支配力(生态位值)和资源获取力(生态位宽度);(3)各市之间农业竞争力生态位高度重叠,竞争显著。最后提出浙江省应强化核心区辐射带动,开展生态位扩充、生态位协同发展策略,优化生态位结构,提高各市农业竞争力,破除农业经济固化态势。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22,(1)
基于多维超体积生态位理论,从创新综合生态位、创新生态位宽度以及创新生态位重叠度3个维度对区域创新生态圈自主进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创新综合生态位显示我国区域创新生态圈整体自主进化能力较弱;地区创新发展不平衡,呈南强北弱、东中西阶梯状分布并依次减弱趋势;从创新综合生态位和创新生态位宽度二维角度将区域创新生态圈划分为明星类、金牛类、幼童类、中庸类和“瘦狗”类五种类型;创新生态位重叠度显示区域创新生态圈面临的外部竞争压力大,且呈地域集聚性竞争。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6—2010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通过相对多样化指数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与生态位适宜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双重集聚的协调度和生态位适宜度表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东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位适宜度不高,反而中西部一些地区的生态位适宜度较高,说明东部发达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忽略了第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并形成第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形成梯度式发展规划,使各区域的产业集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生态位适宜度理论引入到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中,并据此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利用该模型选取24项反映现实生态位与最佳生态位之间耦合度的单项指标,构成经济生态位、社会生态位、环境生态位三大类独立的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同时,以浙江省9个地级城市为例,运用所建模型对这些地级市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2004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杭州最高,温州最低,其中经济生态位对我省城市间人居环境质量差异的影响最大。本研究表明,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对于多指标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不但可以定量地研究各个区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态位适宜度,还能简明直观地揭示引起人居环境质量的生态位适宜度区域差异的主导因素和空间分异规律,从而为决策管理部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借鉴生态学中生态位理论,在分析战略网络中节点间生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战略网络中节点企业生态位概念,并就战略网络节点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的测度模型进行尝试性探索.研究表明,战略网络中节点不仅要选择适当的生态位,而且要根据战略网络目标和环境变化,及时对生态位作出适当调整和优化,以维持自身在战略网络中的位置,并进一步提升战略网络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中国十大城市群人口与经济发展平衡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十大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引入基尼模型计算城市规模基尼指数和城市经济基尼指数,求出基尼商指数判断其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结果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经济集聚程度普遍高于人口集聚程度,人口和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差异明显;但这种平衡性与城市群经济水平的关系不显著,且不呈现东、中、西部的地域分异特征.从区位因素、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城市化方针,以及人口流动与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孙家杰  王子彦 《科技与管理》2009,11(6):29-31,43
运用生态位的态势理论,构建旅游景区生态位的评价指标和集聚型旅游景区生态位的测度模型;以济南市南部山岳型生态休闲旅游区为例,对旅游景区生态位进行定量化研究;基于集聚型旅游景区的生态位测评结果,提出生态位分离、生态位扩充和基础生态位整合提升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天山北坡经济带7个核心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水资源、交通、环境、人口和经济6个维度构建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评价体系,运用多指标综合分析、均方差决策等方法,对其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承载力逐步成为影响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综合承载力的首要因素,供给对城市综合承载力的贡献大于需求贡献,各城市综合承载力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异。基于此,对提高天山北坡经济带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5个团场区域开发的空间分异性分析表明:兵团团场区域开发整体水平提升,不同地域间团场发展态势也表现出鲜明的空间分异性.天山北坡团场具备整体的区域提升优势,塔河流域团场集聚增长较快,各独立片区集聚增长性相对较弱.团场区域发展的空间分异特征具有突出的区住指向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兵团区域开发的"两带、五区"的空间组织和发展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产值密度、专业化指数和相对专业化指数等指标测度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科技服务业细分行业专业化及其优势行业分布状况,并以城市流强度指标对北部湾城市群对外功能进行测度。 总体而言,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集聚程度处于偏低状态,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专业化水平得到初步显示;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科技服务业的优势行业表现为差异化态势;北部湾城市群各个城市的外向功能差异较大,并将其分为三个层级。最后提出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生态位视角下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科学》2019,(7):8-14
针对长江经济带存在的"区域创新发展差距、科技资源分布不均"等问题,基于生态位视角,构建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模型,对沿线11个省(市)生态位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度的演化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各地科技创新竞争力综合生态位值未呈现随时间增长态势,从大到小表现出从东到西距离衰减性,其中,上海持续递减,贵州持续递增,湖南先上升后下降,其他地区波动不一;②各地科技创新竞争力平均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在0~0.4447,江苏最宽,贵州最窄,上海、浙江和四川呈缩减趋势,其余波动增长;③各地科技创新竞争力生态位重叠度变化范围在0.4391~0.9418,省域间存在高度竞争。进而,提出强化核心区辐射带动、开展次级区错位发展、实施边缘区特色策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陈晴晴 《科技广场》2014,(5):226-230
本文在生态学的视角下,以福建省的9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出社会、环境、经济的3维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城市生态位的计量公式,得出9个地级市的生态位宽度,排名比较靠前的是厦门市、福州市和泉州市,这些城市的竞争力比较大,更加适合人类居住。最后,针对每个地级市的研究结果,提出拓宽城市生态位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江露薇  刘国新  王静 《科研管理》2020,41(9):132-141
基于生态位理论,运用生态位强度、宽度及重叠度模型测度2012—2016年我国30个省市装备制造业的地区差异与时空演进特征,进一步运用Moran′s I指数模型深入探究我国各省市装备制造业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呈现出东强西弱的非均衡态势,但同构化程度逐步下降,区域特色逐步显现;(2)我国装备制造业总体存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以江苏省为核心的东部地区高高聚集效应显著,新疆、甘肃、宁夏等西北部地区低低聚集效应显著,局部地区存在低高离散和高低离散效应。基于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提出了选择变异、协同进化、延伸优化和巩固提升等生态位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位理论及相应测度方法,计算2012—2015年广东省港口产业生态位强度、宽度、重叠度等指标数值。研究结果表明:(1)7个子产业按照宽度值可被划分成优势种、亚优势种、伴生种产业3种类型;水上运输业占据较多的区域资源,对港口产业整体发展贡献程度最大;船舶工业生态位宽度过窄且贡献最小,产业间的整体重叠度处于较低水平。(2)生态位分异度呈逐年递减趋势,产业差异化程度加大,竞争态势趋缓。(3)生态位态值与强度的降序排序结果一致,石油、化学和电力工业目前增长不足;综合来看,水上运输业发展良好,船舶工业发展水平不足。  相似文献   

16.
城市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命有机体.应当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城市进行重新解读.本文运用生态学思想解析城市的生态位现象及城市在生态环境中的进化过程,系统分析了城市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城市生态位"态势"、生态位分离与重叠、生态位扩充与压缩等理论和模型,阐述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学基础,提出了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对策.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复杂人工系统,承载力反映城市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能力和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能力.从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角度,选取12项代表性指标,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2008年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的土地、水、交通和环境等单要素承载力进行评价;通过提取3个全局公因子,对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总体趋向改善,除上海外的15城市综合承载力均有所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制约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典型的分级特征.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划分为3个层次,依次表示城市综合承载力由低至高的3个空间梯度.采用变异系数对2000年和2008年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的空间分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著并扩大,城市群表现为依赖人口、资源向核心城市聚集的规模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9-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层面的经济活动数据,运用生态位理论和相应的测度方法对文化创意产业九个子产业的生态位宽度、重叠度以及“态”和“势”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态”和“势”的组合,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划分为四个象限,并根据“态”和“势”分布情况计算了它们的综合生态位。最后,根据对“态”和“势”的诊断,提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大中城市辐射效应,在测算大中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采用调节效应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研究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外部性和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专业化集聚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U形的非线性关系,多样化集聚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呈正向线性关系;基础设施会强化专业化集聚的U形影响和多样化集聚的正向影响;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以基础设施为门槛的双重门槛效应,影响趋势随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呈现负向作用逐渐减弱以及由负转正和正向作用逐渐增强的效果,且分别进行区域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不同区域和城市规模之间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政府在积极释放和扩大集聚外部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产业发展优势和定位以及资源承载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发挥集聚外部性和基础设施的关联效应,助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三区十群47个重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情况下构建资源投入—环境治理两阶段工业生产治理模型,采用网络超效率EBM模型测度2016年各城市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即工业生产效率、环境治理效率及工业综合生态效率。研究结果显示:三区十群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效率、污染治理效率及综合生态效率十分不均衡,整体来看,东南沿海城市群工业生态绿色发展水平较高,阶段效率及整体工业生态效率相对较优,西北内陆城市群较低。本文依据各城市群生态效率特征对其生态经济绿色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