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分别从不同的路径传入大陆与台湾,尽管日后发展道路不同,但彼此文化根基的相连与血脉的相融让两岸电影互相影响。在台湾的日殖时期,无论是在影人之间的互动来往上,还是在电影的创作、发行与放映上,大陆电影与台湾电影都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产生着关联。  相似文献   

2.
涂蔚玲 《东南传播》2021,(10):48-50
新世纪的台湾电影无论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还是从商业创新的角度,都展示出了有别于过去的新形态.怀旧叙事成为新世纪台湾电影中常见的一种叙事范式,也给台湾电影注入了全新的风貌.本文从主题、手法、动因三个角度切入,探讨了台湾电影中怀什么旧,如何怀旧,为何怀旧这三个问题,揭示了怀旧叙事是台湾电影通过历史记忆符号的拼贴,试图重返在地经验的一次自觉的商业尝试.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电影的发展有着鲜明的历史分期。"新电影"运动后,台湾电影在艺术美学和内在文化品格上有了质的飞跃,但电影市场却不断萎缩,电影和观众之间逐渐疏离。直至二十一世纪,以魏德圣、钮承泽等为代表的新生代导演重新唤醒了台湾电影市场,为台湾电影缓和作者与受众的矛盾、平衡艺术与商业的关系作出新的探索。本文试以纵向时间轴为线索,结合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梳理台湾电影发展过程中脱离观众而后重新接近观众的历史过程。同时挖掘"新电影"运动对当代台湾电影的影响,以期寻找台湾电影在电影全球化、产业化浪潮中的独特品格与地位。  相似文献   

4.
果然 《新闻世界》2013,(5):242-244
随着20世纪后期台湾"新新电影"的发展,大陆观众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台湾电影,并借助电影逐渐了解和认知台湾文化。本文试从大学生这一年轻受众群体出发,并从台湾电影进入大陆这一角度入手,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来探究大陆大学生借助台湾电影认知台湾,解读台湾文化方面的效度,以期获得有关在促进两岸文化传播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以来,青春电影成为台湾电影重要的类型之一。台湾艺人桂纶镁所参演的《蓝色大门》、《不能说的秘密》以及最近的《女朋友·男朋友》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本文就以桂纶镁所参演的五部台湾青春片为主线,分析台湾在近十年来青春片的发展走向,认为台湾的青春片已经不再以校园或者社会新鲜人为焦点,而是在更广泛的时空,讲述青春故事。  相似文献   

6.
赵珊珊 《东南传播》2015,(12):31-33
近些年来台湾青春电影以其清新的影像风格和细腻的感情抒写吸引着大批观众的热爱,然而台湾青春电影在过去由于过分追求艺术上的成就而忽视了观众的观影习惯。台湾青春电影在不断经历摸索中创新与改变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本文试着分析台湾青春电影是如何成功转型,以至会给大陆青春电影带来怎样的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电影资料馆是电影艺术档案收藏和管理的主体。台湾电影资料馆的电影艺术档案管理工作成就突出,尤其在电影艺术档案管理思维、电影资料馆运作机制以及电影艺术交流等方面颇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8.
陈志国 《东南传播》2011,(12):16-19
作为台湾电影史上的一朵奇葩,台湾闽南语电影是值得研究和重视的。作为台湾电影发展初期的一种电类型,台湾闽南语电影的兴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内涵,其兴起的基础与条件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当前两岸三地跨境合拍已经成为中国电影生产的一种重要制作方式,为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发挥了关键作用。同时,三地电影越来越紧密的融合更新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格局和观念,呈现出"华语片"的未来大趋势。在这种格局下,台湾部分电影自《海角七号》后仍然与内地电影保持一定的疏离,一方面叙事模式有别于以往的台湾电影"曲高和寡"的艺术性,另一方面坚持台湾在地文化,保持创作的自由度、文化主体性,呈现出一种个性化的新局面,成为亚洲电影的一股新势力。文章将这部分电影放置整个华语电影大格局下,探讨其特殊的品格,从而展现出它是如何成功地征服台湾观众,占有台湾市场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尾到80年代,台湾、香港以及内地几乎不约而同掀起一场电影艺术的革新运动——台湾新电影、香港新浪潮、内地第五代,侯孝贤便是当时台湾新电影的领军人之一。他早期的电影很特别——讲他个人的故事开始,从个体出发,自己的生活、成长过程、喜爱的东西,等等,都是从这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海角七号》取得的巨大成功,开创了台湾电影的新纪元,引领者——后海角时代的新锐导演,努力摆脱台湾新电影远离大众的艺术传统,自觉将本土文化融入商业类型创作之中,而后海角时代的台湾电影,体现出明显转向追求商业化、类型化和通俗化的创作倾向,用通俗化的叙事来书写本土文化、历史情怀和热血青春这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12.
青春电影是台湾电影史上特有的类型电影,主题表现与影像风格以写实为主,新世纪以来,这种类型在继承以往青春电影的基础上,一批新锐电影人深入挖掘和探索这一传统的、独具特色的类型,影像表现方式也有了新的转向,在概念传达、视觉风格和产业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多种风格的尝试,已然成为台湾新电影崛起的重要标志和类型。  相似文献   

13.
台湾电影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期间因为政治原因,电影工业并非以纯产业的方式发展。日据时代,台湾电影是由日本人引进及控制的,其目的除了娱乐大众之外,更具有加强统治和意识灌输的目的。国民党撤退台湾之后,虽然台湾电影享有短暂的自由发展空间,但是在民生凋敝,社会动荡的环境下,难有重大建树。随后进入的国民党台湾当局主导时期,电影在政治管制和资金投入的制约下,主要朝意识形态宣传和乡土纪实的方向发展。随着社会多元化的脚步,从学生电影开始,台湾电影进入"新浪潮电影"的时代。不过,在香港及欧美电影的压制下,台湾电影始终难有突破。近年来,在文化创意产业的风潮及两岸四地关系的改善进程中,台湾电影无论在题材发挥、资金投入、演员来源、目标市场等方面,都产生较为巨大的变化。不过,与世界一流国家的电影产业相比,在各个方面都仍然还有巨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台湾电影的艺术成就被公认斐然.近30年来,台湾影视作品以精致独特的拍摄手法和多样的题材在华语文化圈掀起热潮.随着两岸影视合作不断涌现利好政策,两岸影视产业交流进一步增强.但台湾影视在华语文化圈的传播过程中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媒介景观: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城市意象研究(2000-201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界》2017,(11):2-9
凯文林区提出城市的意象观点,城市具有"可辨读性",在城市里,我们几乎所有感官同时运作,这些感知综合起来便成为城市的意象。李清志曾对1950-1990年代台湾电影中台北的城市意象进行专门研究,但21世纪以来台湾电影中的台北城市意象却未有专门研究。2000年以来,台湾电影在全球化浪潮、电影票房全面复兴、政党轮替引发本土精神回归、电影与城市营销和观光密切结合等背景下,形成了台北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城市意象。藉由2000年至今台湾电影中台北的城市意象,可研究分析21世纪以来的台湾电影记录了台北城市由西向东轴线翻转的城市记忆,建构了不同时间、空间的台北地景,将台北打造为具有人情味、温情和在地精神的特色城市,描绘了台北的都会环境,展现了台北的人文地图,构筑了关于台北城市的集体记忆与空间想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台湾电影折射出的"台湾精神"已然发生了微妙但明显的变化,不再强调大陆作为自我镜像,体现出自由与放松的气质。这一方面说明了两岸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对抗式冷战思维的弱化与消失,但另一方面,也或多或少地显示了大陆在塑造台湾形象与身份方面失去了重要功能。台湾通过发掘自身的地域/自然、本土历史/黑帮以及现代性/摇滚音乐等等文化资源,用以凝聚自我意识及其身份认同。台湾电影在塑造自身形象时的蛛丝马迹,都程度不同地具有某种微观政治学的意义,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7.
崔友 《东南传播》2021,(1):47-49
曾经的台湾影视作品在两岸三地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但经历短暂辉煌后却脚步停滞,近年来,台湾影视产业逐渐呈复苏态势.本文以台湾影视产业的不同发展时期为线,从灿烂时期的台湾偶像剧、文创电影切入,横向对比大陆剧集、日韩影视冲击下所导致的产业停滞.近年的台湾影视产业在作品内核、题材创新、扩大合作等方面积极求变转型,从而在蜕变之中迎...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探讨作为第三世界文化工业的台湾影业在冷战框架下的发展,及60、70年代电影杂志与帝国文化传播的关系。本文认为,台湾电影杂志对电影工业的批判,尽管充满第三世界的民族激情和对帝国、威权传播体系的抗拒,实际上却是一个与帝国霸权不断辩证的过程,需要以文化实践的角度来重新估量。  相似文献   

19.
于小凡 《东南传播》2021,(12):49-52
青春叙述在文学和电影里有着自成脉络的强大传统.新世纪以来的台湾青春片经过在地文化融合与商业模式演进后,在主题与叙事元素的统一、类型化动态发展上均有较强的特点和研究价值.本文试析台湾青春片的美学传承及类型程式,并在华语视阈下探讨其对两岸三地产生的影响,期盼在青春片的类型突破与创新经验上能有所发现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东南传播》2015,(12):173-173
台湾电影《我的少女时代》19日在大陆上映,10天票房超过10亿元(新台币,下同),成为史上最卖座的登陆台制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