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琳 《新闻爱好者》2007,(12):29-30
经济建设确立为党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之后,作为党和人民舆论工具的新闻媒体,相应也把经济报道摆到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使经济新闻成为媒体的重点。正因为这样,如何搞好经济报道便成为近  相似文献   

2.
徐梅 《新闻窗》2013,(5):34-35
紧跟市场经济潮流拓展经济报道空间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如今,新闻媒体的经济宣传报道变得日趋繁荣活跃,经济报道成为党报新闻报道的重头戏,并在整体报道规模中占据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吴聿宏 《新闻传播》2009,(7):127-127
经济新闻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是新近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经济活动或经济工作事实的报道。经济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宣传经济、服务经济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传媒的主要任务之一。与群众利益紧密相联的经济报道本应有很大的读者群,但现实与之相反,很多读者不愿看经济报道。这种反常现象的出现.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记者自身素质问题,所报道的经济新闻很难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不鲜、不活、很难吸引人。  相似文献   

4.
李科  张帆 《新闻窗》2011,(6):122-122
在经济活动极为活跃的西方各国,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经济新闻在各媒体的报道总量占有较大的比重。在我国,随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工具,必须把经济报道提到头等重要的位置上来,使经济报道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中心。  相似文献   

5.
一 当下,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的主题,经济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日益密切。面对逐渐扩大的经济新闻读者群,尽量通俗化、贴近大众成为经济报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对经济报道越来越关注,对经济报道的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搞好经济报道,让受众喜欢经济报道已成为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现笔者就实践中亲身体会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推进,人们的经济生活变得日新月异、异彩纷呈,经济报道越来越成为我们新闻报道的重心之一。而作为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的地市报的经济报道也在不断地变革和加大报道分量。不过,与地市报整体的新闻报道相比.经济报道尚面临着不少难题和需要突破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背景下,经济报道的素和力问题成为媒体和受众普遍关注的问题.要使经济报道具有亲和力,必须强化受众本位,从社会和生活视角拓展经济报道的广度和深度,迅速组织经济热点、难点的深度报道,注重文本创新,增强经济报道的易读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经济报道枯燥乏味、可读性差,仍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怎样把经济报道写得深,写得透,写得老百姓愿意看?笔者认为,除了学习经济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以外,深人生活,从中找出特色,抓到“活鱼”,才是真正的要领。贴近现代生活,密切关注经济生活中的新信息、新动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刘楠 《新闻爱好者》2010,(2):122-122
经济新闻是关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系列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是对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伴随着经济与人民生活的关切度日益提高,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关注也日益增强.经济报道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虽然说经济新闻是以报道经济生活、经济信息、经济现象为主旨的,但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人,人的活动、思想和情感经常与经济活动融为一体,成为经济新闻的重要报道主体。因此,把人的活动、思想等写进经济新闻,不仅可以更全面、准确地反映经济生活,而且能给经济  相似文献   

12.
林炳堂 《新闻三昧》2005,(11):36-37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由于经济报道涉及到各行各业的多个环节。因而它的工作性和专业性比较强。记如果不动脑筋,就很难写出充满生活气息,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媒体一直高度重视搞好经济新闻报道,不断加大经济报道的力度,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和政府长期的战略任务。因此,经济报道也必然成为地方媒体长期报道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赵琳 《新闻窗》2007,(3):110-111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经济新闻日益成为新闻媒体报道、关注的热点、焦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受众对于经济信息的需求,使得经济报道在新闻领域中日渐占据重要的位置。虽然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专业性较强的经济类报刊,如《21世纪经济报道》、《第一财经日报》等,但是普通受众更多地还是从大众类报刊获取经济信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经济报道已发展成为各新闻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在经济新闻的采写中,我经常觉得自己象一个生活捕手,每天在享受生活的同时,更多地是在承担一份责任,那就是捕捉住、采写出充满生活气息、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经济报道一般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经济报道领域不断向深广拓展,报道质量有明显提高。但是,也必须看到,经济报道还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些报道没有新角度,写法呆板、老套;从工作角度报道多,从经济生活、群众生活的角度报道少,很难引起群众的广泛兴趣;思想性不强,就事论事,对经济领域和经济生活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重大问题揭示不够,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不大。因此,增强经济报道的通俗性、可读性,使之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成为当前经济报道中亟待探讨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旋,律的推动下,经济新闻已成为各个媒体报道的中心,也成为了党报的主角。综观一个时期的报纸,虽然记者也采写了许多经济新闻,其中也不乏深度和广度的报道,然而基层的读者群却不买账,不满意,认为经济报道缺少新闻性和可读性。  相似文献   

18.
孟祥红 《今传媒》2011,19(1):168
如何让经济报道更耐听、更耐看、更"亲民",成为经济报道记者一直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从保障和改善民生角度采写经济报道,做强做深民生经济新闻,应该是改变经济报道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今日之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明明天之意义“,是深度报道的总体特点。经济类报道与时政报道、社会新闻不同,它追求的并不完全是“快“。一个经济现象、经济事件、经济数据,其背后往往蕴涵着国内的、国际的和历史的背景,读者也希望透过表象把握经济的未来走向。所以,一篇质量上乘的经济题材深度报道,一般都超越同一事件时效性最强的报道,成为亮点。  相似文献   

20.
一 当下,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的主题,经济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日益密切.面对逐渐扩大的经济新闻读者群,尽量通俗化、贴近大众成为经济报道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