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谜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钱或钻石,母亲将进一步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  相似文献   

2.
董旭午 《教书育人》2011,(28):34-35
常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写不完地写呀?我怎么就写不出什么东西来呢?怎么回答好呢?准确的回答应该是:我的大脑几乎没有闲着的时候,为学生,为教学,为教育,总是在思考着学生,反思着自己。为什么非要这样呢?我想,这可以归结为三个关键词:情结、爱心和信念。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个故事:“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的财产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母亲问。“钱。”一个孩子回答说。“钻石。”另一个孩子这样说。“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母亲继续问。孩子们左思右想,却找不到答案。母亲笑了,接  相似文献   

4.
Jokes and Humour     
茱莉在做睡前祷告。“上帝,求求你,”她说,“让伦敦成为法国的首都吧!”妈妈很奇怪:“茱莉,为什么求上帝让伦敦成为法国的首都呢?”茱莉回答道:“因为我在地理考卷上是这样写的。”一位好莱坞制片人决定送他母亲一份生日礼物。他听说有一只神奇的鸟会说12种语言,会唱10种著名歌剧,便立即买下这只鸟,寄给了母亲。这只鸟花了他5万美元。他母亲生日的第二天,他打电话给她。“妈妈,您觉得那只鸟怎么样啊?”他急切地问道。他母亲回答说“啊,味道好极了!”丹在一个大城市的某个俱乐部当守门人。每天都有数千人经过他的门口,而且许多人都会停下来问…  相似文献   

5.
一、初读课文理清脉络整体感知《高粱情》是一篇寓情于物,借物抒情的散文。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教学起始,我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你见过高粱吗?知道它长得怎样?从课题上看,文章会写些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高粱呢?接着教师根据题目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是怀着怎样一种特殊的感情来写高粱的呢?课文描述了高粱的什么?它有哪些鲜明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由于基础、经历、认知结构等不同,他们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也会有不同。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脑思考并且回答老师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应让不同的学生都有选择回答的余地。如:《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物在人亡、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风貌、寄托内心的情感。怎样让学生从细节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感情呢?教学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细节描写中,你认为哪一处最…  相似文献   

7.
"啊!我发现了……"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吧?如果让你把自己的发现写出来,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发现的快乐,应该怎样写呢?  相似文献   

8.
一位年青的母亲带着幼儿到农贸市场买了一只鸡,立即就地屠宰了,鸡血溅了一地。孩子看了后,不但没有一丝惧怕,反而问其母:杀人也是这样吗? 我同那位年轻的母亲:一般孩子连杀鸡都不敢看,你家孩子怎么不怕呢?这位母亲回答得很干脆:“让孩子多看  相似文献   

9.
幽默小故事     
睡前梏告词 朱莉叶在做睡前祷告。“上帝,求求你,”她说,“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吧。” 妈妈打断她的话说:“朱莉叶,为什么求上帝让那不勒斯成为意大利的首都呢?” 朱莉叶回答道:“因为我在地理考卷上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0.
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 "魏书生老师的回答是: "我喜欢这样思考问题:每件事至少有100种做法.请仔细想一想,有哪一件事没有100种乃至上千种做法呢?  相似文献   

11.
春天在哪里     
小草问他母亲, 春天在哪里? 小草的母亲回答: 春天在你钻破土地的嫩 大雨问他母亲, 春天在哪里? 大雨的母亲回答: 春天在你激情四溢的舞 菊花问她母亲, 春天在哪里? 菊花的母亲回答: 春天在你的芬芳里。 雪花问她母亲, 春天在哪里? 雪花的母亲回答: 春天在你雪白的世界里。 我问母亲, 春天在哪里? 母亲回答: 春天在你的心里。春天在哪里@陆配康!210000$江苏省南京市九中~~  相似文献   

12.
"明天"是一个什么词?如果有人向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该做出怎样的回答呢?简单想来,答案应该是这样  相似文献   

13.
许多教师和专家都问过魏书生老师:"你怎么就敢十多年不批改一次作文呢?你怎么就敢让学生互相批改作文呢?这些打破传统、独树一帜的做法,你究竟是怎么想出来的呢?"魏书生老师的回答是:"我喜欢这样思考问题:每件事至少有100种做法。请仔细想一想,有哪一件事没有100种乃至上千种做法呢?  相似文献   

14.
【案例呈现】《慈母情深》(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片段:师: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师: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的眼神?作者为什么要写母亲的动作?……师:用这种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母亲,你们会写吗?你要写些什么?【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关于这类指向写作方法的提问比比皆是。上述案例中,教师的提问指向性很明确,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在写母亲时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  相似文献   

15.
谈到说明文,有同学简单地认为,就是写文具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写变形金刚之类的日常玩具,或是写花鸟虫鱼之类的自然之物。如此想法,真是严重out了。要知道,一篇漂亮的说明文,怎么离得开漂亮的材料呢?那么到底哪些材料,能让说明更精彩呢?一、精选名胜类材料,让说明底蕴深厚。如果老师让你写一种建筑,你会想到什么呢?你也许会想到自己的家吧?从卧室写到书房,再从客  相似文献   

16.
问题出在哪里?苏公是个爱从问答中发现问题、揭露矛盾的人。一天他又与小王聊起来了。苏公:鲁迅写了《阿Q正传》,对吗?小王:对啊!苏公:鲁迅就是周树人吧?小王:不错!苏公:既然这样,那么我们说“周树人写了《阿Q正传》不能算错吧?小王:是这样!不算错。苏公:马达是外来词,对吗?小王:是的。苏公:马达就是电动机,不错吧?小王:对的。苏公:那么,“电动机是外来词”对吗?小王:不对!电动机不是外来词。苏公: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小王:……小王回答不出,你能回答吗?  相似文献   

17.
“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当你面对这样的提问时,你会怎样回答呢? “我肯定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大概所有的教师都会这样毫不犹豫地响亮回答。  相似文献   

18.
(一) (初读感悟"我"第一次抱母亲的动作和感受:使劲 难过) 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位母亲,让"我"抱她之后心里难过、愧疚不已呢?你从字里行间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生:我发现了一个辛苦的母亲."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相似文献   

19.
我从事英语教学四十多年了。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英语教学的规律,探索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一九七三年以来,我一直担任高中二年级学生的课。接班开始,我总要向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让他们回答我提出的几个问题:1.你对学习英语的看法是什么?你喜欢学习英语吗?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好英语?2.你在学习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希望?3.你自己掌握了多少单词,多少短语?我让学生将他们的回答用汉语写在纸条上,交给我。这样,我对全班  相似文献   

20.
你说过谎吗?面对这样的提问.你会给出一个什么样的回答呢? 说“没有”,难道你真的从来没撒过谎?答“说过”,便是承认自己曾经不诚实。无论怎样回答,这是一个两难的命题。那么,面对撒谎。人们到底有着什么样的观点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