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以顾客出发点为视角,研究北京市体育场馆构建的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并对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加以分析。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共有三级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管理策划、管理实施、保持与改进3项内容;二级指标含有8项内容;三级指标有23项内容。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体育场馆运营和发展的一大显性因素,因此要规范体育服务市场行为,提高体育场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提升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存量使用效率对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意义重大,如何改善并加强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保障。研究基于用户感知视角,以暨南大学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半结构访谈、扎根理论归纳构建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服务质量的用户感知理论模型,包括硬件基础、信息沟通、服务素养、氛围环境4个基本的理论维度,进而结合理论模型设计出包括4个理论维度、26个题项的初始量表,经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最终获得4个理论维度17个题项的最终量表,对于评价、测量场馆服务质量,推进高校体育场馆的存量资源开发和利用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体育场馆多元化改革是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发展的态势.论文采用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体育场馆的基本定位,从目标定位、经营理念、管理模式、投资主体、经营方式、服务质量、营销手段、服务定价与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为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创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虚拟经营逐步进入到各个行业,体育场馆的经营也有着虚拟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体育场馆的虚拟经营,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提高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真正做到“有限场馆,无限空间”的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健身服务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高校体育场馆因场地质量优良、布局合理以及专业水平高等原因成为群众的首选。因而,通过服务质量提升进而提高学校体育场馆经营效益存在较大的空间。论文借助帕拉休拉曼五差距模型,结合体育服务特点,对武汉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经营的顾客服务满意度进行实证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软服务方面,存在管理和服务不规范、信息传递不畅通等问题;硬件服务质量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运动后续服务不足、配套设施不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民营化道路也的确是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机构臃肿,运营成本高,服务质量低的一条有效途径。但是,在民营化之后也同样存在着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否均衡的问题。本文从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何以可能以及如何实现。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政府购买体育场馆的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化解策略,在解决我国群众建设场地供给不足问题中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政府购买体育场馆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隐患问题、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承接主体发展效果差、覆盖面有限。提出化解策略:加强体育场馆管理,合理规避体育场馆活动风险;建立评价体系,通过政府政策引导完善机制;不断提升承接服务能力;政府购买应以社会群众需求为导向;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周边产业和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公共体育场馆属于准公共产品的范畴,公益性是其根本属性。但是以委托经营为代表公共体育场馆改制,出现了企业服务质量下滑、设施设备过度消耗、过分注重经济效益等问题,导致社会效益功能难以发挥,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文章运用公共物品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绩效评价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相关理论,并通过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结合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委托经营型公共体育场馆社会效益评价的原则、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指标等进行分析,结合目前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现状,提出保障社会效益的政策建议,为有效实现公共体育场馆社会效益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大型体育场馆赛后经营利用探略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资金回收慢,后期管理复杂,维护费用高。建议:强化体育场馆的功能目标,建立健全多功能建设;建立科学的服务质量体系;改进投资结构和管理方式;优化外界经济环境,扩大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10.
中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是开展“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载体。基于多元治理视角,探析我国中大型体育场馆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存困境,旨在为我国中大型体育场馆公共服务供给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当前中大型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资源配置欠均衡,公益及低盈利服务开放时段设置欠合理,社会组织参与不足,服务功能单一、运行管理标准执行滞后,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等问题。鉴于此,提出中大型体育场馆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路径:明确政府职责与促进服务资源配置均衡;通过免费或低收费促进全民健身;加强体育场馆与市场合作及建立反馈机制;增强综合性功能与改善周边环境;完善体育场馆硬件、软件等设施与提高服务人员水平;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