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竞技体校小学生不仅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后备力量.还要成为体育事业的建设者,而小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是成为优秀体育人才的保障.因而竞技体校小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便显得极为重要.长文针对竞技体校小学生文化课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以适合竞技体校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体育运动学校肩负着为竞技体育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任。众所周知,由于运动训练所占时间较多、学习文化时间相对较少,以及疲劳恢复等问题,致使体校学生文化学习的效果不佳。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因素足影响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呢?采取何种对策来提高其文化学习效果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武汉体院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学习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分析,找出文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改进汉体院竞技体校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现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浅析竞技体校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心理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阳体院附属竞技体校的办学宗旨是“亦读亦训”,它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具有文化知识的高水平运动员的任务。近些年来 ,竞技体校学生的运动训练成绩提高很快 ,有些项目在国内外大型比赛中多次获得奖牌。在运动训练方面取得好成绩的同时 ,还应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1 体校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心理障碍有些学生面对文化课学习 ,感到很困难 ,很无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基础差 ,教师讲课听不懂 ,对文化课不感兴趣。 2自信心不强 ,认为训练任务重 ,文化课很难学好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退缩。 3思维能力差 ,…  相似文献   

5.
我国竞技体育取得的辉煌,举国体制是保障,各级体校是基础。竞技体育要保持持续发展,体校这个基础只能巩固和加强,绝不能动摇。然而,当前文化教育问题已成为体校办学的主要瓶颈。我们要想突破这个瓶颈,使体校获得健康发展,就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全面成长、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精神,高度重视和抓好各级体校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笔者通过自己多年任文化课教师的经验,对体校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奉行"亦读亦训"的办学方针,要求读训并重,但实际情况是训练占中心地位,文化课教学近乎为"训外活动"。由于集训、比赛严重干扰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且教练员和上层领导一味追求运动成绩,致使竞技体校的文化课教学一直不太理想。与一般学生相比,学生运动员(以下简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时间较少。为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文化课教师需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调动学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首先要了解  相似文献   

7.
体校是向高水平运动队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培养、激发体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其文化知识和训练水平、竞技水平,对振兴我国体育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培养、激发体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教育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目的1.1认识体育的重要作用。要使学生认识到体育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学科,是强化体质的一切非生产性的人体活动,体育在医疗、健身、娱乐、艺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校教学体制、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于竞技体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影响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方针.文章对武汉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进行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构建全新文化教学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体校之研究     
体校自成立至今的40多年中,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在1992-1996期间,我国所获得的世界冠军90%来自体校;悉尼奥运会我国28枚金牌获得者除1人外,其余均是从体校培养出来的。由此可见,体校的发展成败将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直接影响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在我国体校是1995年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学习苏联的办校经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竞技体校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教学、训练相结合的新型体制.如何充分发挥这种新型体制上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数量与质量,不仅是当前竞技体校宏观管理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影响我国竞技体校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它已引起各级决策部门领导者的高度重视与关注.为此,本文着重对我国竞技体校的主要优势特征指标和影响优势发挥的主要因素以及发挥优势的对策与措施等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以便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改革和体育战略研究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竞技体校的优势及其制约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全国六所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和全国部分省、市优秀运动队、体育运动学校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法、走访与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学等方法 ,对我国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的优势特征与影响优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提出了发挥竞技体校优势 ,加速提高办学水平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体育运动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2001-2004年周期中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的横向比较,总结竞技体校人才培养的优势,指出竞技体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未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地方高校职业教育改革为研究基点,探寻一条适合体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提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地方高校的合理对接,在原有的竞技体校3+2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一套7年人才培养模式,将竞技体育与地方高校有机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体校学生进行二次塑造,使这些学生达到社会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标准,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C:\Users\Administrator\App 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以地方高校职业教育改革为研究基点,探寻一条适合体校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提出:体育运动技术学校与地方高校的合理对接,在原有的竞技体校3+2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创新,构建一套7年人才培养模式,将竞技体育与地方高校有机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体校学生进行二次塑造,使这些学生达到社会需求的体育技能型人才标准,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360zip$Temp\360$0\PaperPass-VIP专业版-检测报告\htmls\sentence_detail\89.htm有效解决竞技体育人才出口问题,提高竞技体校人才利用率,依托地方高校实现竞技体育互补。  相似文献   

14.
程利群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2):40-43,71
体校是我国培养竞技性体育人才的基础,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浙江省体校数量多,规模大,项目特色鲜明,从建校到发展至今,经历了扩张和保持,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但近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级体校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生源、运行机制和经费是影响体校生存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其中生源是最关键因素,而学生的出路问题是影响生源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亦读亦训"是竞技体校的办学方针,也是竞技体校办学特色的主要体现。但对此方针中的"读训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却因人而异并不一致,因而贯彻中出现了左摇右摆的情况,成为竞技体校诸多矛盾中的一对突出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个看似简单、实质复杂的"读训关系",直接关系到势必会失去竞技体校的办学特色及竞技体校的健康发展。笔者想就此问题发表一点拙见,就教于同行和专家们。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竞技体校六年来的工作和成绩作了如下分析总结:(一)明确职责、健全制度;(二)有的放矢地做思想工作;(三)抓好伙食,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并介绍了竞技体校六年来培养人才和取得的运动训练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推动下,竞技体育活动已发展成为举世公认的一种人类文化现象。竞技体育已成为现代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价值和功能越来越显示出独特性、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主要实行体校训练体制,运动员从小进入当地的体校训练,一般是边学习、边训练,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前时代的重要课题。在现代社会中对人的社会道德与责任感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道德与责任感是一个人成就人生的重要指标,对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不亚于身体健康状况和知识掌握的影响。传统的体育教学忽视了对学生社会道德与责任感的培养,而在竞技体校教学训练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和我国体育思想的理念,加强对学生责任感及体育道德行为的培养提供了路径,有助于提高竞技体校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末来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定位是"学生运动员",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良好的人文与育人环境;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在一个培养单位完成多年培养目标的"一条龙"培养;亦读亦训的学训结合;科学高效的训练组织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校是专业性很强的学校,采用亦读亦训的形式,培养有文化的优秀运动员。因此,遵循国家体委提出的办学方针,在不断提高训练质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文化课教学质量,是竞技体校的重要特点之一。本文对竞技体校上好文化课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为进一步办好体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