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爱给孩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一名班主任.我知道除了做好教学工作外.还应该把爱给予我的每一个学生.让爱植根于他们的心灵。在从教十余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体会到了教育的快乐,在学生貌似最不应该值得爱怜的时候.却恰恰是教师应该为其赐予阳光的时候.让他们随时都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无限的关爱。  相似文献   

2.
<正>爱,一个美丽的字眼;教育一个永恒的话题。用爱来实施教育,往往是许多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活动时取得成功的法宝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对学生表达爱的方式也需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富于变化。在任职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贯彻用爱心教育学生的理念,让我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下面我就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所运用的一些爱心教育的案例以及思考和大家交流分享。一、尊重学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育中人是活动的主  相似文献   

3.
《教育》2008,(1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我们爱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爱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林崇德教授在《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有这样的调查结果:问被调查的  相似文献   

4.
“爱”是教育的起点 教师的一切奥秘在于爱学生,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美德。 在班级中,我对学生一视同仁,给予他们的爱是平等的。对好学生我从不偏爱,不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班里有特权,对学困生从不歧视。相反,我会对他们投入更多的爱,因为老师多投入一分爱,他们就多一分前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王献章 《班主任》2008,(4):26-28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生活中什么最重要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爱孩子”。教育是爱的事业。爱学生是教师的神圣职责,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我们爱了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吗?我们的爱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了吗?  相似文献   

6.
“师爱”在育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 ,我认为“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是教师高尚思想感情的突出表现。实践证明 ,教师热爱学生既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必要前提 ,又是取得良好教育成果的重要保证 ,它既能促使教师搞好本职工作 ,又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一、“师爱”是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 ,爱的需要是人的需要结构体系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来说 ,期望得到成人的爱 ,既是他们本能的要求 ,又是他们个性健康发展所必需的重要环境因素。在一个家庭中 ,孩子是否受到正常的父爱母爱 ,对其个性发展有着极为重…  相似文献   

7.
爱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爱,教育的前提就是教师的爱心。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的最基本的要求。一名教师要想教育好学生,首先就是要对学生有诚挚的爱,没有诚挚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活生生的人,他们普遍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8.
花秀荣 《教师》2008,(20):7-7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是的,儿童的心灵需要教师极大的关心和呵护,教师要用诚挚的情感去呵护他们,用爱的雨露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每个人都需要有爱”,这是我的老师当年教给我的一句话,而多年以后,在细细的品味中,我发现这句话还有另一半,那就是:爱会使不值变值得。我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个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学生以尊重,呵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真正从心灵深处受到感化和触动,这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爱”是教育的出发点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就要随时注意他们的情绪和表现 ,了解他们的困难和要求 ,适时地给他们以帮助 ,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 ,我深刻地体会到老师的光荣和责任的艰巨 ,在老师的手里 ,可以把一个学生随意放弃和毁掉 ,也可以把他培养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作为班主任教师 ,对四种特殊学生更应该关注。一是父母不全或是父母离异 ,重新组合家庭的 ;二是家庭不和睦的 ;三是家庭生活困难的 ;四是本人残疾或智能低下的。我观察到 ,一个班有学生流动 ,往往就是这四种人。要让每个学生入学后留得住 ,就要对…  相似文献   

10.
教师从事的是传道、授业和解惑的工作,但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广博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就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些建议,教师要用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宽容他们的不足,言传身教感动他们。我国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所说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也正是体现了这些。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之我见——兼与孙喜亭教授商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学校教育中 ,师生关系并非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 ,它有着复杂的结构 ,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爱生”是教师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严师未必出高徒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有着非常丰富却又敏感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心理体验与变化让教师很难把握,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育者扩展教育的方法,让学生更多的表达,以便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心里动态并加以引导。周记写作的出现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进,让学生展开真正的心灵表达。  相似文献   

13.
<正>面对困难生,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绝对不能无动于衷,视而不见。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是否做好转化困难生的工作,将直接关系到能否推进素质教育,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必将造成深远的影响。那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应该如何促进困难生的转化呢?一、多关爱困难生,尊重保护他们的自尊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明确关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育的根本,不仅要关注品学兼优的学生,也要随时关爱困难生。困难生大多有着一颗敏感自卑的心灵,总是看不到自己的长处,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他们比一般学生更需要别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他们敏感的心灵更需要教师  相似文献   

14.
在今年2月22日《固原报》上刊登的《上马洼小学体罚学生引起公愤》一文,读后令人深思。我想到,作为一个教师,应该怎样对待教育事业,怎样对待学生。 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这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教师对事业的态度集中反映在对他所服务的对象——学生身上。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成就的关键所在。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连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灵的纽带,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用亲近和信任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通过爱的暖流去开启学生的心扉,使他们乐于接受教诲。我国古代教育家所总结的经验——“亲其师,信其道”,就  相似文献   

15.
邵晶晶 《小学生》2023,(6):109-111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教育行业也在发生着变化。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道德品质。在语文教学中,这种变化也要加以体现。语文是一门非常灵活且基础的学科,它联系着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语文味儿”,并不局限于语文知识,而是联系着学生个人和社会生活。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个人素养与品德情操与语文课程学习的深度有着非常大的联系。同样,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教学对学生情操与文学素养的熏陶也有着重大的意义,课堂上“语文味儿”的体现则是一个重中之重。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素养的养成,打造一个富有“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堂,成为教师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1]  相似文献   

16.
徐琳琳 《成才之路》2010,(20):83-83
“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在许多时候,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唯独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我们伟大的教育事业,其实就是爱的事业。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是无法教好学生的,一个缺乏爱心的教师,是不会体会到其中的乐趣。作为班主任更应给学生一份特别的爱,让爱在教育中得以延续。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也一直用此来要求自己,学会用爱去描绘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在那么一个充满着融融春意,桃李缤纷的园地中,有着那么一群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辛勤耕耘者,为了自己的学校,为了心爱的学生,心甘情愿彻头彻尾地燃烧自己,他们是一群有着广博爱心的教师,把自己的学校——东昌路小学的教育事业当作个人的事业。爱校园——为了东昌路小学的兴旺发达不辞辛劳、兢兢业业;爱学生,循循善诱、像春蚕吐丝般地诲人不倦,努力做好  相似文献   

18.
赵军 《考试周刊》2013,(93):184-184
<正>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教师的高尚之爱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取得学生的信赖。换句话说,教师只有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学生改正错误,引导学生积极进取是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因此,学生犯了错误,我总是灵活地采用以下的方式,探寻他们心灵深处的秘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庆祝教师节30年,《上海教育》杂志特别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国、来自不同时代的一线老师。请他们谈一谈“我为什么选择做教师”。在倾听老师们真实的心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尽管每个人选择做教师的理由多种多样,但在“老师”这个共同的名字下,爱教育、爱学生,才是他们共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是黄静华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但它却隐含着一个爱的真理:只有真正读懂学生,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爱是教师的天职,德是教师的规范,在黄静华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教师注入时代内涵的爱与德。黄静华对学生的爱源于母爱,但却超越了母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