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买到《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时,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它,因为我想知道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笔下的鲁滨逊是如何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存了28年的。这本《鲁滨逊漂流记》主要讲了一个生活在上流社会的英国人鲁滨逊违背父母意愿去当了一名航海家。  相似文献   

2.
丹尼尔迪福是十八世纪英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是《鲁宾逊漂流记》,是他的第一部个人自传体小说,小说创作之后引起的反响是首次确立了个人和自我在小说中的重要历史地位,突出了小说创作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强调了人们在时代背景下对个人生活独立的一种追求。《鲁滨逊漂流记》具有强烈的私小说特征。文章在阐述私小说内涵的基础上,从《鲁滨逊漂流记》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分析小说中体现的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典型二元戏剧特征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笛福与鲁滨逊、鲁滨逊与星期五、鲁滨逊与荒岛、鲁滨逊与大海。  相似文献   

4.
《鲁滨逊漂流记》为以叙事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本文从文本间性的角度出发,解读了《鲁滨逊漂流记》的话语暗示及叙事建构特点,希望能够为文学领域有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自身经历出发,结合主人公鲁滨逊在荒岛上长达28年2个月零9天的历险生活,文章深刻分析了鲁滨逊极具个性色彩的新兴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形象:积极进取、勇于追求梦想,性格坚毅、富于创造,务实乐观、心怀感恩,战胜自然、超越自我,善于思考、热爱劳动,同时指出了鲁滨逊精神在到处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现代社会所具有的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明善 《英语辅导》2002,(11):28-28
在英国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一个土人被流落荒岛的鲁滨逊拯救。他没有姓名,鲁滨逊就叫他Friday,因为他是在星期五这一天被救的。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旅途中,随时会有“孤岛”出现。面对人生的“孤岛”,你能否像鲁滨逊一样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呢?现在,不妨让我们踩着《鲁滨逊漂流记》的节拍,与鲁滨逊一起漂流吧!【作家风采】丹尼尔·笛福,英国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代表作品有《鲁滨逊漂流记》、《辛格尔顿船长》等。  相似文献   

8.
鲁滨逊是笛福塑造的经典人物,是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翁。鲁滨逊凭借顽强意志在荒岛上生存28年并回到家乡的故事,展现出精彩的人生经历。通过解读小说主人翁的个性能够发现,主人翁敢于冒险、开拓创新、乐观主义和知恩图报的精神,使其从容面对挫折和逆境,最终实现自己的梦想。小说中主人翁鲁滨逊的个性和精神形成重要的启示,即追梦路上永不放弃、逆境当中无所畏惧、奋斗当中脚踏实地,最终一定能够战胜困难、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宗教思想上笛福受洛克等哲学家的影响 ,反对专制 ,主张信仰自由 ,笛福的这种宗教观集中地从其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充分地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描写主人公鲁滨逊出海并一人在荒岛上生活的小说。鲁滨逊是他时代的代表,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18世纪英国的景象。18世纪的英国推崇理性的启蒙主义,这在宗教方面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1.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时期启蒙小说的代表作,其不仅影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且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丹尼尔·笛福因为该作品被誉为"英国小说之父"。通过对《鲁滨逊漂流记》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可以提高读者的精神境界和写作水平,为读者更好的理解该小说创造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老人与海》是美国文学作品的典型代表。通过对这两部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出英美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首先对《鲁滨逊漂流记》与《老人与海》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然后从主人公形象刻画手法、英美海洋文化底蕴、主题深化创设的情境这三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的文化意象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鲁滨逊漂流记》这部作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作者创作时正好是思想启蒙运动之后,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的人物形象也表现出了思想启蒙运动后的新兴资产阶级贪婪、征服以及占有的形象。文章从鲁滨逊的征服意识展现大航海时代新兴资产阶级企图征服世界的野心,同时也褒奖了鲁滨逊个人的拓展精神与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4.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冒险出海并流落荒岛的故事。小说出版于1719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因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简单的语言而备受读者的喜爱。同时,它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誉盛名。该文通过对比《鲁滨逊漂流记》的两个中译本--徐霞村译本和郭建中译本,探讨两个译者在各自译本中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部不朽名作。这部小说来源于一个真实的事件。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被抛弃到  相似文献   

16.
姚颖 《海外英语》2013,(15):158-159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冒险出海并流落荒岛的故事。小说出版于1719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该小说因其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简单的语言而备受读者的喜爱。同时,它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誉盛名。该文通过对比《鲁滨逊漂流记》的两个中译本——徐霞村译本和郭建中译本,探讨两个译者在各自译本中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原因。  相似文献   

17.
后殖民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它是指"先进"国家或民族对"落后"国家或民族进行的一种文化渗透与侵略。从鲁滨逊对荒岛与土人的后殖民体现,来解读影片《鲁滨逊漂流记》,旨在警示一些弱势民族,在世界文化如此交融的今天,要保护好自己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8.
米歇尔·图尼埃的《礼拜五》是对笛福《鲁滨逊漂流记》的创造性改写。图尼埃摒弃了18世纪开拓征服殖民地的鲁滨逊,转而构建一个试图逃离现代文明和物质生活的元素化鲁滨逊。面对人性与兽性,有性与无性,灵与肉,人与自然之间的挣扎博弈,图尼埃笔下的鲁滨逊依次经历了"水、土、气、火"四大元素阶段。后殖民时代,图尼埃以一个现代文明人鲁滨逊的身份建构深入探索人类实现精神救赎之路,体现出作家对现代人生存困境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形象进行深入分析,揭示文本背后蕴含的自立精神,结合我国教育实际探讨该作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0.
《福》运用“经典的反话语”策略,对《鲁滨逊漂流记》进行了后殖民重写,颠覆了欧洲经典文本背后的文化霸权意识。通过叙述视角的重大转换,《福》颠覆了《鲁滨逊漂流记》整个叙述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通过对被忽视的星期五的沉默的关注和读解,《福》肯定了他者的主体性存在,释放了被压抑的力量,为殖民地人言说自己打开了话语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