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告主、广告代理公司以及广告媒介被称为广告市场的三大要素,媒介购买公司源于广告代理公司进行广告活动.本文通过对广告市场传统三要素的阐释,追溯媒介购买公司与广告代理公司发展的渊源,探讨媒介购买公司作为独立要素对当今广告市场的影响和对广告业的推动,预见媒介购买公司将成为广告市场第四要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重点阐述欧美媒介购买公司兴起的市场背景,深入分析欧美媒介购买公司全球市场运作策略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战略和深层影响,并提出我国传媒业和广告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增强收视率调查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是现代强大的大众传播媒体,也是三大广告媒介之一,而伴随近代统计科学的发展,收视率调查已成为对媒介业和广告业至关重要的相关行业。收视率调查数据对电视传播内容及节目制作、广告商选择都起着决定作用。 收视率资料对媒介业和广告业至少具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利用收视率来评价自己所办节目的普及状况和节目质量;二是在广告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告主和公司一般都根据收视率去购买特定节目时段,这样便于了解其广告信息的达到率,也即广告效果的衡量标准之一;三是就广告媒体本身而言,收视率是它们决定某…  相似文献   

4.
颜玮楠 《今传媒》2008,(6):72-73
随着广告业向全球化与跨文化传播的方面发展,广告业也同飞速发展的媒介版图一样,打破原有的地域疆界,构筑起全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空间.本文尝试基于媒介地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探索地理与人文环境对当代广告业产生的影响,以及广告在媒介传播过程中,对自然与人文地理空间的重塑作用.  相似文献   

5.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告理论与实践的十大话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海军 《新闻界》2007,(6):146-148
媒介融合是中国广告业面临的最大实际问题,媒介融合打破了中国广告业的生态,使中国广告在理论和实践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也带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告理论创新,这是中国广告业个性化、品牌化和独立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邱文中  关红  齐淑芳 《新闻界》2007,(4):121-123
本文对跨国媒介购买公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粗略地介绍了其发展渊源和几种类型,然后以五家具有代表性的在华跨国媒介购买公司为例,从经营理念、代理客户、服务范围、机构设置等方面,总结了在华跨国媒介购买公司的发展现状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全面代理广告公司,良好的创意或策划有助于公司吸引广告人才,吸入资金,而媒介仅起辅助作用。但现在已经不是这种情形了,随着广告主对媒介的重视以及多种媒体的出现等原因,出现了媒介购买公司,媒介在广告公司的地位徒然上升,从成本转变为利润。本文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探讨了媒介购买公司产生及发展的原因,比较了媒介购买公司在欧洲发展过程出现的差异,并说明了其在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挑战及其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1996年10月,中国实力媒体(ZenithMediaChina)在北京宣告成立,紧跟着1997年11月传立媒体(Mindshare)也在上海风风火火地开始了营业.mediacom、通扬媒体、network………一个个专业媒介购买公司纷纷登场,专业媒介购买在遽成潮流,来势似乎不可抵挡.它们以强劲的经营能力,掀起了一场中国的媒介集中购买浪潮。对于大多数业界人士而言,“媒介购买公司”的名字虽然并不陌生,但对专业媒介购买公司的来龙去脉及运作状况则多如“隔着纱窗看晓雾”,不尽清楚.所谓的专业媒介购买公司,指的是围绕着有关专业的媒介业务,从事媒介信息研究…  相似文献   

9.
翟树卿  谢迪森 《传媒》2005,(12):37-38
广告对产业经济的依赖 广告业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增长与收缩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宏观态势,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广告业依从于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愈加繁荣,广告经营的业绩就蒸蒸日上;产业经济徘徊不前时,广告业的发展也将举步维艰.但是,广告业的发展同时存在不同媒介之间瓜分广告蛋糕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各类媒介广告经营额总体增长,但报刊广告的增长一路走低,同比增长率甚至低于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报刊广告刊登额的增长速度放缓.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媒介运营的不断调整,广告业也受到了挑战.在这样的形式下,电视广告如何在竞争格局中发展? 媒介融合对电视及其广告带来的影响 传统媒介有一致的弊端,即传播受到时空局限,是典型的线性传播,收视终端固定且不便于携带,无法做到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灵活性差.且是以媒介为主导的单向传播,互动性不强.因而传统电视媒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收视状况划分了播出时段,有针对性地播出节目.广告的播出也对应时段,具有转瞬即逝的特性,互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广告对产业经济的依赖广告业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它的增长与收缩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宏观态势,而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广告业依从于产业经济的发展,产业经济愈加繁荣,广告经营的业绩就蒸蒸日上;产业经济徘徊不前时,广告业的发展也将举步维艰。但是,广告业的发展同时存在不同媒介之间瓜分广告蛋糕的问题,今年上半年,各类媒介广告经营额总体增长,但报刊广告的增长一路走低,同比增长率甚至低于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报刊广告刊登额的增长速度放缓。看看汽车业今年的发展走势,有观点认为汽车业的发展今年将更理性,目前适应现有的供需条…  相似文献   

12.
媒介融合改变了广告业发展的媒介生态,广告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不可避免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因素,由此彰显了广告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本文对消费者在新媒体的语境下应具备的基本广告素养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13.
杨海军在《新闻界》2007年第6期撰文认为,媒介融合是中国广告业面临的最大实际问题,媒介融合的出现打破了广告业的生存业态,引发了广告业全方位、立体式变革。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1979年恢复广告以来,发展速度之快,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是罕见的。然而,在广告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广告业各要素的关系未理顺作为广告业的三要素,广告主、广告媒介和广告公司三者从理论上分析,利益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只有三方相互依存、相互信任,才能营造出良性的发展氛围。但在现实的广告动作中,三方的矛盾时常出现,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媒介由于具有先天的垄断优势,就打破了三方的平衡关系,俨然成为“老大”。广告主虽有财力支撑,常可拿广告费来要挟广告媒介和…  相似文献   

15.
2004年中国广告经营额突破1573亿元,比2005年增长11%,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7年,随着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一些大型的跨国公司和传媒集团纷纷进入中国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使得整个广告市场规模扩大,经营额增加,为广告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一些大型的跨国广告公司和媒介购买公司凭借其  相似文献   

16.
汪江 《新闻世界》2011,(5):163-165
新技术推动了媒介融合的趋势,产生了新的媒介环境,从而导致了广告业对媒体选择的相应变化。本文通过对广告媒体选择的分析,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对其选择提出的新的要求以及广告业如何去应对这些新要求从而调整自身。  相似文献   

17.
邱文中  石凡 《新闻窗》2008,(5):105-107
WTO后的中国出现了许多大型媒介购买公司,2006年以来,这些公司大张旗鼓的展开了新一轮的资源整合运作,在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张规模与实力,其中尤以全球知名广告集团WPP下属的群邑机构为代表,这些群邑机构对中国媒体代理市场“多而散、小而杂”的局面造成了巨大冲击。由此,媒介购买公司整合化发展所表现的特性及其对整个市场所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探究。  相似文献   

18.
封面链接     
《媒介周刊》2010-12010年广告业展望1月4日出版的《媒介周刊》载文,对2010年广告业进行了展望与预测。有线电视广告:以广告支撑的有线电视2009年情况较乐观,在第四季度,高端有线  相似文献   

19.
经济学家曾断言:任何行业竞争发展到最后都会演变为资本的角力和高级管理人才的角力,广告业也不例外。1998年第一家户外媒体公司在香港上市,由此开启了中国广告业资本化的篇章。2008年中视金桥作为第一家本土电视媒体代理公司在境外成功上市,在国内广告公司资本化的进程中描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到目前,资本已成为中国广告业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所谓新媒介的定义,进而在与传统媒介做对比中得出新媒介所显现出的较之传统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并且彰显出新媒介自身在传播效力上所拥有的强大特点。通过对新媒介特性的分析与总结以及结合当下的发展形势,浅显地针对新媒介对广告主、广告公司二者在消费者观念方面引起的变化和影响与就其发展趋势对广告主、广告公司所产生的影响方面来进行探讨研究,以期对广告业发展的现状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