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东 《新闻采编》2003,(6):34-34
在 基层 ,经常听一些通讯员抱怨 :“我所在的单位小 ,单位成绩又平平 ,老感觉没什么新闻可写”。通讯员中有这种“基层天地小 ,没新闻可写”想法的人占了很大比例。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基层通讯员因所在的单位小、信息相对闭塞 ,不像在大机关那样获取各方面的信息快捷 ,是客观存在的。但主要还是通讯员对党当前的各项方针政策了解得还不够 ,通讯员本身对新闻理论掌握得还不够透彻 ,自己缺乏新闻敏感而造成对基层所发生的新闻“熟视无睹” ,导致觉得基层小单位“没有新闻可写”的错误认识。只要解决上述几点 ,同样 ,在基层小天地里也是可以…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作为业余通讯员也受过这无“米”之苦。如何“找米下锅”或“囤米待煮”,五年的写作经验使我深深体会到:要广开稿源先广交朋友。一是与同行交朋友。我们县从事新闻写作的各级通讯员达200余人,我想尽一切办法结识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从他们当中开掘稿源。上前年,我县的一位通讯员朋友,与我谈及当时好多养鸡专业户,只迷恋进口鸡种,忽视了我国一些很好的良种鸡的饲养时,我觉得这是一条很好的建议。随后我便和邻县的一个通讯员取得了联系,乘车100公里,去采访闻名全国的略阳乌鸡,很快写成了《不要忽视“土种鸡”》一  相似文献   

3.
有位通讯员问我:“怎样才能抓到好新闻?”我是这样告诉他的;“就像福尔摩斯那样,用眼力去侦破一切.”  相似文献   

4.
刚开始为报纸写稿,最犯愁的事莫过于抓不到新闻线索了,总感到没啥可写。学会抓新闻线索,是我们通讯员必须跃过的第一道“门坎”。1978年,我当上了团里的业余报道员。开始时,总认为自己生活的天地太小,找不到可写的东西.有  相似文献   

5.
学习写新闻报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好业余通讯员应当做到“眼勤”、“腿勤”、“嘴勤”、“脑勤”、“笔勤”。这是我业余学习新闻写作的一点体会。一要“眼勤”:业余通讯员工作在基层,只要用自己的眼睛多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可以报道的线索。有一次,我陪一位客人到香山游览,在山上看到许多小贩私自出售自己配制的汽水。这样做,一不卫生,二又违反了市场管理条例。通过仔细观  相似文献   

6.
常听到有的农村通讯员说自己是“井底之蛙,天地太小,没啥可写。”我觉得,农村通讯员写稿的确有许多困难,坦只要肯吃苦、勤钻研,是能够出成绩的。我自己的经历就能说明这一点。去年仅半年多时间,我就在(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发表了14篇报道,体会最深的一点就是通讯员只要多听、多想、多跑,便大有东西可写。一次我去县城办事,满街人都在议论今天县上开的英模报告会上,本县一位税收同志获全国劳模,说他为收一元钱税在纳税人门口坐等了8个小时,人们发出喷喷的赞叹声。我决心去采访他。那天下着大雨,地里活干不成。我约了另…  相似文献   

7.
与通讯员在一起,时常会听到一种抱怨:整天呆在基层,哪有那么多新闻写?初听,不无道理;细一想,却不尽然。不可否认,业余通讯员由于条件、环境等各方面的限制,不可能象专职记者那样走南闯北捕捉信息,但这并不等于就无新闻可写。关键看你是否愿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并注意用新闻这个尺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我自己从事业余报道11年,工作之余不停笔耕,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西安晚报》、《陕西农民报》等国内20多种报刊上发表各类稿件600余篇。从中得出的体会  相似文献   

8.
大凡从事业余报道的通讯员,都为业余的“零尾”时间少而懊恼。一次,陪同一位朋友去银行办事,但见他拿出5元钱准备储蓄,我便笑他太吝啬,不料他却认真地说:“这叫‘零存整取’。如此坚持下去,几年后就可积零为整,成为一笔可观的数目了。”细细品味其言,使我茅塞顿开:这种“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不是同样可以用在业余报道上吗?基层工作的确很忙,但只要把业余的零星时间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并坚持下去,想必也是能够积零成整,大有收益的。比如,可以采取如下“零存”办法。一是象  相似文献   

9.
业余通讯员是新闻传播媒介的耳目和助手,他们是实际工作的参加者.由于情况熟悉.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因此,与专业记者相比,他们有许多优势。在笔者所接触的许多通讯员中,不少人十分爱好新闻工作,且写作基础也较好,但是他们总觉得写不出来东西,常常埋怨自己无能,或有这样那样的思想顾虑,致使许多发生在身边的好新闻悄悄地溜走了。为此,笔者认为,业余通讯员特别是初次入门的通讯员,要想在新闻写作上取得好成就,首先要克服以下三种思想障碍。一、要克服无啥可写的思想认识与一些业余通讯员交谈,他们总会无奈地说:“想写新闻,单…  相似文献   

10.
一位农民通讯员写稿着了迷,不分忙闲闻讯便出征采写,短到一句话新闻,长到四五千字的通讯,但因写作盲目性,半年来连一条一句话新闻也没被采用。自己家承包的11亩责任田却几乎被草荒吃掉。可他为了报上有名,电台有声,前些时又卖掉了200斤红薯干,去省报社送稿了。我敬佩那位通讯员在写稿方面吃苦耐劳、勤奋不息的精神。但是,又不同意他的做法。我们是业余通讯员,不需要“时刻”写稿不止,“业余”乃本职工作以外的时  相似文献   

11.
冯定华同志在今年第一期《新闻业务》“通讯员之声”专栏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一些报纸编辑,对农村通讯员另眼相看,总是盯着大机关单位的通讯员;用稿凭关系,凭熟人。”对此我想谈点管见。我也是一位在农村工作的业余通讯员,从八三年开始从事通讯报道工作。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在内部刊物《湖北农村金融研究》上发表的。说起这篇文章,我至今还感到对不起该刊编辑。因为稿件是  相似文献   

12.
据报道,湖北当阳市委书记郑广玉,在该市农民通讯员肖家坤业余从事新闻报道40周年和70岁寿辰时,特地专程登门向肖老汉庆功祝寿。广西合浦县党江乡政府为病故的农民通讯员裴世栋隆重举行追悼会,参加者不仅有当地干部群众,还有省、市、县新闻单位派来的代表。为生者祝寿,为死者开追悼会,这是常事。但是为基层业余通讯员的“生死”如此“兴师动众?,却很少见。全国有成千上万的通讯员。他们分散在各条战线上,在认真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为报刊电  相似文献   

13.
常听到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通讯员埋怨那里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文化不发达,无新闻可写。这使我想起了在云南哀牢山区的3年业余通讯员的生活。刚开始学新闻写作时,我也曾有过与他们一样的苦恼,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渐渐悟出了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当好通讯员的条件和道理。3年时间,我先后采写稿件700余篇,被《人民日报》、《云南日报》、《红河报》等采用300余篇,连续3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抓新闻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候遇到一位通讯员,他对我说,最近他陪一位老记者去采访,那位老记者好象有写不完的东西,随时都能抓到引人注目的新闻。而他却感到一切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这是为什么?我对他说,根本原因在于你的新闻敏感不强。  相似文献   

15.
农村业余通讯员出路何在?这是同行聚在一起常谈的话题之一。不少通讯员为此苦恼,有的甚至弃笔不干。我也是一位农村业余通讯员,从事新闻写作整整五个年头,也有道不尽的酸甜苦辣。可是经过磨炼,我的体会是:热爱、恒心、勤奋是当好一个通讯员的关键。首先是热爱新闻写作,有一位通讯员对我说:不知怎的和唱戏的一样,二胡一响,噪子就痒了,咱这爱写的人,闲了没事,总想写写划划。他说的是大实话,我也同  相似文献   

16.
从一九六三年起,我业余写的新闻稿件,先后被县、市、省和中央的电台和报刊采用了,有的还放在一版重要位置,并配发了评论。我的本职工作和通讯报道,都受到领导上的奖励。我搞业余新闻报道的体会是: “干”中写“新闻的本源是客观事实”。专业新闻工作者,接触的面广,了解的情况多,是写新闻的有利条件,同样在基层工作的业余通讯员,对本部门、本系统的情况很熟悉,也是能搞好新闻报道的有利条件。过去我片面的认为自己在基层工作,好象就没啥可写,不在“结合”二字上做文章,结果成绩不大。一九六三年四  相似文献   

17.
做为一名业余通讯员,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天天出门采访,总觉得无事可写。其实,不妨吃一吃别人嚼过的“馍”,在别人扔作“垃圾”的里面捡出“金子”,照样能写出好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一个“写”字,一个“作”字,合起来才称写作。这是要求写文章的人言行一致,不能笔下一套,作的是另一套。听说,有两位手持《青年导报》通讯员证的青年去县车队采访学习雷锋的事迹,采访后这两位青年竟向车队领导提出给予“乘车方便”,包括免费乘车。作为业余通讯员,其采访活动多数是小范围的,就是较大范围的采访确需乘车,也必须按国家规定买票上车。因此,这样的“要求”理所当然地  相似文献   

19.
身在基层的业余通讯员,写稿大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困难。我是一名工作在生产运行第一线的业余通讯员。上有瘫痪老人需要侍候,下有吃奶孩子需要照料,妻子也在运行第一线且正参加全国自学考试,一家人挤在单身宿舍楼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仍然坚持写稿。由于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的写稿方法,我采写的稿件仅这一年多来,就  相似文献   

20.
“你每天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好写?”有人这样问过谢德选。因为他,只是湖北襄阳县黄龙机械站的一位车间主任。“和众多业余通讯员一样,我也曾因新闻采写范围的局限而困扰过。但我不甘受困,左冲右突,总算踏出了一条通向新闻殿堂的路子。这路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认清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最近,我们进行过一次自由式的笔谈。他说基层业余通讯员比起专业记者来,有不足之处,也有优势: 一、基层,这是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焊接点”,是检验一切理论是否正确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