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出现和使用时,有很大的语义模糊性。我们首先对其进行语义界定,以便在一个相对清晰的背景下探讨问题。 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源远流长,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思想渊源。有学者认为,西方人文思想的源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普罗塔哥拉,中国的人文思想的源流则是春秋时期的晏子、管仲以及孔子。要从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新闻传播活动无疑是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新闻传播从业者就是文化产品的选择和播送者,职业的特点使他们始终处于时代进步的最前沿,他们的神圣职责就是要创造最具时代性的、最能代表人类进步方向的文化氛围,反映社会的真善美,抨击假恶丑,通过这种舆论引导来实现架构人类精神文化的根本任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发现,新闻传播活动与人文精神内在的契合点,新闻传播事业本质上与从文化的角度来肯定人的主体性、人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的人文关怀有着一致性。所以,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应该成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思想核心。  相似文献   

3.
谢良 《声屏世界》2004,(10):12-13
注重传播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应是健康资讯传播的题中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4.
孟坚 《视听纵横》2010,(2):48-50
什么是人文精神?在新闻的后民生时代,地方电视媒体的新闻传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本文试从几例新闻报道探索地方媒体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和重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数字化时代图书馆员人文精神及其重塑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刘海萍 《图书馆》2004,(4):38-41
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是需要充分彰显的时代,而这个时代下的图书馆员的人文精神则是以科学的人文精神来体现的。本文以数字化时代对图书馆的影响,研讨了图书馆员人文精神对当代图书馆员人文精神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价值取向,对人的本性、平等、自由及精神追求的尊重。新闻同人文精神是不可分离的,人文精神之于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今社会人文精神失落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人文精神的缺位同样表现在新闻传播中。面对新闻界人文精神的匮乏和社会公众对人文精神的呼唤与关注,被称为“社会公器”、担负着维护社会公德责任的新闻界应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雷莉 《传媒》2016,(22):65-67
网络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与格局。网络技术发展延伸和扩大了人文关怀的同时,却又张扬了人性恶的一面,网络传播中急功近利、泛娱乐化现象大行其道,而人文精神的传播变得越来越稀缺化、边缘化。笔者认为必须从全社会着手,培育提高公众的人文意识,强化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作用,深刻认识人文精神在网络传播中具有的独特价值和生命力,使人文精神在网络传播中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共同把网络空间打造成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传播学起源于西方,但传播是任何文化的基本存在方式.中国在传播思想方面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与西方社会的科学精神相比.中国更加注重于人文精神的培育,而且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史也就是一部中国文化传播史,其中有着丰富的传播实践活动和深刻的传播思想,这是一座亟待挖掘整理的传播学宝库.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播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文军 《新闻传播》2002,(10):12-14
进入新世纪,新闻传播改革紧锣密鼓,笔者认为,由传者本位回归受众本位,突破传统新闻观对人文精神的束缚,在新闻传播中实施人文关怀,以满足多元化的受众需求,是新闻传播改革的一个重点,应当围绕这一重点考虑相关改革,这是新闻传播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为弱势群体服务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耿翠花 《图书馆》2004,(5):41-42,57
弱势群体是一个值得社会关注的特殊群体。以人为本,热情为弱势群体服务并提高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责。图书馆工作人员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不仅是传播文化知识,更重要的应该采取切实可行体现人文精神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一、电视里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边琪 《中国广播》2006,(1):76-78
2004年,博客“私人日志”作为网上个人出版的一种新形式,在国内迅速普及。其独特的传播特征表现为:传播主体对自我的主动型多重展现,传播文本兼具独白与对话的特质,传播互动依托于个人网络空间展开。本文认为,博客“私人日志”的兴起,预示着私人领域在互联网上的大规模浮现,同时,个体传播者的崛起对于信息时代人文精神的复归亦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周青 《重庆档案》2006,(5):12-14
一、人文精神的根在老百姓,表现为老百姓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什么是人文精神?搞清这个概念是建设重庆人文精神的基础,但这个概念也许就如什么是文化一样,有太多的理解和解释。笔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普遍表现的社会生活中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按照这样的理解,人们对重庆人文精神的表述有很多种,有人认为是“包容与开放,刚毅与豪爽,美丽与时尚(苟欣文教授语)”,有人认为是“忠实诚信,吃苦奋进,不甘落后”(王重举教授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表述有一个起点就是人,是围绕人的活动而言的,它的根在老百姓。表现为老百姓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电视传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文精神贯穿于电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中。纵观近年的电视节目 ,可以看到人文精神在电视传播中表现出以下特点 :它不仅是西方输入的思想 ,而且在中国的民族传统中早已有之 ;它是开放的、发展的 ,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注入新的内容 ;它不仅弘扬真善美 ,而且批判假恶丑 ;它与技术的互相融通更好地满足了人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王宾 《声屏世界》2005,24(5):16-17
体现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其为追求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新闻传播活动也不例外。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从文化角度肯定人的主体性、意义和存在价值,是新闻传播的灵魂。人文精神应充盈于新闻价值体系,人文关怀是媒体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荣红涛 《图书馆》2012,(1):13-16
信息时代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应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加强公共图书馆在文化传播中的主动性和学术性。信息时代文献信息资源仍然是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公共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匮乏使得公共图书馆不能满足社会公众获取知识信息、更新知识结构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营销3.0的传播理念转变为以"人文精神"为中心,传播主体也从"消费者为中心"转变为"人本中心主义",该理念将消费者还原为具有独立思想、精神的人类个体。在传播策略上,以价值观驱动营销,企业愿景与社会价值观的吻合能充分实现与消费者的有效沟通。营销3.0时代的整合品牌传播既要打破此前旧的传播方式和观念惯性,又要重塑品牌传播模式,从内容、受众、渠道的多元角度,探讨以人文精神为显性特征的整合品牌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图书馆传统人文精神出发,针对信息化社会图书馆传统人文精神缺失这一现状,用现代的眼光来诠释新时期的图书馆人文精神,并提出发扬传统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罗永华 《重庆档案》2006,(5):15-16,8
把档案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建设放在一起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目前学界涉及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但深入对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建设的研究是离不开档案的.换句话说,档案在人文精神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毋庸质疑的。随着档案社会化程度的逐渐提高,档案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等作出的贡献已经开始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文精神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之间的竞争开始围绕“人文精神”这种软实力展开,城市建设、城市规划、城市管理也以人文精神为核心进行。  相似文献   

20.
从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技术和人文精神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人文精神失衡的一些现象,指出了人文精神在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