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27-1937年中国处于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时期,此时期相对稳定的局势为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体育相关的法规条令的颁布情况、体育组织机构的完善、体育传播事业的发展、体育场馆的建设以及体育用品的生产、体育赛事和体育对外交流的情况。主要结论:在体育救国思想和民众体育需求增长的背景下,虽然南京国民政府对体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认识,但在政府主导和民间参与的努力下,这一时期的体育发展达到了中国近代体育史的高峰。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等对近代我国体育广告的发展进行研究.主要结论:近代我国体育广告的形式主要有书籍报刊上的体育比赛广告;体育书籍出版广告;体育用品实物广告;体育明星广告以及体育赞助广告.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840-1895年是近代我国体育广告萌芽阶段;1895-1912年是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快速发展阶段;1912-1937年是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发展鼎盛阶段;1937-1949是近代我国体育广告基本停滞阶段.  相似文献   

3.
以郝更生在1927年《体育》上发表的《关于体育问题与克伯屈教授的谈话》为切入点,对民国前期我国体育发展进行分析,认为:当时的中国体育缺乏正确的宣传;各种体育思想碰撞比较激烈;体育主要存在于学校之中,群众体育发展迟缓;社会民众对体育有疑惑;正式的官方体育组织还未正式确立。民国前期,中国体育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也孕育希望,这一时期为中国近代的体育发展打下了一定的思想、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厘清民俗体育和体育民俗概念之间的差异。以上海为个案,介绍其体育民俗的发展历程。认为:古代上海的体育民俗既呈现出江南民俗的普遍性,又具有上海自身的地域特点;近代上海体育民俗有了区域的分化,同一种民俗事象也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建议:厘清体育民俗各项目的归类;更好地依托传统节日、新型节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开展体育民俗活动;还体育民俗于民众。  相似文献   

5.
近代上海球类单项体育组织考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近代上海体育组织研究现状,从历史的角度,纵向描述了从1924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成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0余年间,由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发起并组织的几个球类单项组织的建立、发展与消亡过程,借以探悉这些组织在近代体育鼎盛发展时期对近代沪内球类及体育运动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文静 《灌篮》2021,(3):144-145
文章通过历史文献调研的方式,考察了1930年到1937年间江苏省立镇江体育场的运行与发展。省立镇江体育场对当时镇江以及整个江苏省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竞技体育的推动,对民众体育的推广,对学校体育的辅助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选择1929-1937年间任职的20位场长为样本,以史料为线索采用历史考据等研究方法,从精英主义视角对民国时期省立公共体育场场长群体成长历程、工作实绩进行梳理,给予该群体恰当的历史定位。研究认为:场长群体是国家力量介入体育领域的产物。任职场长前,他们在知名体育系科接受了专业教育;部分人拥有运动员经历,在各级大赛上摘金夺银;多数人在学校体育、民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事业中表现突出;为担任场长积累了文化和社会资本;随后被政府任命为场长。任职后,他们制定规章制度引领省立公共体育场规范发展,通过举办民众体育训练班、体育会、业余运动会,创办体育期刊等形式促进民众参与体育锻炼。认为该群体是地方体育精英,他们引领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地方公共体育场事业的发展,是地方现代体育活动的启蒙者,也是地方体育事业的代表和决策参与者。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顾了近几年上海体育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的状况;总结了其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上海体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上海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文章特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黄山市所管辖的三区四县的民俗体育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其中内容包含:民众参与民俗体育的态度和目的;民众获取民俗体育知识的途径;民俗体育开展的内容及形式;参与者的年龄和性别结构特点;民俗体育开展的场所及活动经费;政府管理政策。并进而寻找其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并针对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黄山市地方民俗体育的蓬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也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1937-1946年西北联大的历史演进和影响。主要结论:西北联大不仅奠定了陕甘高等体育教育的基础,还保留了很大部分国内体育精英,使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得以保存和发展;在学术研究、体育大众化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建议:进一步注重西北联大体育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