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学校体育教书育人的主要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学校体育教书育人是指在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要充分利用体育自身的特殊教育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完美发展,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学校体育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教育活动,因而有其特殊的教育性。学校体育这种特殊的教育性,决定了学校体育教书育人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在学校体育过程中,只有根据其特殊的教育性——学校体育教书育人的特点和作用实施教书育人,学校体育才能取得最佳的教书育人效果。因此,深入分析和把握学校体育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班级体育活动在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希望引起高校组织者和管理者对班级体育活动的重视,并能充分利用班级体育活动这一教育方式从班级建设入手,发挥班级的凝聚、同化、驱动等教育作用,以利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发展,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当代校园体育文化在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教育方向的同时,既要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文化,又要引进国际先进的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宗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在此宗旨指导下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而班级足球联赛的开展,是以班级为单位,不仅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还能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  相似文献   

4.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增强体能、增进健康,实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属于教育,体育的本质是教育,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既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体育的根本目的。体育具有健身性、教育性和身体活动性等本质属性,因而,体育才反映  相似文献   

5.
个性属于心理学范畴 ,它是指个体的个人倾向性和个体特性的总和。研究表明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很多 ,主要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后天教育因素有关 ,其中后天教育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 ,在开发学生个性上到底起什么作用 ?个性教育对体育教学有何影响 ?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同一个班级用同一种内容去教学 ,其效果如何 ?应当承认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个性教育因素并不是主要考虑方面 ,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考核内容而进行 ,对个性教育发展重视不够。当学生的个性被压抑 ,势必影响到他们的情绪 ,影响到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而只有当教师在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个性 ,发挥其潜能 ,便能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一个班级的学生 ,其个性有差别 ,在体育活动中具体表现在对体育项目的选择有所不同 ,在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下 ,如何使每个学生都以愉悦、满意的心理体验去对待体育活动 ,达到满意的教育目的 ,这是本文探讨的重点。1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第一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在培养个性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一、理念先行,引领大课间活动实施江苏朱云笙提出其所在学校的教育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学校在安排体育大课间时,除了常规广播操外,还以班级为单位,合理规划场地,进行跳短绳、"8字"跳长绳、跳房子、丢沙包等民俗体育活动,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校园体育活动促进班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管理和校园体育活动乍看上去是两个不太相干的问题,而且许多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都希望自己班级的学生能够坐得住、稳下来、学进去,不太乐意让学生多进行体育活动,甚至片面地认为体育活动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早在20多年前,教育界的有识之士就提出了“7+1>8”这个生动易懂的公式,旨在通过对体育活动与学习效率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揭示,引起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重视,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全学生的心理,完善学生的人格,提高社会适应性和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因此,班级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学生的精神面貌就好,自信心就强,学习效率就…  相似文献   

8.
<正> 高师学生毕业后大多要当班主任,要当好班主任就必须具有一定的体育工作能力。为此,高师的体育教育,除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外,还必须使学生达到“四能”、“四会”的要求。对未来班主任体育工作能力的“四能”要求:能领导班级体育活动;能组织班组运动竞赛;能指导某项班级体育代表队的训练;能在上述工作中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四会”的要求是:会指挥班级队伍;会领教广播操;会某项运动的基本裁判;会在上述活动中进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近十年的体育教学改革实践,在培养高师学生体育能力的“四能”、“四会”方面,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9.
<正>五、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要求(一)教育性(详见本刊上期杂志)(二)科学性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核心追求是通过简单易行、丰富多彩的体能练习、体育游戏、体育运动等提高学生的体能,促进学生健康。因此,活动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一定要注意选择对于提高学生体能效果更为明显的身体练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负荷设计和安排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年龄和性别特征,体育运动形式,具有健身性,能有效增强体能,增进健康,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教育性的。一方面这种交往关系发生在教育情境中,因而包含着接受教育的希望和进行教育的意图;另一方面,师生交往本身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教师的人格精神必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启迪和影响。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身心成长,对广大学生心理发展及行为的作用和影响具有广泛性、长期性、后效性。一、人际交往动机人际交往是一种双边活动,既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