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第12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广西日报>的<山歌唱响主旋律>一稿,被评为消息3等奖.这是一篇成功的综合消息.  相似文献   

2.
今年6月12日起,<宁波日报>对林萍捐肝救助同村女孩徐洁的感人事迹,做了全面、深入的报道.10天时间先后发表长篇人物通讯<跨越血缘的人间大爱-记捐肝救助同村女孩的林萍>,和评论<爱的最高境界>,随后进行了一系列后续报道,刊发了通讯<成就大爱的土壤-再记无偿捐肝救助女孩的林萍><爱的赞歌在延续……>,作为对林萍报道的补充.开辟了"林萍壮举感动与反响"专栏,报道社会各界学习林萍事迹和精神的情况.组织了评论专版和理论专题,以引导舆论、升华主题.整个报道发消息、通讯、评论、理论文章、照片等30余篇,形成强大舆论阵势,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赢得各界好评和多篇批示.  相似文献   

3.
2009年5月4日,深圳特区报在一版醒目位置率先独家报道了消息<3名"局座"不过关>,并在A6版刊发相关通讯<时刻绷紧财经纪律这根弦--我市创新干部监督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  相似文献   

4.
第十七届中国新闻获奖作品中,我的消息<陕西赢取世界苹果价格主导地位>获得三等奖.时隔一年,第十九届中国新闻获奖作品中,我写的<长安近四千农户把土地交公司托管>再获三等奖.  相似文献   

5.
去年12月8日,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新闻学博士不会写消息,合适吗?>的"新闻观察".报道中写道:"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振宇教授说:‘新闻学博士连最常见最简短的消息、通讯、言论都不会写,我认为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至少我会在论文答辩时提出疑问.'赵振宇是近日在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新闻学研究>的课堂上说这番话的.据其透露,该校部分新闻学硕士生和博士生毕业前,竟没有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过一篇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6.
"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辞海>)人物通讯以写人和思想为主要内容,所报道的人物要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写法注重用细节刻画,通过描绘人物的事迹、思想和精神去感染人、教育人.在高校校报中强调人物通讯的写作,可以有效提升高校校报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可读性,进一步拓展校报的深入报道特质,同时,也是对传统消息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人物消息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其思想和事迹的新闻体裁。近年来,笔者发现众多报纸中,人物消息少得可怜。许多通讯员、记者一涉及写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通讯、人物特写。这也许是“消息写事,通讯写人”的说法给人们思想上留下的框框。对先进人物,可以用人物通讯来反映,也可以用人物消息来报道。用通讯介绍人物,固然写得生动活泼、具体细腻、富有文采,还可以较深地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笔者以为,它毕竟不是报道人物的唯一写作形式。采用消息的形式不  相似文献   

8.
关于事件通讯的写作顾名思义,事件通讯是以事件为内容的报道,它比消息的写作容量大。一般地说,消息为了争取时效,要求写作迅速、简洁,只能概略地报道事件发生或结果的情况。因此,有些重大的事件,单发消息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欲,这就需要通过事件通讯的报道,对该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进行具体而详细的介绍,甚而对有的事件能写出更深层次的反思。可以说,事件通讯往往是事件消息的放大和延伸。这种“放大”和“延伸”,包括报道的事实和报道的思想。只有做到这一步,事件通讯  相似文献   

9.
在诸多新闻体裁中,消息是最常用的体裁,怎样写好它、写活它,一直是人们不断探讨、实践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消息尤其是广播电台的消息,就那一两百字,写起来很容易。其实写好消息很难。写好通讯的记者大有人在,而写好消息的记者又有几人?在每年的好新闻评比中,我们经常陷入这样尴尬的境地:送评作品绝大部分是通讯和特写,而发播量最大、对人民群众生活影响最广泛的消息稿却少得可怜。评选结果更是令消息气短,排名在前的几乎都是大块头的通讯和特写。以至首届“中国新闻奖”评比中消息一等奖的一个名额不得不虚位以待。消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通讯也是新闻写作的主要体裁之一。从事新闻报道工作,除了经常而大量的写消息之外,运用最多的一种报道体裁便是通讯了。通讯写作,在讲究新闻要素、真实准确、主题集中等方面同消息写作具有共同的要求之外,还有一些独特的要求。一般地说,运用通讯体裁写作,在一个主题思想的统率下,可比消息写作容纳更丰富的材料。在表达形式上,通讯写作也比较多样,可以用具体叙述、形象描写、细节穿插、夹叙夹议等多种手法,能够较详细地报道某一事件,或者深刻地反映某一人物的精神面貌,或者描绘某一地区的新貌。因此,通讯写作同  相似文献   

11.
在新闻学界,标题是新闻内容的精华之所在,正所谓"题好一半文".笔者选择省级党报<河北日报>的新闻标题作为考察对象,分析其语言特点,希望能对新闻学界和语言学界的新闻标题研究有所帮助.笔者共考察了61期<河北日报>的头条标题,时间范围为2009年4月1日-5月31日.在考察的61个头条新闻中,消息42个,通讯18个,评论1个.  相似文献   

12.
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9月3日揭晓.新华社记者采写的通讯<贫困县刮起奢侈风--河南濮阳干部建豪宅机关盖大楼>荣获一等奖,<经济日报>记者采写的通讯<同是造纸厂盛衰两重天>荣获三等奖.研读两篇获奖作品的写作技巧,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了对比.  相似文献   

13.
庄电一 《今传媒》2007,(2):54-55
2006年11月7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马铃薯博士"的马铃薯"情结">.这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我并不认为,这篇通讯就算写得好了;这篇通讯,也不是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篇.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从一诞生就和新闻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早在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93年的古代奥运会上,希腊人就专门设立新闻发布官,并由专人向各城邦及时传递最新的奥运消息.①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创办于1894年的国际奥委会季刊<通讯>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传播奥运文化、报道奥运信息的重要使命,而希腊雅典的<信使报>则是刊登首届现代奥运会信息的主要报纸.②  相似文献   

15.
记者通过深入的新闻采访,掌握了真实、具体、丰富的新闻事实材料之后,便要进行新闻写作。新闻报道写作体裁主要是两大类:消息和通讯(包括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当记者必须首先把消息写好。  相似文献   

16.
我曾经写过一篇<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见本刊今年第二期),想来想去,另一种与此相关的现象--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也值得注意,于是作此文. 这里的新闻作品是广义的,包括消息报道、人物通讯、工作通讯、单位和企业经验介绍,乃至言论摘编、贺词口号等等.那么请问:这些东西怎么会"广告化"呢?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八五年,几家报纸上刊载了<古本水浒传>被首次发现,并要刊印面世的消息.这一消息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都想看看<古本水浒传>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8.
刊登在<科技日报>2003年8月9日头版上的通讯<这是在宣扬一种什么文化?>一稿,在第14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被评为通讯二等奖.从写作上来看,这篇获奖通讯有以下几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人物消息也称人物新闻,写人物消息是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本文就笔者获奖的三篇人物消息与各位读者分享一下采写人物消息的心得。这三篇消息分别是:《高级工程师张旭秋潜心野生动物繁殖研究——十一年摘取四项"国家首创"》(原载2001年9月22日《绥化日报》,曾获第十六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农民企业家吴殿明自办产品订货会》(原载2003年7月10日《绥化日报》,  相似文献   

20.
<囍日日记>是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的一篇通讯.通讯是一种新闻纪实文体,今天的读者已司空见惯,不以为新,但在民国初年报纸上的文章是以政论为主,而纪实文字颇少.黄远生取西方报纸之经验,以主要的精力写新闻通讯,创造性地改变了当时报纸的面貌.他以上海<东方日报>、<时报>、<申报>驻京记者的名义撰写的<北京通信>(通讯)令人耳目一新,很快得到记者们的仿效.新闻学家黄天鹏说:"自黄生出,而新闻通信放一异彩……为报界创一新局面."(黄天鹏<新闻文学导论>,上海光华书局,1930年版)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