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0 毫秒
1.
为办出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特色,培养具有社会竞争优势的人才,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从课程体系设置、特色课程群建设、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评价与反馈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改革初见成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人才分类培养的精神,探讨地方高校如何结合地方IT产业发展以及学校自身特色和办学条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进行科学定位。提出一种模块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方便各高校根据自身专业定位来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模块,构建教学计划。  相似文献   

3.
针对医学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医疗卫生信息化管理与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及优势,提出医学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改革目标及措施,以培养适合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所急需的具有医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交叉背景的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特别是转制型高校负有培养人才、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职责。专业建设与发展是地方高校满足培养适应现实人才需求的关键。相应地,明晰转制型高校的战略定位是确保专业建设科学、有效满足社会需求并具有良好竞争力的前提。因此转制型高校应围绕为地方经济及行业发展服务的目标,准确定位,协调规划,发展自己的优势、特色与品牌专业,从而使转制型高校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协同一致。  相似文献   

5.
作为地方普通高等院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的任务,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存在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在求职、工作过程中出现不能满足社会所需和不能适应工作的状况。文章探讨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如何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为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地方本科高校的重要课题.从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入手,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转型策略,以期为促进专业发展和培养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双万计划”的实施给地方高校的本科专业建设带来了重大机遇和挑战。安徽理工大学地矿类专业以推进国家一流本科专业为契机,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教学思路、注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入手,积极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际探索。其中以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为例,始终以一流本科专业核心指标为目标,着重从培育专业特色、实验与实践教学平台、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及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形成了“三全育人”体系,为地方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供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肩负着为地方培养法治人才,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使命,加强其专业特色建设关涉到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但是,我国地方高校法学专业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专业同质化以及知识技能平庸化的困境。因此,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应该结合地方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侧重职业取向,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科学定位专业方向;从现实性、针对性以及独特性等途径加强专业内核建设;通过学术活动加强学科文化熏陶、增强学科内部的文化认同与理解、注重学科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9.
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要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坚持应用型,突出地方性,着力特色发展。本文从科学规划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推进文化育人等方面,论述了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专业建设的应然追求。  相似文献   

10.
作为地方高校的延安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注重特色本科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明确的特色办学定位,即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型大学;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培育特色学科与专业;培养教育理念先进、师德高尚、学术功底扎实、教学过硬的特色鲜明的教师队伍;推行医学、教师教育专业"精英式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培养模式。延安大学在特色本科教育探索与实践方面取得的经验,对同类院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由传统的普通用途英语(EGP)逐渐向专门用途英语(ESP)转移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一般来说,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点,挑选了三个有明显特征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调查对象,就大学英语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立围绕专业、突出应用、具有校本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地方师范院校纷纷向综合化转型,转型后教师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师范性缺失;办学定位出现偏差,教师培养质量降低;教师教育远离中小学教学实践,教师职后培训弱化。为此地方高师院校需要加强师范性特色,合理规划、科学定位,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构建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从历史视角进行考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从通才教育到专才教育,再到以通识为基础的专门人才教育的线性发展过程.从比较的视角进行分析,地方普通高等院校应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面对社会需求的“工具人”和学生需要的“全人”之间的两难选择,高校应构建“学习人”的培育理念.通过选取样本分析地方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认为应以知识线性生产过程为依据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技术应用型和工程应用型两种.  相似文献   

14.
地方本科院校生源质量明显逐年下降,给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教育教学等方面带来了系列不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要通过大力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打造特色专业和品牌教育,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以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广西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尽管教师教学态度认真,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教师教育训练,对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非常陌生,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高校应把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加强校本培训,实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在岗培训计划;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技能培训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本科教育的质量是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生命。随着1999年以来高校不断扩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本科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团队的教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使本科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一个台阶成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直面问题。文章沿着"什么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有哪些类型-为什么要建设教学团队-如何建设教学团队-在建设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的研究思路,探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的任务是培养既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又熟悉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脉络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应该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内、课外和实习中凸显教学的实践性,即课内教学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课外活动坚持素质为本能力为要,实习实训坚持注重实效全面提高,培养能够为地方经济服务、高素质强能力的英语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中。要着眼于三个方面:办学类型定位着眼于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着眼于应用、服务面向定位着眼于地方。同时.要体现四种意识:本科意识、生本意识、科学发展意识、特色意识。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应牢固树立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进一步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科学建构课程体系,合理选择课程内容,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深化实践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努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就业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重构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以安徽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调查发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较差,导致社会对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毕业生认可度低。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需要重新构建地方高校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由原来的仅仅重视理论教学转向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重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加强职业和就业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